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肉鸡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2-04-29申杰潘爱銮皮劲松李朝国袁明波吴艳蒲跃进陈志华
申杰 潘爱銮 皮劲松 李朝国 袁明波 吴艳 蒲跃进 陈志华
摘要:介绍了湖北省肉鸡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地方鸡育种研究,分析了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针对肉鸡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增强湖北省肉鸡产业综合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关键词:肉鸡产业;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567-05
湖北省为国内重要的家禽养殖地区,是国内传统的家禽养殖大省[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商品化养禽业发展迅速,良种肉鸡大规模繁育推广,但湖北省良种肉鸡产业起步迟、发展慢,白羽肉鸡产业落后于北方,优质肉鸡产业落后于南方。2008年,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依托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设置了武汉综合试验站。在新形势下,就如何加快湖北省肉鸡产业的发展,笔者对湖北省30多家肉鸡生产企业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展开了调查,了解当地肉鸡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的建议。
1 湖北省肉鸡产业现状
1.1 主要品种
湖北省推广的快大肉鸡品种有科宝系列、爱拔益加(AA)、哈伯德、罗斯308白羽肉鸡和温氏黄鸡、新广黄、岭南黄等有色羽快长肉鸡品种,这些品种的生产性能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极大地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此外,湖北省还有丰富的优质地方鸡品种资源如洪山鸡、江汉鸡、郧阳大鸡、景阳鸡、郧阳白羽乌鸡等,在农村传统养鸡生产和规模化生态养鸡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肉鸡饲养量
近年来,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较快,肉鸡产业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据畜牧部门统计,2011年鸡出笼5.07亿只,占全省家禽出笼量的78.62%(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鸡肉产量约83万t。其中白羽肉鸡占20%左右,黄羽肉鸡与优质地方鸡占65%以上,淘汰蛋鸡15%左右。肉鸡出笼比2006年增长70.91%,在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13位上升至第10位。湖北省肉鸡规模化养殖主要集中在随州、襄阳、孝感、荆州、武汉、宜昌等地区,2011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规模化肉鸡场出笼肉鸡1.99亿只,占全省鸡出笼量的62.72%。全省肉鸡规模化养殖出笼500万只以上的有宜城市、随县、安陆市、宜昌市、夷陵区等18个县(市、区),共出笼2.41亿只,占全省肉鸡规模化养殖的75.79%。其中,出笼1000万只以上的有曾都区、咸安区、汉川市、丹江口市等10个县(市、区),共出笼1.86亿只,占全省肉鸡规模化养殖的58.49%。
1.3 肉鸡养殖分布区域明显
湖北省肉鸡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点。一是白羽肉鸡产业。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宜昌正大、襄阳正大、丹江口福润、荆州正康、宜昌昌伟、大冶福润等白羽肉鸡生产与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以随州、襄阳等地为主的鄂北白羽肉鸡产业带;二是黄羽肉鸡产业。以咸宁、江夏、汉川、监利的温氏分公司及武汉佳禽种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鄂中南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以及以十堰康达、宜昌昌伟、荆州娄氏等黄羽肉鸡龙头企业;三是规模化生态养鸡产业,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湖北省各地均有饲养,其中以谷城县为代表的千万只地方鸡生态养殖基地基本形成。
1.4 形成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几年,湖北省肉鸡产业化养殖与加工企业建设发展很快,省级以上肉鸡养殖及加工龙头企业共有10个,其中有湖北同星、宜城襄大2个国家级肉鸡加工龙头企业,8个省级肉鸡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湖北省10个加工龙头企业的肉鸡年屠宰加工能力在2亿只以上。
1.5 湖北省地方鸡选育研究
近些年来,湖北省有多家单位从事地方鸡的选育、开发利用工作,利用丰富的地方鸡品种遗传资源进行提纯复壮和新品系培育,选育出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经过6年系统选育,选育出“金水乌鸡”,该研究于1999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湖北同星公司共同进行“洪山鸡提纯复壮选育”研究与开发利用,获得鉴定成果1项,并制定《洪山鸡》地方标准;与十堰康达共同对郧阳大鸡进行了提纯复壮和选育工作。湖北欣华从事欣华鸡的研究与开发,已培育出多个适宜优质鸡生产的配套系。武汉三益主要从事江汉鸡的选育与开发,在国内土蛋鸡供种方面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另外,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等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和支持地方鸡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工作,目前郧阳白羽乌鸡、景阳鸡、建始鸡、麻城绿壳蛋鸡、双莲鸡等均建立了保种场,部分品种已开始进行选育、利用工作。
2 湖北省发展肉鸡产业的优势
2.1 国家政策鼓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惠及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也为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和动力源泉。虽然国家对家禽产业扶持相对较少,但农业部肉鸡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对全省规模化、标准化肉鸡养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2 产业优势
