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2-04-29姚江林青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成就动机

姚江林 青平

摘要:采取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的方法,对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与其教育背景、学术交往、成就动机密切相关;另外,科技人员所在单位的支持力度对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部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了强化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教育背景;学术交往;成就动机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48-04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1号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各国农业的发展正在经历一场深度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尽可能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的竞争。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处于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因此,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科技创新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智力储备。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我国的农业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单一科研团队技术创新的困难日益显现[1]。通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加强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之间合作,从而提升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Rodan等[2]认为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的重组,而重组的前提在于异质知识的获取,通过加强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科技人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往,进而构建出自身科技研究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正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3]。社会互动对个体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尤其是社会网络中具有异质信息的个体的交流,为创新性想法产生提供了可能[4]。

另外,个体的创新能力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内因起到决定性作用,外部环境起到诱发作用,内部动机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创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特质之一[5]。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lland教授的成就需求理论,科技工作者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科技人员的个人成就不是成功的报酬本身,而是其追求的目标,即高成就感是科技工作者主要的需求。根据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创造力的观点,成就动机是推动科技工作者自主学习和积极从事创新性活动的内在动因。

同时,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无形的知识产品,在使用方面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和较强的正外部性,进入市场后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显著,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介入,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6]。因此,农业科研单位的政策支持是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供给的保障。

2 研究思路

2.1 教育背景与科技创新能力

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基础所在,人才培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败。同时,科研人员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在研究型的高校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是构成其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对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以及对于技术和专业的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7]。同时,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接受西方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这对中国留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视野的拓宽有极大裨益。由于中西方教育制度的差异和中国科研能力的相对落后,留学生接受的西方高等教育使其在极大程度上获取了异质性知识。国内学者张华等[8]的研究表明,个体获取的异质知识将对个体的探索型创新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科技人员接受的高等教育的程度越高,尤其是接受海外高等教育的程度越高,其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综上所述,可做如下假设:农业科技人员的教育背景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H1)。

2.2 学术交往与科技创新能力

Ford[9]认为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创造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科技人员之间的学术交往是指针对特定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参加,为了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学术交往涉及深刻的知识建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集体智慧发展深层次交往,这种交往活动是获得异质性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思维科学角度来看,创造性思想与“某种来自他们自身之外的信息或启示”有关,与“某种外部的强制或指导之下”有关。科技人员之间的学术交往过程可以将自身知识和他人的异质知识进行组合,使之系统化,以产生新的知识,即创新产生的过程。基于创新的本质在于知识重组的社会网络研究视角,可做如下假设:农业科技人员的学术交往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H2)。

2.3 成就动机与科技创新能力

成就动机是一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由于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兼具高层次性和挑战性,现实中,科技工作者首先会意识到创新的需要,当科技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和外部条件与现实的创新需要统一起来,现实的需要就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去展开创新活动,创新心理的激发亦即完成[10]。哈佛大学教授Amabile[11]在1996年建立的创造力成分模型包括:相关领域技能、创造力相关技能以及内部工作动机3个核心成分,而学习目标取向与技能获取和动机产生都紧密相关。因此,科技工作者的成就动机对其学习、工作具有激活的特性,对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可做如下假设:农业科技人员成就动机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H3)。

2.4 所在单位支持的调节作用

3 实证研究

量表设计:以规范的管理学方法开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研究数据。教育背景考察了3个方面的情况:是否毕业于国家重点大学、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是否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的经历;学术交往考察科技人员在省级及以下、国内、国际3个层次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的情况;成就动机量表的设计则参考了张爱卿[16]的成就动机量表,运用10个条目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方面测量科技人员的成就动机;单位支持则从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考察了工作支持、生活支持和政策支持3方面的状况。对因变量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测量主要考察了3方面情况:获得高层次科研课题情况,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情况以及获得科研奖励与专利的情况。

数据来源:选取湖北省境内的1所国家重点农业大学、2所地方性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调查,在3个单位内依照职称情况进行分层配比抽样,调查时间为2011年10~11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0份,有效回收率为85%。调查对象中的高级职称(含正高和副高职称)比例为38.6%,中级职称比例为45.8%,初级职称比例为15.6%;男性比例为68.7%,女性比例为31.3%。

