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2012-04-29张懿
张懿
[摘要] 目的 调查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分析相关因素。 方法 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记录其感染部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入住时间,统计医院感染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者76例,184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50株,包括细菌和真菌。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均有影响(P < 0.05)。心脑血管疾病感染人数高于其他组患者的感染人数。 结论 应加强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对年龄大、有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进行重点护理。
[关键词] 医院感染;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
[中图分类号] R18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007—03
Survey of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elated factors
ZHANG Yi
ICU of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 Hangzhou 3100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of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analyz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Surveyed 350 cases in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recorded the site of infection, underlying diseases, invasive operation and check in time,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In 350 patients, hospital infections occurred in 76 cases, submitted a total of 184 specimens; 150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cultivated, including bacteria and fungi. Age, length of stay, invasive operation had an impact on hospital infections.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fection wa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Conclusion Management sector should strengthen on ICU of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trictly limit flow personnel of number, nurse older age and heavy syndrome patients, and guarantee strictly of no bacteria operation, reduce intrusional operation of project and time, shorten patients in heavy syndrome guardianship ward of hospital time.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spiratory system
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是应用目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各类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过程。重症监护室可以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最精心的治疗和精确的护理,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抢救成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是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外科急危重患者的集中区域,此区域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危重且免疫功能普遍低下,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较高[2]。为了解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350例进行调查,其中男220例,女130例,年龄5~92岁,平均(35.83±3.50)岁。60岁以下的患者201例,60岁及以上的患者149例;住院时间3~28 d,平均住院时间(2.45±1.66) d。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均不同程度地使用抗生素。
1.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负责本次调查的工作人员均接受统一培训,每天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入院检查资料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以上工作完成后还要到患者的床前进行病情询问、观察监护设备上显示的生命体征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状况,并将数据详细记录在案。定期参加查房也是调查人员的工作之一。从外科重症病房转出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还要再随访2 d。将所有患者的资料详细记录在案。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被调查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入住时间。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判定医院感染的标准统计医院感染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行组间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及感染发生率
在此次被调查的3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7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7%。
2.2 被调查者的病原菌种类及数量
在发生医院感染的76例患者中,共送检184份标本。标本取自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脓液、穿刺液等。本次检测共培养出病原菌150株,包括细菌和真菌。具体病原菌的种类及菌株数。
2.3 年龄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350例被调查者的医院感染年龄分布见表3。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年龄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影响。
2.4 患者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感染人数与其他组感染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时间对感染的发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5 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
350例被调查患者中共有153例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结果显示,接受侵入性操作对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影响。
2.6 危险因素分析
将以上单因素分析的可能危险因素赋值,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危险因素的变量见表6,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 d、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于呼吸道,这与文献[3]报道的结果相似。在被调查的3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7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7%。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占44.7%。其原因可能为,在我们调查期间,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以胸外伤、脑外伤为主,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内源性感染[4]。这提示我们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针对呼吸道感染做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病室内通风的次数要适宜,消毒要严格,次数及操作要遵守操作规范,限制流动人员的数量,对于患有胸外伤、脑外伤、年龄大和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可以给予增强免疫力的治疗,可适当服用一些比较有效的药物,才能将患者的感染率控制在最低。
在本次被调查出发生医院感染的76例患者中,共送检184份标本。标本分别取自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脓液、穿刺液等。本次检测共培养出病原菌150株,包括细菌和真菌。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十几种。这些细菌和真菌是比较常见的菌群,提示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时要注意选用具有杀伤这些菌群功能的药物。肺炎克雷伯菌一般来说对以下药物较敏感,如先锋霉素、氨基糖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氯霉素、多黏菌素等。其中以第三代头孢最有效,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泰能(即亚氨培南),依据病情,注射用滴注7~14 d,不可超过半个月。克雷伯菌为人体本身存在菌属,当受到感染或免疫力下降时,则发病,应注意平时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将被调查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后,探讨年龄和侵入性操作对于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和侵入性操作均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医院感染。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且常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因此更易造成医院感染[5]。患者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是医院感染易感因素。350例被调查患者中共有153例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在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达50%以上。其原因在于,侵入性操作很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防御机制,细菌病毒等可通过侵入性操作的孔道轻松进入人体内部,细菌在机体内大量繁殖造成外源性感染。这提示我们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给患者进行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外科手术中常规的麻醉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应用及各类有创穿刺和引流均属于侵入性操作,如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均可造成机会菌感染。有研究报道称[6],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普通病房高5~10倍。另外,调查结果还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感染人数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损伤性疾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时间对感染的发生也有影响。
综上所述,卫生部门及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对年龄大、有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重点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尽量避免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真正降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代永静,王建荣.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239—240.
[2]李双玲,王东信,吴新民,等.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03—507.
[3]任南,文细毛. 2001年10—12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资料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2,16(2):19—32.
[4]Esen S,Leblebicioglu H.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t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urkey: a multicentre 1—day point prevalence study[J]. Scand J Infect Dis,2004,36(2):144—148.
[5]任勇,樊悦,申翠华,等. 2003—2005年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81—583.
[6]张小江,王辉,徐英春,等. 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179—1182.
(收稿日期: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