以汉川、江夏、监利、咸安(广东)温氏集团,湖北同星、宜昌正大、阳正襄大、荆州正康、宜昌昌伟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标准化养殖”模式等,带动了湖北省肉鸡产业快速发展。在肉鸡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安全健康养殖与管理、重大疫病防治、优势禽肉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达到了一定规模,发展势头良好,为做强做大湖北省肉鸡产业奠定了基础。湖北省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为加快肉鸡产业发展,研制并推广了“肉鸡156养殖模式”,即农户中小规模肉鸡生产者,建设一栋1000m2封闭式鸡舍,一批入雏15000只,年出栏6批。这一模式在规模较大的农户已开始推广应用,设施先进、起点高,是今后农户标准化肉鸡养殖的发展方向。为发展生态养鸡需要,研制的“规模化生态养鸡553模式(即一群鸡不大于500只,一亩地饲养不大于50只,兼顾产蛋饲养时间300d左右)”,已在生态养鸡生产大面积推广。
2.3 承接国内肉鸡产业转移的机遇
国内肉鸡产业发展较快的主产区,起步早、生产方式粗放;家禽养殖量过于密集,疾病流行不断,疫病防控成本较高、防控难度日益增大。国内肉鸡生产出现了由主产区向非主产区转移的趋势,这为加快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这是湖北省肉鸡业发展少有遇见的黄金期。湖北省抓住了这一机遇,因此近年湖北省肉鸡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肉鸡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正逐年上升,并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可以预料在今后的2~3年中,湖北省肉鸡产业随着以湖北同星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的崛起,在国内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2.4 制定肉鸡发展规划
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通过5年左右,在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在“四个一批”产业布局指引下,湖北省农业厅启动了“亿只鸡”工程,湖北同星是“亿只鸡”产业示范工程惟一项目承担单位。湖北同星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将建设20个标准化肉鸡种鸡场、年产鸡苗2亿羽的现代化大型禽苗孵化中心、100个国家级标准化商品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高标准肉鸡屠宰分割生产线、速冻生产线和高低温冷链系统、地方品牌“洪山鸡、三黄鸡”熟食加工厂,扩建饲料加工厂,综合开发副产品和粪污资源化再利用,并推动企业上市,湖北同星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全部投产,公司年总产值可达110亿元,成为“百亿大企”[2,3]。另外,根据目前鸡肉消费量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2012年2月,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联合温氏公司制定了“肉鸡培增计划”,用4年时间,将合作养鸡户的平均饲养规模从每户7500只提升到15000只,整体效益从每户4万元提高到8万元以上。此外湖北襄大公司已建成了年屠宰5000万只的现代化肉鸡加工企业,近年也将使肉鸡生产能力实现倍增。
2.5 得到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是全国肉鸡产业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以肉鸡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肉鸡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服务,为肉鸡产业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全国肉鸡产业竞争力。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非常重视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依托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设置了疫病防控技术科学家岗位和武汉综合试验站,支持湖北省肉鸡产业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以提升湖北省肉鸡产业的竞争力。
3 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肉鸡产业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长期以来,中国家禽生产所用的良种大多是从国外引进,尤其是肉鸡,国内在白羽肉鸡方面,目前尚没有良种,这对肉鸡产业发展是一个隐患。同样,湖北省肉鸡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已有的种鸡场大多设施简陋、供种质量低、供种能力不足。湖北省有近3亿只肉鸡加工能力,仅此需要肉鸡父母代250万套,是目前存笼量的1倍以上,湖北省没有肉鸡祖代场,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制约了肉鸡产业发展。
3.2 生产方式落后
目前,湖北省肉鸡养殖也存在以“千家万户”、“量大价廉”、“船小好调头”等为主要特征的“小规模大群体”现象[4],普遍采用地面或网上平养,虽然成本低,但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设施简陋,造成生产水平低等问题,在目前肉鸡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情况下,养殖效益不高。此外,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提升,其所提供的鸡肉产品质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要求,鸡肉产品药物残留已经成为制约肉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疫病防控难度大
疫病危害严重,防疫难度大。肉鸡引种来源广泛、生产设施简陋、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程度低、禽产品以鲜活产品上市为主,是造成肉鸡养殖疫病增多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禽流感疫情一直困扰着家禽业的发展,除了禽流感,还有许多禽病需要养殖者面对[5],在湖北省家禽养殖较密集区域(如新洲、孝感、京山等地)疫病经常流行,甚至一些老养殖户不敢养鸡。
3.4 环境污染严重
肉鸡养殖污染比较严重,缺乏有效治理。据专业人士测算,出笼1只肉鸡约产生3.5kg鸡粪、出笼1只肉鸭约产生5kg鸭粪,湖北省“十二五”计划出笼10亿只肉禽,只平产粪4.5kg,则1年产粪450万t,加上养殖污水,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3.5 地方鸡遗传资源开发落后
