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煤炭企业发展的应对研究

2012-04-29张树茂

会计之友 2012年23期
关键词:经济形势应对措施

张树茂

【摘要】 2011年世界经济在动荡、调整中走过,全球经济表现是金融危机以来较差的一年。而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下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方式也由过去的快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转变。2012年是变中求稳的一年,就当前内外形势而言,煤炭企业应及时未雨绸缪,寻求有效应对途径,文章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 经济形势; 煤炭产业; 应对措施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

总体来看,这次危机是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是一次严重程度可以和20世纪30年代与70年代两次全球大危机相提并论的危机,而且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真正得到恢复。形成这一判断的基本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此次危机是全球性经济发展方式的危机

长期以来,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及经济政策的主导倾向是高消费,消费超过收入水平就会变成高负债。负债经济的恶化,便形成债务危机。而经济是全球化的,某些国家高消费和高负债,便有另一些国家的低消费和高储蓄相对应。因此,要真正走出危机,各国均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这种转变将在未来几年内难以见效。

2.此次危机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浪潮,导致了全球分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发达经济体主要集中于发展高端制造业、高附加值的金融业;而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则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成本从事传统的制造业,并被动接受各种冠以“国际惯例”、“最佳实践”的标准和秩序。虽然世界各国都认识到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但至今都未找到调整的切入点和方向。

3.此次危机是金融业过度发展的危机

此次经济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第一,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第二,衍生品过度发展,风险倍增;第三,大宗商品市场全面“类金融化”,致使商品价格暴涨暴跌,干扰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第四,市场中介机构行为扭曲,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化”,其他机构则投资银行化;第五,金融监管没有及时跟进。以上问题可集中概括为过高的杠杆化。因此,发达经济体金融部门全面“去杠杆化”就成为经济恢复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4.此次危机是财政赤字危机

经济危机在政府部门的集中表现,就是财政赤字率居高不下、债务率不断上升。因此,平衡预算成为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的最重要环节。但是,实现平衡预算必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这意味着要裁减公职人员,减少福利支出,缩减政府投资;同时要增加税收,增加居民与企业的负担。这一战略举措的宏观效果就是削减需求,增加失业。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恢复,而且会带来社会动荡,所以,经济很难较快恢复,更难稳定发展。

(二)国内经济形势

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是比较困难又比较复杂的一年,两个问题兼而有之。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调控和保持物价为首要任务,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物价涨幅见顶回落,全年CPI上涨5.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11年7月份达到6.5%的峰值后,受基数效应减弱、货币条件改善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涨幅呈现回落趋势,全年CPI上涨5.4%。

2.经济增长小幅下降,全年增速略高于9%

2011年,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高速增长,而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汽车、住房消费增幅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比2010年回落3.75个百分点。世界经济的放缓也开始影响我国的出口,全年出口增长20.3%,贸易顺差继续收窄。GDP增速在上半年达到9.6%的基础上,三、四季度小幅下降,全年GDP增长9.2%。

3.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011年前9个月同比增长12.9%,而四季度的销售面积急剧下降,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仅比2010年增加4.9%,运行总体平稳趋降。保障房建设和“限购”措施对于稳定整体投资增长和抑制房地产投资与商品房价格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

4.区域、城乡、内外平衡状况有所改善

湖南、湖北、内蒙古等中西部GDP增速加快。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积极变化,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占比超过50%,一般贸易规模超过加工贸易,贸易顺差规模减小,全年占GDP比重下降到2.3%左右,内外平衡状况改善。

201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注重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二是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注重推进内外平衡,着力扩大内需;四是更加注重系统性风险管理。在世界经济大幅波动、增长低于预期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也要看到,消费占GDP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高耗能行业快速扩张等问题依然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煤炭及下游产业市场分析和走势判断

总体来看,冶金、焦化、电力等下游行业处于上下夹击的窘地,日子并不好过,总体呈现高开低走趋势。随着“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2年的煤炭需求增速或将继续放缓。

(一)下游行业分析及预测

冶金行业方面,2011年的钢铁企业处在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的“三高一低”格局下,企业利润逐渐被挤压。2011年前三季度,大部分钢企实现了盈利,但四季度开始大幅度亏损,甚至吞噬了前三季度的盈利。而业内普遍认为,2011年四季度冬季才刚刚开始,寒冬将在2012年继续。

焦化行业方面,2011年全年焦炭产量4.28亿吨,同比增加11.8%,而焦炭产能仍然处于严重过剩局面,随着四季度国内外的不利形势,钢材价格和产量大幅下行,大幅抑制了焦炭产量的增长,市场继续低迷。据预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焦化企业依然处于上下夹击的被动局面。

