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原则与财务会计比较研究

2012-04-29马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年24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

马雪

[摘要] 在确认计量原则上,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对两者在几个方面所进行的对比,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有着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 税务会计;计量原则;财务会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02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24- 0004- 02

由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存在差异,使得确认计量原则也有所不同,因此,它们的确认计量过程也出现了差别。在一般情况下,是目标对原则起着决定作用,而原则对方法起着决定作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做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理论能够有更深入的研究。

1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所包含的内涵

所谓的税务会计,是对会计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很好的运用,并且能够系统、全面、连续地对税款的形成、调整进行缴纳和计算,也就是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计量、确认、报告、记录的一门专门学科。它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作为准绳,因此,在税法中隐含着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原则,并且与财务会计原则相结合,然后通过对税法进行抽象概括,對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原则进行总结、归纳。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而言,虽然没有对确认计量原则进行明确提出,不过,在计量准则里却蕴含着确认计量原则,例如在总则里有规定,企业要把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并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在“会计计量”一章中,则要求企业在计量会计要素时,要采用历史成本,在对会计核算进行分析时,可以对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进行归纳。

2对确认计量原则进行比较

2.1 对相关性原则进行比较

相关性原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要求,要求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如此,当财务报告使用者要对企业的整个状况做出预测或者评价时,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相关性原则对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会计核算的目的进行重点强调。

而税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与财务会计中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前者是指在对税前扣除支出时,这个支出必须要和取得的收入有着直接关系。而这里所说的“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包含有两类内容,第一类支出是指可以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而流入的支出,比如生产性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对原材料进行购买等;另一类支出是指可以给企业带来可预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支出,这类支出虽然不属于实际的经济利益支出,不过这类支出所对应的收益却是能够得到预期效果的,因此,这类支出也应该属于“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范畴,比如广告费用的支出就是属于这类支出。虽然两者都同属于相关性原则,不过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含义。

2.2 对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做出了相关规定,即企业要把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对会计进行确认、报告、计量。也就是说,无论已经发生的费用或者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而言,不管是不是实际上进行现金支付或者收到现金,都必须在当期进行确认;而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和收入,即便款项已经在当期进行收付,也不要进行确认。税法做出了相关规定,规定企业在对所要纳的所得额要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原则。不过,在税务会计中,其权责发生制并不是完全的,在特定的情况下,要以收付实现制来进行修正,以此使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能得到保证,并显得更加合理、科学。

2.3 对重要性原则和法定性原则进行比较

所谓的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对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选择时,要对经济业务本身的规模和性质进行相应的考虑,要看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此对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选择。对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等所有的重要事项和交易进行反映。而税务会计则要对法定性原则有所遵循,也就是说只要能达到税法所规定的应纳税的收入,可以不必考虑它的业务事项是不是很重要,也不用考虑业务金额大还是小,一律根据税法的规定对税款进行计征。税务会计对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不进行承认。

2.4 对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所进行的比较

所谓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对于某一个会计年度负担所做出的支出是属于由几个会计年度共同负担的资本性支出,还是属于收益性支出,要进行合理划分。对于支出的效益如果和本年度有所相关,则要把它作为收益性的支出,如果支出的效益是和几个年度相关的,则要作为资本性支出。对于税法,也有类似的规定:对于企业发生的支出,同样要区分是属于资本性支出还是收益性支出。对于资本性支出,要计入相关的资产成本或者进行分期扣除,而不能在发生的当期直接进行扣除。

2.5 对配比原则进行比较

可以说,企业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来进行相应的核算,对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应该遵循的配比原则起着决定作用。所谓的配比原则,是指企业要把某一个在会计期间所得到的收益,和为了得到这份收益所投入的成本以及费用进行配比,从而对这个期间的净损益做出确定。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应对收入和费用的时间配比与因果配比进行强调。

而在税务会计中,也有配比上的要求。比如,由于在不同时期,企业所享受到的税收政策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对于企业收入费用的时间确定,要求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不过,有时会受到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税务会计中的配比原则不能进行完全的配比。比如,税法对某些费用进行了相关规定,规定进行扣除,而对于扣除的标准,则不能进行税前扣除等。

主要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6(2).

[2]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黄国成,王志成.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协调·纳税筹划[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财务会计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探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
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
有关事业单位税务会计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应用型本科税务会计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