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文化智力培养策略
2012-04-29曹长波
曹长波
[摘要] Earley和Mosakowsk认为文化智力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心智正常,具有专业能力的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文化智力。本文试图从文化智力主要构成入手,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从不同方面对培养现代社会人的文化智力进行探索和尝试,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智力;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3
[中图分类号]F272.92; B8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22- 0074- 02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的文化交流通过各种媒介形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文化差异,文化误解,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人们面对异质文化时所经历的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个体对待另一种文化的适应程度上表现有很大区别。文化智力的提出以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和社会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为基础,认为对于“智力”是什么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智力的定义是带有文化色彩的。传统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往往侧重于关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不同,而这种思路是需要对异质文化和本族文化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差异中寻找求同存异的理论基础。文化智力则侧重于看文化的共同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在哪里,才能明白文化的不同点在哪里,从而便于跨文化管理。
1概述
在同质文化下交流交往表现良好的人,在新文化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样的适应能力。这种用来说明为什么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好,更快地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能力,被称之为文化智力(CQ)。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就智力概念和本质的两次专题讨论,认为智力研究呈现出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向,那就是强调智力的文化属性。文化智力提出了考察异质文化环境下人的智力的一种方法,陈晓萍认为文化智商/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是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由Ang,Van Dyne,Koh,Earley等学者提出和修订的概念,即文化智力描述的是个体在跨文化情景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与环境要求不符的行为举止,从而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往建立联系的能力。也有学者强调文化智力是智力理论与跨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智力理论中的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文化智力的关系,探讨文化智力的构成模式和维度,以及跨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作为研究的基础。
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从改善个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认为文化智力主要由3部分构成:(1)对于文化以及思考和解决文化问题的行事方式的相关知识的认知;(2)适应新文化的动机;(3)应用,即将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愿望、与新文化相符合的行为。简言之就是认知或思想(mental),动机(motivational)和行动或行为(behavioral)。Ang等人则把文化智力分为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每个层面包含2个因素,共4个部分:元认知CQ,认知CQ,动机CQ和行为CQ。文化智力既关乎头脑,也关乎身体和内心,文化智力的元认知聚焦于认知的较高层次的过程,而认知则体现为对不同文化的习俗、规范的了解,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基本框架的了解。动机层面是指能量在对跨文化情境的认知和发生作用中的指向和投入的多少,即跨文化情境中的内在的动力。行为层面是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互动中表现出的恰当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具有较高的文化行为智力的人能够运用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能力,得体的表现。文化智力基本构成可以表述如下:认知层面,指运用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认识不同文化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识,个人价值观,外部观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等。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不同形式的文化中发现贯穿各自体系的文化主线等。动力层面,指融入到其他人或文化中去的愿望和能力,包括个人自信和承诺、能否积极协调个人价值观与拟融入的文化价值观的一致性等,表现为有热情和勇气,能够积极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考验。行动层面,指采取和自己的认知动力相一致的有效行为能力,如社会模仿力,举止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它是通过个人行为的细节向他人传递出自己的认知和精神动力。按照不同的人员在进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国外学者根据CQ 的3个构成因素综合分析后, 归纳出高文化智力的特点:能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能与他人积极高效合作,能很好地融入不同文化中去。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有很好的领悟力。自信积极,有持续的热情。能较好地综合运用当地人接受的沟通技巧和作为外来者的独特视角。Graen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从管理人员发展成全球管理人的模型,也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高文化智力的特征:即文化综合者,能进行第三文化创造,融合两种或多种文化,创造出被不同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推动所有文化发展,有效解决跨文化问题。从以上这些层面,也能找到文化智力培养的一些重要线索和思路。
2提升个体文化智力水平的策略
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智力的高低则是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基础条件,文化智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基于这个角度,笔者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的文化智力提升培养方面的研究,提出以下策略来提升个体的文化智力水平:
(1) 基于对自身文化智力了解基础上的自我认知。Ang等人通过对个体文化智力的研究发现,个体文化智力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进行测定。并开发了文化智力测定的CQ量表,根据该量表的20个因子和对应的分值进行个体文化智力水平测评。CQ量表主要由文化认知和动机构成,通过对各个因子问题回答,可以得出个体文化智商的强项和弱点,从而确定自身文化智力培养的出发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而言,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将其确定为自我了解和认知能力。他们认为文化智力培养的基础是建立在自我文化的了解,自身态度的了解和个人风格的把握的基础上的。个体是文化的个体,必须时刻警惕“文化成员身份”。在自身态度和观念上要认清那些你所持有的并影响世界在你眼中样子的态度、偏见和观点。在个人风格上要主动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认知是指对异质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标准等无不受其价值观的影响。文化认知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环境影像文化,了解并适应异质文化环境。此外,对不同风俗习惯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尊重,并能够做出必要的让步。其次,在异质文化中寻找共同符号的能力,所有的文化都有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由这些符号引出的含义反映了特定文化的经验和观念。在培养个体文化智力时,尝试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变化,把握语言运用的各种“文化约束”,了解亚符号,非语言符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此外,还应注意对多种符号系统保持敏感,跨文化的敏感性是一个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表现出积极情绪或促进恰当有效的行为能力。
(2) 基于文化适应能力目的的积极思维方式培养。Ward及其同事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心理适应是以感情反应为基础。指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和交流。面对异质文化,个体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上述过敏现象。因此,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合理使用积极思维显得更为重要。积极思维不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个体感觉自信,对性格、精神、健康状况和创造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待异质文化,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克服文化冲击,增强文化融合的主要动力。养成良好的积极思维的习惯,是培养文化智商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基于跨文化交流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培养个体的文化智商,文化移情的作用非常重要。布鲁梅(Broome)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你的一致性。另外,移情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汀·图梅认为:“通过移情,我们是要想象着把自己置身于与别人不同的文化世界并去感受他或她的感受。” 通过对有关移情这一主题的文献回顾,布鲁梅总结到:“移情对于人际与跨文化的普遍交流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成功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卡洛维-托马斯、库勃和布雷克认为:“移情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移情是一种由多种变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活动,包含了一种认识成分(思考)、一种感情成分(感情上的认同)以及一种交流成分(活动)。在文化智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移情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移情能力的培养:克服顽固的自我中心,这是移情能力的最主要的障碍;消除以偏概全,对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刻板印象;在培养移情能力时还应注意个体自身的防御行为,自身的优越感和武断等不良的倾向。此外,对部分人来说,动机缺乏是文化智力培养时,移情能力培养很难克服的问题。为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个体必须跨越人际界限,并努力去了解那些并非我们日常生活范围内的人的感受。必须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因此必须怀有了解每一个人的动机,无论在距离或文化上看起来有多远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达林·比默,艾里斯·瓦尔纳. 跨文化沟通[M]. 孙劲悦,译. 第4版.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 P C Earley,S Ang. Cultural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M]. 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 陈晓萍. 跨文化管理[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丽娟. 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 山东社会科学,2011(4).
[6] 孙进. 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7] 蒋京川. 智力与文化,一种新的视域融合[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4).
[8] 琦琪,唐宁玉,孟慧. 文化智力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结构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