湖北省地方鸡长期处于自繁自养的自然选择状态,仅少数品种(如洪山鸡)经过了专业、系统的选育研究,多数品种生产性能低下,其优良性状没有得以挖掘和充分的开发利用,不能满足规模化的生产需要。湖北省有江汉鸡、洪山鸡、景阳鸡、双莲鸡、郧阳白羽乌鸡、郧阳大鸡以及金水乌鸡等地方鸡品种,由于持续选育工作难以坚持、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多种因素,除洪山鸡、江汉鸡具有一定规模开发利用外,其他均处于保种和小批量商品化生产状态。这些地方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3.6 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实力不强
前面已提及到几个主要肉鸡养殖加工企业,但为数不多,在全国的知名度也不算太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主要体现在家禽产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养殖、加工的收益回报率低,养殖、加工企业政策扶持较少,经济实力不强,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产品加工中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加工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工少。
3.7 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程度低
目前,在湖北省肉鸡等家禽生产中,广泛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现象。这种生产方式的弊端是:不利于疾病防控、不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不利于提高生产水平。因此,今后在家禽生产经营理念上,要遵循适度规模、分散饲养、专业化生产、就近加工、产业化经营。加强高效养殖模式的集成、组装、推广,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工艺研究与推广。
3.8 肉鸡产业政策扶持欠力度
肉鸡产业是一个资金、技术、设施装备密集型产业,其特点要求生产规模大、产品加工程度高、产业链相对完善。由于国家对肉鸡产业扶持相对较少,肉鸡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滚雪球”式滚动发展积累资金、扩大规模,因此造成发展速度慢。在政策扶持较少情况下,如按照湖北省内推广的“肉鸡156养殖模式”,一栋封闭式鸡舍+配套设备,一般需要35万元固定资产投入,这对中小规模养殖农户压力很大。
3.9 肉鸡消费存在误区
国内消费者错误认为“肉鸡含有激素”,这是当下影响国内鸡肉消费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实,肉鸡良好的生长特性,来源于遗传性能的改进、饲料营养的改善和饲养环境的提升。业内周知,肉鸡的生长过程中不可能使用激素,激素的使用反而会增加肉鸡的饲养成本。但要改变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难题,需要社会多方力量来参与推广。
4 加快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健全肉鸡繁育体系
为适应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需求,肉鸡种鸡生产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兼顾快大型肉鸡品种和优质鸡品种的发展,即外来良种由原来的“从上而下”的结构转变为“从下而上”的结构,先发展商品代、父母代生产,根据需要发展祖代、曾祖代等,政府帮助规范和引导,稳定良种肉鸡的繁育推广,控制其发展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对于地方品种可以边保护边开发,采取地方鸡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政府可采取鼓励、扶持和引导等措施来扩大地方鸡品种的市场份额。
4.2 保护、利用地方品种
优质地方鸡,也就是土鸡,在与舶来品种鸡即良种鸡的市场争斗中,它以肉质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占据优势地位。相对于国外快大型白羽肉鸡,地方土鸡一向深受市场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土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传统的土鸡品种,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生产性能偏低,群内个体间差异大,饲养成本高,不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因此必须对地方品种进行保护与选育开发,使优良的地方鸡成为优质鸡肉产品生产主体,形成拳头产品。
4.3 推动标准化发展
肉鸡标准化养殖是指依据一些畜牧业有关的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对肉鸡养殖的整个生产过程实行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并实现肉鸡养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6]。应全面推行肉鸡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建立肉鸡养殖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加工需要。在建设生产基地时,要根据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现有生产基地加快标准化改造,提高生产能力;新建基地要坚持向高起点、高标准、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确保四季养鸡,均衡供货。推进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应用,改善养殖场饲养环境,推行全进全出的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提高防控水平,降低养殖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4.4 推广肉鸡笼养模式
目前,国内已有肉鸡笼养模式的报道,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推广的商品肉鸡全程笼养饲养模式,采用一段式饲养工艺,从育雏到出栏都在笼内饲养,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7]。肉鸡笼养能实现全密闭、全自动、人鸡分离的生产,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能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及智能化管理,并可实现毛鸡出栏自动化,清粪系统自动化,集环保、节能于一体,给鸡群创造优良环境,减少了各种应激因素,使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鸡只增重快,鸡群均匀度高,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湖北同星拟采用四层立体笼养方式,每栋面积为1440m2的鸡舍可饲养5.7万只,39只/m2。平养方式为11只/m2,“笼养”是“平养”饲养量的3倍多。利用空间增加饲养密度,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并能提高劳动效率,实现“人养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理念。
