APP下载

关于戴维斯J曲线使用范围的讨论

2012-04-29陈硕

商场现代化 2012年23期
关键词:戴维斯革命经济

[摘 要]戴维斯的J曲线结合心理学和革命理论微观研究,认为经济的突然下滑造成人民的生活水平突然下降,而内心期望却未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实际发展状态和人民期望之间的矛盾达到极限时,革命就会爆发。J曲线理论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试结合学术界对于该理论的讨论,从理论内容、分析对象、理论要素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对这一理论的定位和使用范围等进行了探讨与反思。

[关键词]戴维斯 J曲线 经济 革命 使用范围

1962年,《美国社会学评论》首先刊登了戴维斯有关革命的理论,即“戴维斯的J曲线——革命何时爆发”,这一理论整合了经济学和革命微观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革命的发生。自刊登后,J曲线理论获得了广泛转载,引来许多书刊的吹捧,同时,该理论也引起了极大争论,其中不乏批评和驳斥。本文结合学术界对J曲线的讨论,针对其定位和使用范围等进行了探讨。

一、J曲线理论概述

(1)理论核心内容

J曲线理论认为,面临突然的经济萧条,民众期望并未作出同步调整,根据以往的繁荣经验,人们的期望会继续发展。当实际发展状况和民众预期间的矛盾达到某个极限时,革命就会爆发。J曲线整合了心理学和经济学两种范式,社会经济状况反映的是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期望则代表微观的心理学因素。

图1 预期的差距:预期和实际需求支持的关系

(2)理论来源

托克维尔是革命发生在长期经济繁荣之后的理论奠基人。他发现,在法国大革命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财政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可以带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大革命却发生在这个情况不错的时期。戴维斯与托克维尔同时注意到革命发生之前存在过经济繁荣期,不过两人的观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经济的突然滑坡造成了现实与期望的差距,差距大到极限时革命就会爆发;后者则认为,革命爆发并不总是因为人们处境变差,很可能是一向默默忍受苦难的人民在法律压力减轻时,猛烈抛弃带来苦难的旧制度。

经济危机引发革命由马克思率先提出,在分析法国革命时,马克思谈到“农业的这种困苦状况,加上商业的萧条,工业的停滞以及仍然在威胁着的财政灾难,必定会使法国人民处于他们通常起来进行新的政治试验时的思想状况。”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革命的发生是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矛盾日趋尖锐的结果。J曲线与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引发革命的理论存在相通之处。

一定程度上讲,J曲线是达莱德“挫折——攻击”理论的翻版。达莱德认为,挫折感会引发一些不理性的敌意和攻击行为,且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J曲线理论对人民期望与现实状况间差距的分析,同达莱德的挫折攻击理论提出的“挫折感”不谋而合。

二、关于J曲线使用范围的讨论

(1)理论内容——仅对革命爆发的其中一种前提作了解释

J曲线只涉及了革命爆发的其中一种前提,即分析了经济的突然性波动与革命爆发的关系,并单纯地将革命的发生归因于经济萧条引起的心理落差。然而这一结论是狭隘的。从革命发生的前提来看:首先,革命爆发的动因往往并不是单一的,可能掺杂着宗教、政治、军事等因素;其次,即使单从经济视角来分析革命爆发的前提和动因,经济的突然波动也并不是唯一前提,经济平稳增长时期也可能爆发大规模的革命或冲突,宗教革命和文化冲突就是很好的佐证。

(2)分析对象——主要用于分析大规模的革命为何发生

戴维斯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小规模的、有限度的反抗,而是将会引发革命的事例。基于此,他将革命定义为使新的统治阶层代表更广泛大众的公民暴力反抗,甚至认为革命的目的就是平等和自由。为此,戴维斯也十分怀疑自己的理论是否能够用于“反动”的革命类型中。面对戴维斯略显混乱的论证,我们首先限定:J曲线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大规模暴动。

以此为基础,J曲线理论指出了“革命在该点爆发”(见图1),但并未描述革命如何演进,也未能以同一路径解释革命的结束(这不一定属于理论缺陷)。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说革命的发生是由经济萧条所引起的心理落差达到了一定的极限,那么革命因何而结束?是民众的期望作出了调整,还是革命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希望?该理论未作解释。

(3)理论要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因素

J曲线理论对心理学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同,然而该理论过于集中于个人心理因素,且未能对心理因素进行深层分析(例如在解释个人敌意如何转化为集体革命行为方面)。

J曲线的理论来源之一是马克思的革命思想,但两者具有明显的分界线。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认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权力并倾向于保持和增大这种权力,这导致社会的联系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在社会动荡时,社会的组织性和统治集团必定会发生作用,因此革命更多地是有计划和具备战略性的理性行动。相反,戴维斯的J曲线理论较大程度继承了达莱德的“挫折——攻击理论”,其理论中蕴含着革命者的不理性心理因素。

