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

2012-04-29李全

成才之路 2012年22期
关键词:题目教学方式数学

李全

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现在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很好,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到了初中以后,虽然照样用功,可成绩却像溶液达饱和状态一样很难更进一步,出现一种徘徊停滞状态。致使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畏惧,动摇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有的学生甚至还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方面出现了问题,其中既有学习方法的原因,也有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以下,是我从学习方法方面对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一些探讨。

一、擅长模仿与死背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觉地通过模仿来进行的。比如小学算术的四则运算,由于受正迁移的影响,学生并未感到有多大困难,基本上是平稳过渡。模仿法的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之一。但是,单纯重复别人的思维模式太机械化了,是不能学会独立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的。当学生升入初中以后,数学难度不仅明显加大,而且很多问题已带有开放的特征,所以仅仅依靠模仿与死背已很难适应。对一些数学命题,学生便常有无从下手之感。就因式分解来说,这是初一数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学生要真正领会与掌握,不是模仿就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例如,分解因式:m3-8m+7,这是一个三次缺项式的因式分解,不能换元为二次三项式,须采取拆项、添项后分组分解的方法:m3-8m+7=m3-m-7m+7=m(m2-1)-7(m-1)=(m-1)(m2+m-7)。以上的解法,得益于拆项添项后分组分解的方法。拆项与添项靠模仿与死背是很难掌握的,它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巧妙的构思。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设计出诸如开放型命题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与推理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模仿后思维,顺利地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二、习惯于按部就班

多数学生似乎从小学开始就形成一种习惯,每每见到数学题目,不假思索就老老实实地硬算。诚然,按部就班的做法一般也能求出某些题目的结果,但传统的思维习惯并非对所有的问题都行之有效,更何况硬算可能使某些题目的答题过程太繁,费时间又极容易出错。以解如下方程为例:,这是初二代数阶段笔者出的一道试题。大部分学生一见题目,就抢先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x-5)(x-6)(x-8)(x-9),结果愈演愈繁,一时无法理出头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提醒和帮助学生,纠正按部就班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优化思路,灵活变通,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上面的方程,如果变形为1/(x-5)(x-6)=1/(x-8)(x-9)便不难求解,变通之后的方程,其解法简单明快,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所以说,为了有利于学生接受,使他们在以后进入中学学习相关知识时也不觉得陌生难于理解,务必使学生明白,在学习方法上,必须有所创新。因为大部分题目不是单纯地依靠按部就班就能解决的。

三、根深蒂固的想当然

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内容多、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受负迁移等影响,当遇到数学问题时,常常缺乏冷静的分析和方方面面的考虑,总喜欢主观臆断想当然。这一点对学生来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产生学习上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四个判定定理之后,便凭主观想象“创造”了SSA这个假命题,多次解题失误。除了“创造”定理和“发明”公式之外,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恐怕还是“想当然”了。一次课堂练习时,有这样一道判断题:“有两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几乎全班学生都答正确。在他们看来,两边相等无非是两直角边或一直角边、一斜边对应相等。当老师说出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与斜边对应相等后,学生们才顿时醒悟。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不好,除了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因素外,其心理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进入初中以后数学的内容明显增加,负担相应加重,大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所以也就会产生疲劳和厌恶感。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学习效率下降。为了解除学生产生的疲劳和厌恶感,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强烈的动机之一。假如学生因为学习疲劳而减弱了好奇心,那么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会像茶水一样越冲越淡,从而也就讨厌数学。所以,作为教师,要设法重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且把学生的好奇心成功地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去,使这种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

(2)变换教学形式。正像费赖登塔尔指出的,“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探究出来的”。所以,当学生学习上出现问题之后,教师应推出一些具有新意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大搞一言堂、满堂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即可。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感到轻松,又感到有趣,从而使得每个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再是“既然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所以,适当地变换教学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3)学生的学习负担要适度。凡事都有个“度”,凡事都有一个进程,拔苗助长只能助长禾苗的枯萎。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仗尚如此,何况学习呢?所以,为了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给学生的学习安排上,最好要把握好度。作业量要严格控制,题目要避免重复,切忌搞题海战术,杜绝灌、压、考的教学方式。否则,我们极可能用自己的方法摧毁自己的目标。

学生进入初中后,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矛盾。同时,初中阶段又是抽象思维起步的关键时期。从这时起,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由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不好,产生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但它并不意味着到了学习的极限。因此,教师要设法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帮助学生尽快地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邳州市占城中学)

猜你喜欢

题目教学方式数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