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窝头

2018-11-09米丽宏

食品与健康 2018年11期
关键词:笼屉窝窝头窝头

米丽宏

当今社会,人们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惯了,忽然餐桌上,一笼屉窝头端上来,人的眼睛唰地一亮。窝头还能变出很多花样儿,比如透明玲珑的柿子窝头,色泽鲜艳的栗子面窝头,清香可口的蔬菜窝头,可令餐桌一时清新如春天的郊野。

窝头,曾是我的故乡太行山区百姓的主食。过去,人们吃窝头没那么多讲究。玉米面窝头、腌萝卜、小米粥,是绝大多数家庭的主要饮食内容,它们滋养了几代人。所谓“上小下大中间空,金黄宝塔赛玲珑”,能有棒子面窝头吃的日子,对老百姓而言就算是不错的日子。奶奶在世时,总爱讲窝头赛宝的旧事。她说,菜窝头救过她的命。1942年,战乱时期又遇倒春寒,榆树的树皮被村民全都剥了下来,用来团着野菜蒸窝头。这种窝头人吃了不好排便,肚子胀得像小鼓。但所幸奶奶靠着这些野菜窝头,活了下来。越是困难的日子,人们越容易满足,每每回忆至此,奶奶总是面带微笑,一边庆幸自己有野菜窝头吃,一边教育我们小辈爱惜粮食,珍惜当下的生活。

窝头虽不起眼,但却和大人物有渊源。传说,当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一路上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人影都不见的深山老林里,即便尊贵为太后,饿了也只好忍着。此时,有个同是逃难的人献来一个窝头。慈禧吃了倍觉香甜,问是何物。此人答:“玉茭子面(山西方言)做的窝窝。”慈禧说: “这是进太行山后吃的第一口饭食,就叫它窝窝头吧。”意思是这是个领头的食品。不久后,慈禧到了山西乔家大院,乔致庸以八碗八碟接驾,最后一道主食也是窝头。可见,在清朝末年,窝窝头在我们太行山区,已经是常见的农家主食了。

《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慈禧回京后要吃窝头。御厨按照山区的做法做了一个。老佛爷不明白一个道理,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都不甜。她吃不下这原汁原味的窝头,怒杀了厨子。后来,老厨师在玉米面里加入糖和栗粉,做成小窝头。慈禧吃得上口,说:“总算吃到当时的窝头了。”于是,小窝头便成了皇宫御点。北京仿膳饭庄就有这种带着历史典故的“高贵窝头”。

我自己最喜歡吃的窝头是柿子窝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总令我这个山村孩子魂牵梦绕。冬日,农活儿少了,日子清闲下来。妈妈会从柿棚上取下几个软乎乎的火柿子,摘了蒂,去了皮儿,将鲜红柔嫩的柿子瓤一个个叠放在瓢里。然后,她用开水汆烫玉米面。有时候,还会在玉米面里面还掺些大米面、黄豆面等。等玉米面晾好,母亲便把柿子抓成泥,与玉米面搅拌均匀,面团变得软乎乎,金黄色,特别好看。将面团捏成窝头形状,上笼屉蒸。十几分钟后,窝头出锅,香甜无比。

如今,对于我们越来越刁,越来越麻木的味蕾而言,不论是菜窝头、柿子窝头还是栗子面窝头,它们的功能,都不再是饱腹充饥,而是一种怀旧和唤醒。

猜你喜欢

笼屉窝窝头窝头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比赛吃馒头
窝头
泰式风味柠檬鱼
由排队买窝窝头引发的随想
当年的饭香
三合面窝窝头
饿
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