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运用多媒体提高语文教学艺术

2012-04-29杜晓阳

成才之路 2012年23期
关键词:手段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杜晓阳

目前,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及教学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受自身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会产生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差异,学生很多时候会觉得较难深刻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在多媒体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视觉与声音同步结合的画面,不仅向学生展示了多媒体特有的魅力,还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有趣味,更加有实效。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美的情境、展示语言魅力

很多文章文质兼美、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在谈古道今、写景抒情、托物言志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尤其是散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那种充满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让学生走进作品中去想象、去领悟。如朱自清的《绿》,在课件设计上,可用“Flash”等开发软件自制一幅绿色与流水相映的有动感的画面作为封面,亦可寻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符能展示“绿”的视频片断,使学生在具体的画面中去把握语言美、大自然的美。为了更好地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首先把文章显示出来,在要着重分析的字词句中设置热键,以动感的形式对字词句进行注释。还可设计相应的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字词句的把握与理解。在《绿》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有特色的动词,在软件的设计上,可通过“Authorware”函数控制让学生在电脑上填写相应的动词,电脑有对错判断,有答案提示,还可以把朱自清的《歌声》一文显示出来,通过阅读对比分析,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这样学生就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能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和谐的画面可以再现作者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使人们的想象跨越时空。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情思、韵味,突出主题思想。如在讲授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时,可先设计一张秋天的“枫林图”来体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接着用视频来表现“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情景。各个视频都可以通过定格一个画面作为讲解的背景。这样学生就可以尽量从画面上去想象,才可能进一步理解毛泽东所抒发的情感。同样在《水调歌头·游泳》的学习中,可以引用毛主席畅游长江的历史照片作为背景,同时播放配乐朗诵,激发起学生的激情,从而才能领会毛主席的诗词。语言美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朗读既是讲究艺术性,又是帮助学生审美、理解课文的有力手段。设计时,对许多文章许多文段的处理可先以语言的美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一段富于感染力的朗读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与富于表现力的画面相配搭,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和谐美,可以烘托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正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一般传统教学手段最大的不同,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讲究的就是一种艺术性。

二、增加教学容量、美化教学结构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更能增加知识容量,做到讲练结合,突破重点、难点。如在设计《雷雨》的教学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预习篇,包括精彩片断的朗读欣赏,故事发展的基本情节,分场景等。二是讲解篇,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语言特色分析,人物性格分析等。有些环节可以用练习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边分析边动手做。三是提高篇或扩展篇,可提供对比阅读的文章,进行巩固练习以及对应的作文训练。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突破了教材的重点,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难点,又通过电教手段变“静”为“动”,变“点”为“线”,变“线”为“面”,集声色画乐为一体,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多媒体设计无疑也体现了整个教学结构的艺术性。

三、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必然引起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策略,尤其是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巨大变化,可以促进教学双边活动的进行。如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表现在交代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进行评价分析、解答疑难问题、强化知识记忆等,使学生能充分地动口、动手、动脑,让多种感官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培养相应的能力。有的地方在小学教育中就进行了结合电教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看、听、说、写、想”的能力,这种手段在中学的教学中更应该加以运用。

四、增大阅读容量、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难点,如何快速阅读,准确理解阅读文段的文意,并根据要求做完相应的练习,成为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可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首先教师要编制有代表性的阅读文章,在文章中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对难懂的字词通过热键方式,可随时查询和讲解。然后提出一定量的思考题让学生完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展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的竞赛,电脑自动检测与评分。可见多媒体手段的引进,一是可以增加阅读量,二是可以提高阅读效率与学生的反应能力,不失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艺术,让学生可以在生动、形象的课堂学习中充满兴趣,渴求上进,进而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手段虽不是万能的,但它却有效地把绘画、摄影、音乐、朗读、影视等艺术手法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景与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与训练,往往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文学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和艺术性。让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河南省西峡县)

猜你喜欢

手段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