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飞扬 兴盎然

2012-04-29马丽芬

成才之路 2012年23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马丽芬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可新课程改革至今,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依然沿袭传统做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模式过于一致,方法单调、呆板,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被分解得支离破碎。

如何把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得有情有趣,让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学生心中沉淀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课前预习自主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高年级学生,对诗词语言的凝练、句式的倒装,语意的言尽意未尽等特点已有较多感受,并且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前,我们应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学生往往只能从字面上理解诗词,对于其中的思想意蕴、真实情感常常是一知半解。只有在课前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诗词的背景材料,才能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时空距离,因此课前预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第一,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和初步理解意思;第二,利用图书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如学习《石灰吟》这首诗,如果学生课前不去了解诗人于谦,就不能真正领悟这首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也就不能真正体会到诗人于谦崇高的人生追求。

二、入情入境欣赏读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构共生,尤其是古诗词,它以最优美、最精炼、最讲究的语言展示着先贤圣哲们的非凡智慧,抒发着人类美好的情怀感慨,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因此教学时就应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以达到传递文化,陶冶人性,构建人格,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欣赏诗词的意境美。一首诗词往往就是一首歌,一幅画,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如诗般的语言渲染,再配上恰当的音乐、画面,能使学生受到感染进入情境,或读或诵,欣赏诗的意境美。

(2)斟字酌句,欣赏诗词的语言美。古诗词不仅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且言简意丰。经常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用字造句,不但有利于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推敲字词的精神产生敬佩,从而激发学生的写诗情趣。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使用,《江雪》中的“千万孤独”对构成诗的意境的作用,可让学生用替换词语、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与独特。

(3)个性解读,欣赏诗词的情感美。古诗词,或借景抒情,或叙事抒情,或托物言志,那蕴涵其中的审美情趣,人间悲欢,人格意志,美好情操,应引导学生诵读感悟。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学生的领悟不求千篇一律,朗读也不能求千篇一律。如在指导学生诵读李清照《如梦令》的最后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一位男同学读“争渡,争渡”时语速急促,他认为当时词人急着想要走出藕花深处,便拼命地划着小船,所以要读快些。

三、以一带串拓展读

(1)同题异文,即同一题材,诗文各异。如学《墨梅》,可引导学生读王安石的《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欣赏歌曲《红梅赞》等,让学生体会同一题材,在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笔下,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望洞庭》,可介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景色的段落,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笔下不同的景色。

(2)同人异诗。学陆游的《示儿》,可引导学生读陆游52岁作的《关山月》,61岁作的《书愤》,67岁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作的《秋夜惊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让学生从这些诗中感受到诗人一生为恢复中原,统一中国而奋斗的感人形象,以及诗人将个人的生命历程和民族前途,融为一体的爱国精神。

(3)同意异文。引进与教材相同诗境、诗情的其他诗文。如学习表达朋友离别情谊的《赠汪伦》,可拓展阅读《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使学生在吟诵时,初步感悟不同作者不同的表达特点。

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一带串”的主题式拓展阅读,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可积累更多经典古诗词,更能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

四、多种实践内化读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古诗词教学只有运用与学生的实践中,内化到学生心里,融合到学生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动力。

我们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朗诵比赛;开展为诗配画、为画配诗……让学生在读诗、画诗、演诗、唱诗、写诗的过程中,学会感悟生活,学会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诗飞扬,兴盎然,潜移默化间,熏陶感染时,日积而月累,厚积而薄发。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为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架起一座绚丽的桥,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人文修养,培养学生健康情趣作出更大贡献。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