电力行业方面,2011年全国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发电量均同比增长11.7%。但从用电情况来看,2011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电力需求下降。电厂和煤炭港口的库存明显高于往年,市场疲弱态势非常明显,5 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从2011年11月初的860元/吨高位持续回落到2012年2月份的777元/吨,后期仍然有下跌的趋势。

(二)煤炭市场走势分析

总体来看,2011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基本保持了需求旺盛、供需平衡、总量增长、消费增加、价格上涨的态势。但从11月份以来,随着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煤炭市场进入下行通道。进入2012年以后,随着欧债危机有所好转、“两节”过后消费增加等因素,煤炭价格开始止跌企稳。分煤种来看:优质炼焦煤需求依然强劲,价格稳定,其它煤种供大于求,价格将出现回落。动力煤方面,预计2012年用电量仍将保持增长,动力煤价格呈现稳中有降。

三、企业应对策略探讨

2012年是变中求稳的一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及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平稳是主旋律。2011年中央和山西省的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就当前内外形势而言,煤炭企业应及时未雨绸缪,寻求有效应对途径和措施,力求将内外影响降到最低,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十二个字表述,即:稳基础、控风险、抓重点、保运行。

(一)稳基础,即稳管理、运行、发展三大基础

1.稳管理基础

稳管理基础应当从企业管理的三大基本要素,即机构、人员和制度着手。首先,要控制好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机构的设置应适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在不同的时期配置不同,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与企业的发展作相应的调整。其次,企业要对总人数进行控制,要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管理人员的数量、规模和职权范围更要严格控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比例要合理。第三,要建立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界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层的职责范围。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基本的管理、运行和操作制度,促进企业有序管理、健康运营。

2.稳运行基础

一是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通过加强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资金等关键因素的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二是要严格计划管理与审批,要遵循“收支平衡、总量控制、量入而出、留有余地”的原则对生产、专项资金以及对外投资计划进行管理,实现收入支出的大体均衡稳定,并实现总量上的控制。三是严格绩效管理与考核兑现。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形成自上而下、覆盖全面的考核系统;另一方面要强化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严考核真兑现,充分发挥考核奖罚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3.稳发展基础

一是要加强资源的管理。资源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方面要加强装备投入和科技创新,合理配采各类煤种,切实提高采煤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努力申请新资源和可接替资源,增强企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二是加大对矿区、矿井、车间环节能力的配套和改造,重点对生产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改造和能力配套,使其与矿厂生产发展相协调;狠抓“四量”管理,实现在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有序衔接和接替,避免出现能力失调和采掘失调等现象。

三是做好项目的有序推进和扩张能力的有序接替。企业要发展,项目是基础。项目是决定企业当前发展和未来潜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不断挖掘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提早谋划,重点推进,使企业发展能有持续动力,能够后劲十足。

四是做好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人才储备和培养。煤炭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和科技化,要求现代煤炭企业员工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将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纳入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操作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控风险,即控制决策、投资和融资三大风险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对各种风险的控制和预防。具体来说,企业风险防控应从三大风险,即决策风险、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入手。

1.警惕运行过程中的决策风险

企业要发展,首先面临的是决策风险,企业要在根据自身行业特征、国内外形势以及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提出企业战略目标规划。其次是要结合企业特点,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科学决策,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政策,扬企业之长,避企业之短,力避盲目攀比和盲目扩张。再次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即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积累与分配以及国家、社会、股东、员工的关系。既要注重眼前利益,保证生产经营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也要兼顾长远利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警惕发展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控制投资风险一是要严格贯彻落实企业既定的产业发展政策,不应随意改变方向。我们应该力避企业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老路,而要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的坚持做强做大主业,适度发展相关产业,联合重组上下游企业,严格控制或谨慎介入其他行业这个理念要毫不动摇。

二是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对现有的基建、技改项目进行清理。一方面,对于已经投产的项目,要集中资金支持其达产达效,提早见效益;另一方面,除水、电、气、暖等必要的民生工程外,其他前景不好的非生产性投资要一律停止并清理。

三是对投资前景好、见效快、效益优的项目与投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支持,集中力量保证提前投产,促使其尽快转化为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对于资源不清、品质或者开采条件差的、投资收益预期差的项目和工程,应予以停建缓建。

3.警惕经营过程中的融资风险

控制融资风险的目的也就是要实现“量入为出”,具体来说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力避过度的融资和举债。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能力来进行融资,严控融资规模,对于超出企业偿还能力的融资要尽可能避免,降低还本付息的偿债风险。如果一个企业连还本付息都承受不了,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企业再融资的渠道也会被阻断。

二是要优化融资结构。要采取稳健的经营与融资策略,优化融资结构,尽可能使企业的长、中、短贷等融资品种得到合理搭配,最大幅度降低企业震荡幅度。

三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与品种。企业要充分利用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发行并结合票据、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实现多元化融资,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企业举债成本,节约企业的财务费用。

