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2012-04-29王铁炯
王铁炯
摘要笔者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从讨论探究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方法及途径,提出“提出问题”、“启发探究”、“自主学习”等一些探究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意识;提出问题;启发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改变“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而构建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模仿、实贱、创新、合作交流与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机制;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成为一个主动、富有个性的主体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探究意识的重要性
探究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思维和认知活动中占重要地位。
1.教育改革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教为中心,围绕教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练,我做你看,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明显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更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思和实践能力。
2.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实践、探究的过程,而青少年儿童一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提问题,乐于探究的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练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从而发展学生求异思维,使学生在活动中敢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能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探究意识的培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带着富疑惑与问题去参与的。他们在接受教学任务时,带有挑战性和刺激性,可以突破常规思维模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学练中,能积极主动,大胆创新,敢于设想、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形成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平台。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能从这样的学习、思考、探索里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使他们充分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到发挥,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二、培养探究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是培养探究意识的开始。在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善于提出问题,运用多种多样,求变求新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图象、音乐、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提问、启发,为学生提供设疑、思考的机会,力求使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一个内容,都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显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过程。
2.注重引导,启发探究
培养探究意识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置现出多向发散性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大胆设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我,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发现问题、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挖掘教材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学习呼拉圈的动作,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它的练习方法吗?用它还能做什么等等。有的学生用腿转、有的用脖子转、有的用手转,还有的学生滚动、摆五环造型等很多练习方法。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就养成多问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
此外,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适于学生思考的探究程序和情景,并在学生发现探究中,给予适当的启发,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动作的特点和要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教师要科学地应用语言、情境、活动等各种手段,采用激发式、情境式、对比式等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练习、体验和感受动作。
如:动作的正错对比;跳高与跳远的起跳有什么区别;跑、跳、投练习前做怎样的准备操?为什么?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展露。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设置问题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提高。
(2)全面性原则,设置问题要应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切意为少数学生设置。
(3)调动性原则,问题具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3.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要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启发、诱导和鼓励学生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自己确定研究方法,自己收集相关材料,自己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实验,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例如:在压腿练习时,可以利用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启发学生创造不同方式的压腿动作。学生通过观察,开动脑筋,创造很多的方法:弓步压腿、侧压腿、台阶上压腿、两人互相帮助的压腿等。练习中,由于学生运用自己创造的方式练习,感到新奇有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激发。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或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进度、自主开展探究学习,在完成练习的时间、难度上各显神通,各取其“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发挥。让学生通过边学、边想、边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逐步理解运动技术的结构、关键、重点、难点。
例如:给学生一个球,让学生自己动脑,用脑创编游戏;给学生一系列障碍物,如栏架、垫子等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排列障碍物,使越过障碍的时间最少。学生设想了很多的方法和游戏,这些设想让他们急切地投入到探究之中,以实践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之正确。
4.合作学习探究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能够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或角色互换,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在知识共享的时候,集体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例如游戏“踏石过河”,首先分发给学生踏板,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出小组长,教师只讲解游戏的规则,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不同的方法过河。学生在设计中思考:什么方法最快?应该怎样互相帮助才能完成游戏?接着各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去实践和练习。在游戏比赛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那个小组速度快?他们的方法好在那?让大家讨论总结,最后找出最佳过河方法。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中或角色进行互换,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团结合作,形成整体,发挥集体的力量完成游戏,教育学生明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大”的道理,理解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我表现的空间,提供更多样的自我发展的方式,凝聚集体的智慧,利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学习效率高,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潮流的需要。它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终身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