4 研究结果

5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5.1 研究结论

通过文献探讨来构建研究模型[17-22]。选择了湖北省3所农林高校和农业科技研究机构作为实证的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探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教育背景、学术交往、成就动机、所在科研单位支持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科技人员的教育背景(包括海外留学经历)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科技人员开展积极的学术交往可以获取更多的异质知识,有利于其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对创新能力能够起到提升作用;科技工作者的成就动机对其学习、工作具有激活的特性,对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单位提供的工作支持、生活条件支持及政策支持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教育背景越好、成就动机越强的科技人员在支持力度大的单位作出的科技创新越多。

5.2 管理启示

研究结论对加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管理、提高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

1)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要转变观念,大量选择那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尤其是具有异源性及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加入农业科技队伍,这将明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由于教育背景越好、素质越高的科技人才在人才市场中的选择余地也越大,而农业院校、涉农类科研院所为高端人才提供的待遇和条件往往没有明显竞争力。为了改变在吸引高素质人才方面的被动局面,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要改革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打破人才选拔上的“论资排辈”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体制,营造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生动活泼的人才工作局面;同时也应大幅度提高拔尖人才的物质与精神待遇,为他们提供更优惠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这是当前摆在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面前的紧迫任务。

2)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重视学术交流活动,打破封闭的学术格局,活跃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过去部分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对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密切关系的认识不足,对科研硬件的投入力度很大,对学术交流则不愿投入,甚至认为是浪费。国内外的科研实践都表明,由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巨大发展,人类的科研方式在21世纪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协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协同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科研的主流范式,因此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打破封闭的传统科研模式,加大对科研交流活动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提供高起点平台。

3)科研单位应当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支持力度,增强科技人员的组织支持感,促进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创新型科学研究。目前应该注意的是,单位内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更多地以服务者而非领导者的身份踏实开展组织支持工作,减少对科技人员科研活动的无端干预,处理好科技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政治地位方面更多地向科技人员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农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潜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科技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王志丹,周腰华,赵慧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72-275.

[2]RODANS,GALUNICC.Morethannetworkstructure:howknowledgeheterogeneityinfluencesmanagerialperformanceandinnovativenes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4,25(6):541-562.

[3]BORGATTISP,CROSSR.Arelationalviewofinformationseekingandlearninginsocialnetworks[J].ManagementScience,2003,49(4):432-445.

[4]BURTRS.Structuralholesandgoodidea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2004,110(2):349-399.

[5]罗伯特J斯滕伯格.创造力手册[M].施建农,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吴林海.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上海经济研究,2009(1):30-35.

[7]李 勇.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我国教育科技创新能力[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9-32.

[8]张 华,席酉民,丁 琳.社会网络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185-191.

[9]FORDCM.Atheoryofindividualcreativeactioninmultiplesocialdomains[J].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6,21(4):1112-1142.

[10]王端旭,赵 轶.学习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积极心境和领导成员交换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9):172-179.

[11]AMABILET.Creativityincontext[M].Boulder,CO:WestViewPress,1996.

[12]洪 荧.从R&D资金投入看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4-19.

[13]孙晓峰.研究与开发活动中的财政支持[J].经济学家,2005(4):96-101.

[14]唐德祥,张斗星.科技创新投入“瓶颈”的经济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4):7-8.

[15]韩子寅,张 放.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7-9.

[16]张爱卿.人才测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崔立中.试论创新的双向心理过程[J].心理科学,2003,26(2):379.

[18]崔立中,孙 颖,孙克波,等.自主创新的心理发生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6):1521-1523.

[19]杜金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的主流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9-22.

[20]程世禄,龚由志.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1-84.

[21]HIRSTG,KNIPPENBERGDV,ZHOUJ.Across-levelperspectiveonemployeecreativity:Goalorientation,teamlearningbehavior,andindividualcreativity[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9,52(2):280-293.

[22]刘新梅,白 杨,张蕊莉.组织创造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35-40.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能力成就动机
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培养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成就动机对体育学习促进作用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成就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
“马不扬鞭自奋蹄”
心理学在小学信息课堂的应用
怎样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