(三)抓重点,即抓项目、成本、资金三个重点

1.抓好项目管理,是企业实现实力扩张的重要环节

抓好项目管理首先要做好立项前的可研、论证、评估、批文、预算、合同、协议等项目前期的管理。其次要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按照合同和协议规定,加强对进度、质量和工期的管理,要按计划施工,严控成本费用,做到保质保量、不超预算。第三要加强竣工管理,组织强有力的专职队伍对施工项目进行实地验收,验收通过后要及时移交进入试运转,财务决算、增加资产等工作要及时跟进,尽快使项目实现由能力向实力的迅速转换。

2.抓好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效益提升的重要环节

抓好成本管理,一是要重点抓机物料等指标的管理与控制,重点是做好定额管理。二是重点抓好员工薪酬的管理与控制,合理确定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其次要坚持职工薪酬与劳动效率双挂钩的薪金管理原则,合理控制工资及附加费的增长。三是抓好费用及其他支出的管理与控制,要控制其他费用的支出,要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能不花的尽量不花,努力把该节约的钱省下来。

3.抓好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管控的关键环节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划清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界限。一是要抓生产资金的管理,使之与生产计划、成本费用预算相配套、相结合。二是要抓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单独核算,划清与生产经营性开支的界限,不能互相占用。三是要抓好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牢固树立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严格审批程序和手续,对预算外资金的总量和用途进行严格控制,做到能少花钱的少花,可花可不花的钱不花,不允许花的钱坚决不花。

(四)保运行,即想方设法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煤炭等能源性实体经济的冲击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对于煤炭企业,还是要围绕经营管理这个主题,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市场营销、和谐稳定三项重点工作。

1.紧抓安全生产不动摇

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煤炭企业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煤炭企业必须从紧从严抓好安全工作。

一是要坚持“投入、管理、培训”三管齐下的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理念,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瓦斯抽采、通风系统、水火灾害预防、电气设备和采掘运输机械化、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安全管理,重点放在安全责任制、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干部跟班带班等制度的落实;另外,还要加大安全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体系。

二是牢固树立并大力宣传“安全为天、安全第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企业最大效益”的指导思想,首先要不断巩固各级领导、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重要性。要把安全宣教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为安全生产创造优良环境。

三是着力抓好煤矿生产的重大要素和关键环节。煤炭企业最重要的工作是保安全,而保安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搞好“一通三防”,即通风、防尘、防瓦斯、防火,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同时要按照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明确责任,逐级分解,优化采掘,科学组织,确保企业的安全有序生产。

四是大力推广“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好经验、好做法。干部上讲台,就是副科级和工程师以上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编写教案并承担本单位的教学培训任务,切实提高教学培训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增强培训效果。培训到现场,就是所有队级以上干部包括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都要深入到基层队组,对其一定数量的职工现场培训工作包保。要认真部署、跟踪监督,确保落实,力争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使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安全基础得到稳定持续好转。

2.紧抓市场营销不动摇

作为煤炭企业,生产是基础,销售是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抓好安全生产,另一方面更要抓好市场营销,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稳铁运、调结构、保回款、优服务四方面工作。

一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合理安排运力,努力在企业总量增产的基础上,实现增销、增收、增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取运力;另一方面要合理组织安排运输,做到产运销协调畅通,努力实现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也同步增加。

二是优化销售结构,科学合理定价,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要在调整销售方式、优化销售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研判市场,合理确定价格,努力保持主体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为增收提效奠定基础。

三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创新回款策略,确保销售货款的安全回收。要创新回款策略,针对承兑汇票比例高、结算周期长的现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采取缩短结算周期、加快票据流转速度、对承兑汇票比例高的收取利息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确保煤炭货款回收及时、足额、稳定。

四是加强煤质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体现,服务是体现产品附加值的重要表现。首先要加强煤炭质量的全过程质量监管,确保煤炭质量;其次要狠抓售后服务工作,体现并延伸品牌价值。良好的售后服务不但能够强化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而且能够体现出企业服务好、售后好、人品好的良好形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使企业品牌价值得到充分展示和提升。

3.紧抓和谐稳定不动摇

企业和谐稳定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用思想建设创新引领企业文明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争树增提”活动,即争当学习型、实干型、本领型领导干部;树立事业型、敬业型、进取型领导作风;增强战略思维、综合驾驭、破解难题领导能力;提高工作标准、管理严细度、办事实效性、廉洁自觉性,以活动的扎实成果带动和引领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和保障企业的健康运营和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形势应对措施
浅谈做好煤炭企业困难时期稳定工作的思考
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改革、创新是中国当前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