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012-04-29阙周华
阙周华
[摘要]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首先要在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做文章。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从如何直接、间接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培养; 信息技术; 兴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77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24- 0129- 01
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人的学习需要的心理表现。兴趣作为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能长久地维持大脑的积极兴奋状态,激发大脑的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而进行探索创造,学习兴趣是乐于接近、寻求和获得知识的一种倾向或需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最活跃、最有效,学习上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教师的教学引导不当,将使学生的直接兴趣畸形发展,变味变质。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直接兴趣是与学习活动过程本身相联系的兴趣。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情境的导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工夫,独具匠心的导入,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激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路,我允许学生在完成当节课的任务后上网浏览网页,玩玩QQ等。对于游戏,我从来没有采取拒绝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把它们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我认为玩游戏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入门钥匙,一些益智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习的基本操作。关键是要有选择地玩,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沉迷其中。游戏可以由教师去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把握。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堂里,每台计算机里都装着游戏,但是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前,没有一个同学去玩游戏,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给他们玩游戏的机会,那是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我的要求是学生只要完成当堂学习任务后,就可以玩游戏,当学生在游戏中碰到问题时,我还会为他们解答。
2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由间接学习兴趣所引发的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自觉和主动性,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在学生学过一些基本的内容之后,就开始各自的课件设计,投入了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常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让我们自己去摸索。”他们碰到一些问题,会主动去查书、查资料,互相讨论。我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调动起来,他们的潜在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学生原地踏步,无所事事,浪费精力与时间;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尤其需要因材施教。信息技术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的方法之一,就是为学生设计开放型任务。如画一幅图画,制作一张名片,打印一份报告,编制一份小报,统计一个表格,设计一个课件等,这类开放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尽自己最大努力,尽管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方法之二,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每节课我都会设计几套任务,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其他的任务则是写在纸条上,随时发给那些走在前面的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就在学习成绩表为学生加上一颗星,并发给下一个任务,有的学生可以多完成一个任务,有的可以多完成两个任务、三个任务或更多的任务。
2.2活学活用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活学活用,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后面加入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任务,当然要确保这些任务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相连。此外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学习告一段落时,加入一个综合性的大任务,集中体现前面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挖掘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善于把所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要设计一些环节来显示学生的才能,让学生经常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例如,在上Windows中“画图”第一节课时,就让学生将他们用计算机画的第一幅作品,做成桌面的“墙纸”,当学生看到“桌面”上摆的是他们自己的作品,心中自然兴奋不已。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任务很少有千篇一律的结果,我总是有意在任务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创新。
3注重个别辅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如果老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无兴趣,越练越觉得“没意思”,最后变得疲沓厌学。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有利环境,放手将一个个具体任务交给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多动脑筋多创新。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会独立思考,也只有在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创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在初学时学习兴趣的培养、维护和提高,正是他们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起点,也是他们最难忘的记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影响之大,实在难以估量。是为教书育人者切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學手段,激发学生浓厚而正确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会主动去寻求好的学习途径和方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