(4)分析方法——侧重于实证分析

戴维斯本人与诸多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或运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J曲线的检验及运用主要集中于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较少。在实证分析中,该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个人期望与经济变化时,并没有发现可靠的指标可供正确处理革命发生的机会性问题,在实证检验和分析中更未有所体现。首先,从现有的理论验证来看,对于经济水平的测量并不充分;第二,人民期望与现实状况间的“差距”所造成的个人的挫折感扩大到哪个程度才足以引发革命,是否存在一个相对明确的极限点;第三,挫折感和敌意如何测量,是否有心理学上的具体而科学的指标。

三、关于J曲线使用范围的思考与修正

J曲线理论所表明的一系列关系存在局限性——革命的发生并不必然源于经济的突然变动。我们还可以追问:J曲线所描述的经济前提,与其强调的期望同实际状况间差距拉大(至极限状态),是否必然带来革命(例如美国的大萧条时期,经济大萧条并没有引发大规模革命)?戴维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验证,也没有对“极限状态”作出界定。

因此,J曲线理论研究了革命与其发生动因之间的其中一种联系,这只是众多联系中的一种。回到J曲线理论本身,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理论中体现的“由经济萧条引起的心理落差拉大(至极限状态)”是“革命爆发”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前者并不必然引起革命爆发,革命的发生也并不必然由“经济萧条引起心理落差拉大(至极限状态)”引起。

(1)革命发生的多重动因

革命发生的动因并不是单一的,戴维斯给出的经济学和心理学解释也并不唯一。从动因上讲,有两种典型的理论需要我们注意。一是革命的社会学理论,即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价值体系的波动。其代表学者斯梅尔瑟认为,社会分化与整合的不均衡及价值体系的波动,会导致社会动荡和群体冲突,“因为分化和整合在社会内部不同部分的发展程度不一,引起各种社会紧张,其结果就是社会动荡不安和群体冲突”。

此外,马克思主义对革命发生动因的解释也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革命观认为,革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反动的剥削阶级会极力维护现存的腐朽生产关系,而进步的革命阶级则力图破坏这种生产关系。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表现为反动的剥削阶级与进步的革命阶级之间的斗争,直至爆发社会革命,消灭旧生产关系并建立新生产关系,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区别于微观的理论范式

J曲线理论继承了达莱德的“挫折——攻击理论”,强调了个人心理落差和挫折感的作用,但这一理论却也因此存在过于狭窄和太过执着于微观层面等问题。

J曲线理论与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存在相似之处,但前者的理论更加宏观,而且对“差距”和“挫折感”的解释更为深入。亨廷顿曾提出“现代性产生稳定,但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的命题,其中包含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即挫折导致动乱。较之戴维斯的理论,亨廷顿更加深入地分析了导致挫折感的“差距”的来源,即“需求的形成”快于“需求的满足”,并进一步解释了原因,即“社会动员的速度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相对剥夺理论也强调了社会心理中的“挫折感”,并对其来源作了解释。相对剥夺是指在人们实际需要的满足与期望的需要满足之间,或自己与他人的需要满足之间相比产生差距的感觉。相对剥夺理论认为,人的挫折感产生于相互比较之中,当人们在某一参照系下经过比较感到利益受损了,就会产生挫折感,从而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一理论更加明显地区别于戴维斯的微观视角,从“群体”角度出发,讨论了“挫折感”的来源,而不仅仅停留在个体心理上。

(3)考虑理性化和组织性因素

J曲线理论隐含地认为,革命的成功需要背景各异的异见者团结起来,但戴维斯并未进行深层论述,也未能道出革命的组织要素和先决条件。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认为J曲线在这一方面并不严密,其中,“革命的爆发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非理性因素,但革命仍然是有计划的、有战略的行动”的观点最具代表性。韦伯与马克思分析了成功社会动员的先决条件,强调有效组织的时机,并侧重于统治集团的联盟和对峙。进一步来讲,革命过程中完全可能出现联盟或是存在政党的力量,进而也从现实角度证明了革命的计划性和战略性不可排除。

J曲线解释了革命爆发的其中一种动因,其理论在以上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如果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和完善,并解决自身在分析方法上的问题,那么这一理论的验证与运用将会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10.

[2]陈立旭,姜涛.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观分析[J].天府新论.2000(5):55—56.

[3]叶克林,现代化理论:从斯梅尔瑟到布莱克和贝尔——再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学海.1997(3):78.

[4]冯必揚.我国转型期竞争导致社会风险的原因探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社会学研究).2001(1):80.

[5]S·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6.

作者简介:陈硕(1989—),女,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政府与政治。

猜你喜欢

戴维斯革命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进一步放大细腻通透的优势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 MODEL M/MODEL S/BASSON 88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太空艺术家唐·戴维斯
粉红革命
戴维斯的古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