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及心理素质培养
2012-04-29刘庆庆
摘要:文章着重介绍了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指出了心理素质培养对学生钢琴学习内部动因、外部因素所起的影响。力图通过各种方法努力找出影响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因素,寻找钢琴教学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研究心理学对钢琴教学的帮助,另一方面提出了通过钢琴教育这一内容来影响心理学的新观点。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素质;培养
钢琴教学与学习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深入心理的东西才是本质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技术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大脑的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学习,不仅能纠正已存在的不良学习心理,更能对今后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健康、积极、稳定的社会心态,正是所有教育者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钢琴教学中的心理训练
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初学钢琴时,一般都是比较有新鲜感的,但是随着难度的加深和练琴时间的增加,都会产生厌烦或懈怠,这时候,作为教师要想一些办法来帮助他们继续并且有效率的去练习钢琴。
年龄较小的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喜欢得到他人赞同和表扬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平时可以用各种方式鼓励他们练琴,比如打分数、贴笑脸等,对于他们每一点进步都要充分地肯定。并且可以适当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不论程度深浅水平高低,都让孩子们有上台的机会,让他们相互观摩学习,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能产生竞争意识,督促他们练习。通过以上方法,他们会逐渐对学习钢琴产生兴趣,能够尽量自觉地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每节课所教的内容。
(二)启发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很抽象的,因此想象是我们表现音乐的必要方式之一。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讲出来甚至画出来,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因此,让学生先充分感受音乐再去表现它,激发他们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学习钢琴,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力。
(三)培养坚定的学习意志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而意志则决定着你能否达到你的预定目标。钢琴学习的过程是比较枯燥且艰苦的,但凭兴趣去学习,任何人都不可能坚持得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学习钢琴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钢琴教学中不但要注意让学生尽可能地对钢琴学习保持兴趣,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要让他们知道,钢琴学习没有任何窍门,唯有勤学苦练。
(四)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钢琴教学中,科学的练琴方法有3种是非常有效的:慢速练习、分手练习、分段练习。要让学生学会用合理有效的练琴方法去学习钢琴,这样不但能够培养他们有条理地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养成去寻找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钢琴教学中,要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全面、熟练的技巧,这是学习的目的和演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一)培养强烈的表演欲望
可以经常举行一些小型的音乐会、演奏会,创造一种表演气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将要登台表演时,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多多鼓励学生,告诉他们平时怎样上课上台就怎样表演,让他们把上台表演当成回课,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感,使他们增强自信。
(二)培养和谐的心理状态
钢琴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们应当特别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不能表现出粗暴急躁或漫不经心的态度,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应当用一种劝导、循循善诱的方式来纠正他们。在学生回课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听完他们的演奏,即便他们有错误发生,也不要轻易打断,要培养他们完整演奏的习惯。有一些学生性格比较急,比较追求完美,对于自己犯的错误往往用一种急躁的态度去对待,这时候,作为教师一定要去开导他,让他明白,任何事物不可能都完美无缺,演奏过程中不小心出现一些差错也是正常现象,要以正确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这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
(三)培养灵活的应变能力
在演奏的时候,尤其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灵活应变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演奏中弹错音甚至忘谱,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些人能够做到让别人以为他的演奏完美无缺,但是有些人就会惊恐不堪甚至中断演奏。因此,能够做到遇事不慌,镇定自若的继续演奏下去,便是作为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一项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丰富的演奏经验,需要逐渐累积,那么多去参加演奏会或者比赛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正确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暗示。要让学生明白出错不等于意味着失败,而是显示你能力的时候到了,要让他们知道,在演奏过程中,流畅完整的作品展示远比虽然准确无误但却支离破碎要重要的多。
(四)培养心理练习的习惯
心理练习是一种想象练习,不受时间地点器材的限制。对于钢琴学习,有琴无谱、有谱无琴、无琴无谱都能够进行练习,正确的心理练习也能够收到很好的训练效果。一位钢琴家曾说过:“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花了多少时间在键盘上,而是动了多少脑筋在键盘上。我的最好练习都不在键盘上做的,我用思考去解决问题。”总之,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微妙的问题,它实际上是对大脑的训练,因为诸多心理因素,如注意力、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点等等,都是通过大脑来指挥的。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中除了强调技术技巧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大脑的训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责任心至关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能够感染学生,乃至转化学生的心理动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基本心理素质,因材施教,运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学方法去分析研究、积极引导,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明确,钢琴学习不仅仅是掌握音乐的演奏技巧的练习过程,而且是自身修养不断完善的过程。
(作者简介:刘庆庆(1984.9-),女,湖南人,讲师,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