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研究
2012-04-29王慧文刘二威赵跃
王慧文 刘二威 赵跃
摘要应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了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针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固有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十大机制,为今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各国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战略措施。因此,体育教师管理机制研究势在必行。
一、 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建设迫切性和必要性
1.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
当今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教育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发展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而教师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要抓住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加快发展。
2.新健康理念的提出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很好的结合起来。
3.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落后、创造力差、求子欲望、竞争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薄弱、知识面窄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有效的解决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因此,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二、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几个特点
1.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有的基本特点
(1)需要投入与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被视为学校人力资源的一种,为了使这种资源最大化或实现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要进行一定的投入,如发放工资和奖金、提供培训机会、提供住房等。所以说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在这方面是一样的。
(2)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不仅包括智力的教育,还包括体力、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责任是一样的,即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育对象都是学生。从教师职业对象看,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其他学科教师,他们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如果各学科教师不研究学生成长规律、不懂教育发展规律是很难促进学生发展的。
(4)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中影响学生。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师,他们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正是教师职业的这些特点,就要求教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学生。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能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能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2.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点
(1)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主。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是以脑力为主,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体育教学虽然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科学的发展体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准确示范要和精准的语言相互配合,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师一般不会采用身体示范的方法,所以体育教师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消耗的体力要多。
(2)教师与教学场所的匹配性较强。其他学科从事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包括实验室,而体育教学大部分是在操场上进行的,除阴雨天外,如果缺乏体育场地设施,即使水平再高的老师也不能正常教学。体育课本身有很多运动项目,多数体育场地具有很强的专一性不具有通用性,如田径场(含足球场) 一般只能用来田径、足球等项目的教学,游泳池只能用来游泳教学, 篮球场只能用来篮球教学等。因此, 体育教师与体育场地必须具有很强匹配性。
(3)着装的要求。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上体育课都要穿运动衣、运动鞋等,而其它学科在上课时就没有对着装进行要求(除舞蹈、拉丁等)。体育课上学生穿运动衣是对学生有一定好处的,因为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学生不仅要看,还要亲自参与其中,体会其中的运动乐趣。同样,体育教师也是一样。遵守教师着装要求,还可以避免体育课上运动损伤的发生。
(4)劳动量大。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老师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在露天的操场上上课,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拿支粉笔在室内上课的其他学科的教师要辛苦得多。所以,体育教师相比其他学科教师劳动量要大。
三、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的十大机制
1.竞争机制
由于受传统教师“身份制”和“终身制”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缺乏活力、死气沉沉,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竞争机制,培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竞争机制,体育教师通过平等竞争,择优上岗,由岗位决定职位、级别和各项经济补贴待遇,把高校体育教师全面推向体育教育市场。
2.激励机制
激励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方法,研究激励在高校体育教师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能有效激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高校体育管理部门的组织目标。高校体育教师相比其他学科教师,个性更强,管理上应更加人性化。对于一定有能力的体育教师,让他们独立负责一项工作,给他们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达到最限度的激励作用。另外,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得到尊重和认可的精神方面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管理者在激励时应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形式来满足其不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3.人才流动机制
高校体育教师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打破传统封闭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流动机制,即高校体育教师实行聘任制。体育教师聘任制的核心是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打破脱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称终身制。市场化的职务聘任包括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严格考核、契约管理等内容,而不受职称制的限制。
4.科研机制
高校体育教师应担当双重角色,一是教育者;二是研究者。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是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教师除了要认真负责的搞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应加强科研工作,高校体育科研机制的建立是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动力,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应和职称评聘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调动起体育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5.自律机制
开展技能、形体评比活动。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应把形体教学与语言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自身形体阻碍运动 ,就会影响示范动作的准确性、美观性。为此,要有形体和技能评比制度,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自觉健身,进行有效的形体训练,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充沛的体力、健美的形体,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维护体育教师职业的要求。
6.职后培训机制
当前制约我国高校教育落后于国外教育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国高校教师职后培训较少,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师。即使某些高校进行了职后培训也只是重形式,轻内容,很少注重质量。因此,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质量或者是为了高校体育教师以后更好的发展,高校必须建立职后培训机制,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校教育立足于世界。
7.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机制是高校教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体育教师的评价从目的上分为两类:一是发展性评价,二是奖惩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即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措施,也是发扬教学优势的有效途径。奖惩性评价是根据教师完成工作的情况和平时的表现所设立的一种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励教师努力工作。
8.学习机制
高校体育教师相比其他学科教师文化基础较差,特别是英语水平偏低,由于体育教师中不少是运动员出身,从小就参加运动训练,迫使他们放弃了部分文化课的学习,因此,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师文化知识的进步必须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弥补之前欠缺的文化基础知识。
9.监督机制
高校对体育教师进行放权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进行宏观的管理和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体育教师的备课、上课、教风等。监督的形式一般采用民主意见箱,并规定凡意见被学校采纳的要给与一定的奖励,这就使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很好的结合起来。
10.沟通机制
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都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但是高校体育教师还是体育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能否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看是否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机制,确保教学进度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