4.5 发展产品精深加工
现在城乡膳食消费结构进入转型期,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趋向营养、卫生、新鲜、美味,分割产品、低温产品、旅游休闲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日益受到青睐,这是肉鸡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大中城市集贸市场已逐渐取缔了活鸡屠宰,取而代之的是在超市以成品、半成品方式上市。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大;民族众多,各地饮食文化不尽相同,这为产品的深加工奠定了基础。湖北省现有加工企业多为民营,数量少、资本小、科技含量低、管理差,应加大对加工业的扶持,发展一批肉鸡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重点支持发展屠宰分割企业、熟食制品企业、羽毛制品企业,孵育出全国著名加工企业和知名品牌。现有的加工厂应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整顿提高、确保安全,努力进行ISO9000、HACCP认证。
4.6 有效控制疫病
疫病问题一直是困扰肉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疫病的控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仅需要兽医部门加大对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力度,还要不断开发出新的药品和疫苗,为防制疫病提供必要的保障。对此,业界要有统一的认识,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自身认识,增强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强化包括禽流感在内的动物防疫措施,消除禽流感等家禽疫病发生与传播隐患,大力开展符合国际规范的无规定动物疫区建设,实行区域化管理,为肉鸡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8]。
4.7 加强行业组织的力量
加快肉鸡养殖业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是肉鸡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9]。行业协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应作为养殖户与市场沟通和衔接的桥梁,吸引养殖者参加,协调各方面利益,整合资源,促进行业发展,避免盲目无序生产、重复简单投资。积极动员和组织企业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向省和国家争取有利政策,在面对激烈竞争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被动挨打。湖北省已成立了家禽业协会肉鸡分会,各地市县应加强养殖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整合资源,提升综合实力。同时,协调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搞好技术服务,包括建立健全供种体系、科学饲养服务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
4.8 建立TBT防范体系
建立肉鸡产业TBT(技术性防范措施)预警和快速反应防范体系,针对国内外贸易技术性措施的标准,建立官、产、学、研相结合的贸易技术性措施体系,促进肉鸡出口,规范肉鸡进口,为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创造空间[10]。
4.9 优化发展环境
湖北省应加大对肉鸡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扶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11]。包括对肉鸡养殖企业在用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以及水、电、路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并扶持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尽量减少养殖场(户)的经济负担,为养殖场(户)提供便利条件和利益保障措施,如若能建立风险基金,由政府扶持一部分,养殖户自筹一部分,建立肉鸡养殖风险基金,当养殖户由于不可抗拒原因导致养殖失败造成损失时,给予一定的补偿,促进其尽快恢复生产,这样可以将养殖户的生产风险规避到最低的程度。
致谢:在对湖北省肉鸡生产调研及产业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承蒙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湖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周治云,方 义,刘兴斌,等.湖北省家禽业现状与发展对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李万赋,沅 逸.“金”鸡唱晓“同星”起舞——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实施“亿只鸡”产业工程解读[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版),2009(6):22-24.
[3]易 冉,李 哲,辛 晨.实施“亿只鸡”工程打造百亿农牧大企——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跨越发展的产业命题解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版),2011(5):28-30.
[4]吴荣富.“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的市场危机[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6):6-8.
[5]佘 锋.稳住肉鸡效益的关键点[J].农村养殖技术,2012(2):11.
[6]丁山河,杜金平.肉鸡标准化养殖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7]李 沁,曹宁贤,王永威,等.商品肉鸡笼养模式的推广应用[J].中国禽业导刊,2011,28(24):18-20.
[8]王济民.中国肉鸡产业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9]顾华兵,王晓峰.纵论我国肉鸡业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家禽,2007,29(14):45-50.
[10]佘 锋.中国肉鸡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2):35-40.
[11]熊六春,詹学勇,丁 进,等.湖北省十堰市肉鸡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0(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