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2-04-29张福杰汪剑
张福杰 汪剑
摘要 自从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以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大江南北。笔者就电机与电力拖动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首先,课程改革必须以专业课程的重新构建为前提;其次,简化项目或任务实施中的繁琐步骤;最后防止盲从,也要避免一窝蜂跟进,各院校应因地制宜,逐步开展课程改革,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项目课程 行动导向课程 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在2006年11月16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各高职院校认真领会文件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陆续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大幕。高职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大江南北,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以便培养出具有专业核心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顺应学院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院先后聘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到学院作报告,使全院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的思路、具体的实施方法等,同时也通过专家教授了解很多兄弟院校的课程改革情况以及他们的成功案例,然后分批次对各个专业的部分课程进行改革。笔者作为电机与电力拖动的课程负责人,带领课程组参加了学院的首批课程改革。在经历了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标准研讨、项目确定、实施方案的制定、教学讲义、学生工作手册的编制以及教学设备的填补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从2009级开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实施了课改教学。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应用能力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也或多或少的具有了主动学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就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以冀求得专家及同行的思考与指导。
首先,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或学习领域,同时调整排课方式。无论是石伟平教授的项目课程的实践导向、任务引领,还是姜大源教授的行动导向课程,其实施的载体都是典型的项目,依据具体的任务达到课程目标。既然是专业岗位的真实项目,必然涉及该专业的诸多综合性知识,因此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专业课程是课改的前提。据笔者了解,很多高职院校都有单门课程进行课改的情况。单门课程进行课改的弊端诸多,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原来的课时严重不足,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兼顾,甚至是既没“做” 好,也没“学”好,就更谈不上“做中学,学中做”或者是“做中学,做中教”了。尤其是像“电机与电力拖动”这样的专业基础课,既有一定的岗位应用性,又有为后续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的服务性,课改实施中课时不足的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2)教师疲于项目(任务)实施,不堪重负。课改课程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教学资料、教学设备;课后还要完成很多后续的工作,例如实施报告的批改等;甚至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有时要把一个班分批上课,占用了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绝大部分参加课改的教师都在超负荷工作,这样长期下去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不利,也不会有太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先完成专业课程的重新构建,必然是课程的科目减少了,组建了教学团队,这样每门课程的教师人数相对增多,每个自然班可以分成两个教学班,既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能保证教学质量。
(3)课改课程的压力过重,而非课改课程讲解的多半是重复性的知识。课改课程要实施完整的项目(任务),必然要介绍很多专业综合知识,而专业课程又没有进行整合,前面的现象无法避免。
(4)课程改革的同时,学院的教学安排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排课。传统的排课方法都是每次课两个学时,而要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一般最少要4个学时。如果不能连续排课的话,不但造成学生思路、动作上的间断,而且还会由于占用实训场地、设备以及工具等原因而发生干扰其他班级、其他学科正常教学的情况。因此,项目教学的排课最好是4学时一次或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就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给予项目课程排课上的优先考虑。
其次,实施过程繁杂,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和预计的教学效果。无论是行动导向的课程还是项目课程,都是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或“做中学、做中教”以实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目标。这两种模式都是受到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尤其是德国“学习领域”的启发,实施方法上也与他们没有什么区别,每个项目(任务)都有完整的过程(步骤),其中包括计划讨论、评价(考核)环节。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授课班级平均人数(40人左右)远远高于国外班级的平均人数(20人甚至更少),这样实施中就会出现每个步骤占用的时间相对要长、各个步骤之间衔接不好,自然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的感触是:
(1)“讨论”的效果不佳。无论是“项目”还是“任务”,在具体实施之前都有“制定计划、讨论计划”这个步骤。笔者参加了很多的观摩教学,包括课改做得很不错的兄弟院校,发现这个环节很难做好。有两种现象居多:一是学生准备不足,一是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学生单方面讲解,很难实现全班或小组讨论。
(2)评价(考核)体系过于复杂。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的全面性,评价的内容又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评价。这样 “评价”必然要占去大量的时间,加之每个小组的人数多,这样容易导致课堂混乱的现象,甚至有的小组成员“滥竽充数”、蒙混过关;同时也会使理论知识不能及时被引入,错失“趁热打铁”的机会。
(3)繁杂的步骤使得技能训练的时间过长,而理论分析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学生的反映是“感觉理论知识没学什么”;教师的反映是学生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更谈不上什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甚至有教师担心高职教育向中职教育的方向发展。
最后,课程改革要因地制宜,防止盲从,也要避免一窝蜂跟进。自从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以来,各个院校都在积极推行课程改革,跟多学院都给其二级学院或者系部下达了课改的任务。每位教师都知道古今中外没有一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所有科目的课程教学,相反却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之说。项目课程也好,行动导向课程也罢,都适合于专业课的课程教学,有的学院也给基础课的老师下达课改的任务,这种一窝蜂跟进的做法有点类似于“大跃进”。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无论是项目课程还是行动导向课程,都根源于德国由“双元制”发展而来的“学习领域”。因为德国的职业教育称得上是国际楷模,我们应该吸取其成功的职业教学经验,但不是模仿,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国情。笔者曾参加“江苏省高校教师出国培训”,到德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关于职业教育的培训。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定向性很强,而且劳动法也确保了他们之后的职业生涯中跨行业转岗的可能性很小。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重申“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也就是要求高职毕业生既要具有特定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我们要借鉴德国的经验,而如何把必要、必需的理论知识融于技能训练当中,避免出现顾此失彼或相互脱节的现象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总之,专家们提出的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一线教师要充分理解专家们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多多探索,努力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各学院院情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地方的经济建设输送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姜大源.姜大源教授系列论述之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考.www.jxg ymy.com/cjb/news
[3] 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是问题与思路.教学与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