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2-04-29李春梅,孟蓉蓉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6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李春梅,孟蓉蓉

摘 要: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长,其教育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个方面密不可分,正视并洞察这一问题产生的深刻原因,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对于和谐社会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35—02

一、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

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迅猛,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或外出经商,而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城市的生活成本使得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只能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当地,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与流动人口相伴而生的复杂的教育和社会问题[1]。

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在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的19%,平均每班9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3,这还不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就全国而言,据2009年全国妇联统计,农村留守儿童中14周岁以下的有4 000多万人。其中,由隔代监护的将近7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留守儿童学习和性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主要表现为:(1)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极易出现辍学现象。统计发现,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要比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4—6分。(2)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3)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由于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道德面临集体滑坡的趋势,安全问题成为隐患。

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成员经常性缺位导致的亲情关怀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受到极大影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他们与父母关系生疏,缺乏有效沟通。例如,在湖南省涟源市的一个小山村,有个孩子叫妈叫不出口,还多次用刀片划破自己的手腕。班主任在孩子书包里发现她用歪歪扭扭的钢笔字在一沓练习纸上写道:“我想,如果我的手受伤了,妈妈可能会回家,因为上次我的手受伤,妈妈就回来了。所以,我要经常伤我,但是,看见妈妈,我就是说不出,其实我很想妈妈。”类似这些孩子由爷爷奶奶监管。年迈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文盲,他们只能从生活上满足孩子需求,不会从心理上去感受和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及经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条件。但总体上看,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使得留守儿童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和恒心,产生忧郁焦虑自闭等症状。这对孩子未来的人格、道德的全面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

部分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导致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难以留住人才,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监管。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儿童更加难以管理,造成部分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干脆把责任推到孩子父母身上。学校教育的疏忽,导致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个别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与学生又很少有课外交流和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政策调控不足

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缺乏公平性,社会上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极少,不能满足需求。在公安管理上户籍制度存在很大问题,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设施不完善,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衔接不到位,无法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

(四)社会组织作用有限

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农民工大多产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村级组织的作用越有限。据调查,许多农村每个月由一名村干部在家值班,其他的都外出打工。由于机构萎缩,农村基层组织往往只能应付上级的会议、检查和一些易于完成的工作。资料显示,在几次座谈会上,当问及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何对策和想法时,回答是“我们只考虑为农民抓票子,没去考虑为农民带孩子”[2]。因此,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无论是职能上还是实际功能的发挥上,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够,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只能是听之任之。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城乡结合,统筹安排。把农村留守儿童与当地教育结合起来,将他们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监测评估体系,让各级政府重视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保证教育公平。逐步开放城市公办学校,使农民工子女能在父母就业地入学,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在大量创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同时,还要注意办学质量和学生生活水平。调查表明,许多农村的寄宿制学校条件很差,十几个学生挤在一个宿舍,食堂环境也不尽人意,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对到山区发展的教师应该有政策倾斜,这样才留得住人才,以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公安管理上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与城镇原住居民同等的政治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3]。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增加。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建全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留守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还应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资建设,使得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农民能够在当地就业。这样,就在根源上减少了留守儿童的产生。

(二)强化家庭教育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在子女的成长和人格形成期,应更多考虑子女的情感需求,即使没有足够能力将孩子带在身边,也应尽量固定一位来专门负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4]。当父母都外出时应与孩子多通电话,至少做到每星期或半个月交流一次,沟通内容不局限于学习,让孩子亲耳听到远方父母的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的鼓励不仅能让孩子感到浓浓的亲情,还可减少和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老师要尽量多和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一些保证孩子健康发展的建议,让父母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对于留守儿童,学校要多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及时家访,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与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提供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孩子独立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分清善与恶。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及时与他们沟通疏导,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学校还要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向留守儿童校外生活延伸,填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空间,加强他们生活技能的培养。

(四)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开展多项互助活动

在社会层面上,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同时,开展积极的社会教育,对农民工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家庭的教育培训,提高监护人教育关爱孩子的意识和水平;一些附近的大学,可建立大学生与留守儿童联谊活动制度,让大学生志愿者定期与他们一起开展文化补习、文体娱乐、心理辅导等活动。这样,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也能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今天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演变为明天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需要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家庭、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趋势及对策[J].求是,2010,(7):52—53.

[2]孟莉,董明. 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5):32—35.

[3]蒋艳芳.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4):14.

[4]谢红.浅谈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视界,2012,4(10):109—111.[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浅析红色歌曲与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