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2012-04-29冯建中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评价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湖北省

摘要:在介绍突变级数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基础上,依据突变级数法建立了农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08年湖北省17市(地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评价结果,并进一步提出了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突变级数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12-05

2012年初颁布的中央1号文件已是中国连续第九年锁定“三农”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具体体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着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全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问题,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和支柱。“十二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

湖北省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其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2008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133万亿元,成为全国13个GDP总量突破1万亿元的省(市)之一,2011年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447.38元,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2012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北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也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之后的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也将对湖北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湖北省也存在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等诸多问题。作为湖北省“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要方面,探求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经济发展评价研究是一个多维和复杂的过程,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和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两方面就成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的领域。王德祥等[1]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方面研究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问题;陈巧玲等[2]从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推动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应对措施;苏发金[3]从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选择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冯建中等[4]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马伦娇[5]则从低碳环保角度解析了湖北省农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突变级数法不需要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但它考虑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减少了主观性且又不失科学性、合理性,而且计算简便准确,其应用范围广泛。本研究将根据农业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性、差异性、历史和地域局限性等特点,尝试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1 突变理论基本思想及评价步骤

突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数学理论,由结构稳定的拓扑概念发展而来,并建立于拓扑动力学、奇点理论等数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可用于状态评价和趋势分析。由突变理论中突变模型衍生出来的突变级数法广泛用于多准则决策问题的分析中,它对目标的综合评价首先是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再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由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计算,最后归一为一个参数,即求出总的隶属函数,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其基本评价有以下步骤[6,7]。

1.4 利用归一公式进行综合评价

2 突变级数法在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取湖北省17个市(地区)为研究样本,以《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9)》和《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09)》为主要参考,分析对象是湖北省17个市(地区)2008年的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原始数据见表1。

2.2 建立突变级数评价指标体系

3 结论

从最终的综合得分来看,湖北省各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差异,只有武汉市、荆州市、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的总得分在0.9以上,其他地区都在0.9以下,其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得分均在0.7以下。武汉市、荆州市、襄阳市作为湖北省传统的农业强市,它们的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而作为湖北的省直管市的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得分排名却都在第10名前后,它们的农业生产发展主要局限于自然资源的不足和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薄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这些地区的耕地面积等自然资源指标排名都较靠后(仅高于鄂州市和神农架林区)。总体来看,湖北省大部分市(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都还处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之下,这样的排名结果也和现实中的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

对于农村自然资源水平而言,总的排名情况和最终综合得分排名的差异不大。荆州市、襄阳市、黄冈市和孝感市依靠自己较突出的常用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得分较为领先其他市(地区),其中荆州市的这四项指标值分别为462.2(k·hm2)、387.9(k·hm2)、973.4(k·hm2)、335.7(亿元),均排名湖北第一,故其农村自然资源水平得分第一的排名就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了,潜江市、鄂州市、神农架林区排名居最后3位。

武汉市、宜昌市、黄冈市在农村社会金融服务方面的得分表现突出,而潜江市、鄂州市、神农架林区则表现不佳。武汉市在农林水利一般性预算支出、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等方面名列前茅,这与其作为湖北省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吻合。宜昌市作为“水利之都”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在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67.9亿元),黄石市在农村人均用电量(623.9kw·h)方面都较领先于其他市(地区)。

武汉市、黄石市以及荆门市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支出等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这些地区的农民富裕程度都较高。以武汉市为例,省会城市周边的拉动效应使得武汉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49元)几乎是最低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519元)的2.5倍,优势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湖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农用机械总动力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得分中神农架林区、荆门市、襄阳市表现较为抢眼,主要得益于它们“较高的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

4 对策和建议

目前,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推进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深化改革和完善农业农村经济体制建设的阶段,是以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虽然近几年湖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现实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从各市(地区)的分析结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出发点来看,湖北省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尚较大、发展很不平衡。“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重点要完成保障供给、促进增收、夯实基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任务,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农业补贴,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继续增加和使用好现有渠道资金,并从土地出让收入或净收益中提取一部分作为耕地保护补偿专项资金,采取“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机制,鼓励农民加强农田设施建设与维护;③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开展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度;④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扶贫开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8.

[2]陈巧玲,李 蹊.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40-642.

[3]苏发金.论转变湖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选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64-68.

[4]冯建中,何先平,邓习军.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8-520.

[5]马伦娇.湖北省农业低碳发展制约因素的实证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138-2141.

[6]陈晓红,彭 佳,吴小瑾.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4,30(11):6-16.

[7]翁钢民,鲁 超.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9):58-61.

猜你喜欢

评价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湖北省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评价研究
我国的MOOC平台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