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工作研究
2012-04-29刁金
刁金
【摘 要】 文章以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工作会议及山西省电力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详细分析了电力公司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和信息化优化提升工作情况,总结经验,以有效推动公司财务集约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集约化; 深化应用
一、全面推进、协同攻坚,财务集约化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以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公司各单位、各部门协同作战,全面推进以“六统一、五集中”为主线的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于2010年12月顺利通过评审验收,受到国家电网公司验收组领导充分肯定,标志着公司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初步确立,财务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实现重大转型,财务集约化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公司着力推进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截至2011年6月,深化应用总体进度为58.4%,比国家电网公司平均进度54.1%高4.3个百分点,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排名11位。其中:完善财务标准体系25%,会计集中核算73%,资金集中管理97%,资本集中运作56%,预算集约调控64%,风险在线监控63%,工程财务管理50%,财税筹划管理75%,电价集约化管理57%。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六统一”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1.统一会计政策方面,系统梳理经济业务,归类会计政策,着手编制财务应用操作手册,规范各类经济业务的财务处理方法,范围涵盖成熟套装软件、财务管控系统、员工报销系统及协同平台,并根据业务类型延伸到业务前端,实现了全公司同类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同质可比。2.统一会计科目方面,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结合公司实际,补充细化5202条,并分别在财务管控系统和成熟套装软件中进行配置,确保了在系统中的同步应用。3.统一信息标准方面,第一批主数据规范工作圆满完成并上线运行,内容涵盖会计科目、原因代码、资产分类、账户组四大类,同时规范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57个主数据的编码规则,基本实现了财务信息统一规范、有机衔接。4.统一成本标准方面,细化出台电网检修运维项目、其他运营费用、辅助建筑物大修项目的标准成本手册,建立典型项目作业模型,完善标准作业库,统一成本标准2 652项,并在预算编制、调整中全面应用,基本建成了标准成本体系。5.统一业务流程方面,统一梳理各类财务管理流程,在成熟套装软件中固化工程项目等112个,在财务管控中配置现金流预算等19个。6.统一组织体系方面,全面理顺各级会计机构并制定岗位职责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指导意见提出了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调整方案,并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批准,为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集中核算和“一键式”报表初步实现
1.集中核算全面部署。克服“一长两多”困难,高效完成账务集中部署,搭建以成熟套装软件为主、财务管控模块为辅的财务应用系统,实现公司系统402个会计主体全覆盖、财务数据全面集中,具备了穿透查询任意会计主体的账、证、表功能。加大创新力度,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实现损益结转三级联动、按利润中心开关账,破解了一级公司代码下多层级管理的难题。2.内部交易实现协同抵销。通过凭证分割、集中报账、集团对账和协同平台,开发协同单据16类,完成系统内购售电、输电、委托运行、委托大修、内部资金缴拨在线确认和凭证协同,解决了内部抵销对账繁杂的困扰。3.“一键式报表”全面使用。通过集中部署各主体账务数据,统一取数规则、协同抵销,直接合并生成“一键式”报表,为财务信息的高效传递、透明监管、智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1.财务应用取得实效。建立健全信息标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成熟套装软件与财务管控融合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凭证双向传递和网间购售电业务在成熟套装软件、财务管控、协同平台之间的实时协同。开发数据仓库和高级分析功能,实时展现主要经营指标和分析指标,增强了财务对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2.财务主数据、资产信息同步规范。建立物资与设备、资产目录的对应关系,实现与生产管理系统(PMIS)、成熟套装软件(SAP)的集成。截至2011年6月,公司设备资产对应率从年初的79%提高到88%。实现物资在ERP系统内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保证了物资盘盈、盘亏,废旧材料入库、处置等信息实时集成。3.财务与业务集成全面突破。基本实现财务与基建、生产、物资、人资等业务的集成应用,初步建成集团级的一体化财务工作平台,实现了财务信息高度集中、核算在线处理、业务协调融合,公司财务管控水平明显提高。
(四)资金集团管控体系全部建成
1.集团账户体系全面构建。在持续开展账户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建成以工、农、建行为主体的三级集团账户管控体系,成功搭建集团二级账户3个、三级账户186个。拓宽管控范围,将子公司项目部及临时性账户全部挂接集团账户,规范基本账户开设,严格实施资金监控,财务风险大大降低。2.资金归集路径进一步优化。完善电费两级归集体系,实现电费资金按日归集和经费账户“零余额”管理;在交通银行试点电费自动批量归集,资金归集率提高到99.86%,资金归集效率显著提升。3.统一结算和集中支付稳步推进。运用中电财内部清算平台,开展内部资金划转,实现了对地调电厂购电费、财产保险费、集中招标物资、220千伏工程项目支出等50万元以上大额资金的集中支付。4.优化融资方式效益明显。加大对子公司的融资管控力度,融资计划覆盖率达到100%。通过与中电财、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签订《循环贷款协议》,采取延迟融资、借短还长、以债换贷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2011上半年共节约利息支出3 600万元。
(五)资本集中运作成效明显
1.拓宽资产清查范围。在完成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输配电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输配电资产、电源项目接网、清洁能源送出、跨区资产、电气化铁路专项供电资产、表计、农网资产等进行了全面清查。2.深化资产精益化管理。修订完善固定资产目录及代码标准,初步建立资产与设备对应关系,实现资产信息在PM、AM、PMIS三方实时联动,解决了长期以来价值与实物分割管理、前清后乱的问题,为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对公司系统所属单位3 486台机动车辆进行统一投保,保险费成本降低9%。3.清理对外担保效果显著。结合电力体制改革遗留问题处置、主多分开资产整合等重点工作,加大沟通协调力度,解除转移担保责任达19.08亿元,公司经营风险大幅降低。
(六)预算集约调控能力持续增强
1.预算管控科学合理。全面执行“两下两上”预算编制流程,通过成熟套装软件与财务管控集成,实现了业务预算、财务预算、项目预算、作业预算、现金流预算的闭环控制。2.项目预算实时联动。全面实施项目储备库管理,确立“三上三下”项目评审流程,将项目储备与标准成本有机结合,实施“规划库、储备库、作业库、价格库、物料库”的“五库合一”管理,实现了由规划到物资采购的全过程预算管理。3.现金流预算全面实施。以业务需求为起点,细化资金属性,规范管理流程,保证了业务、项目预算与现金预算之间的“紧耦合”,完成现金流预算和资金支付系统在省公司153个会计主体的部署,月度现金流预算管理覆盖率达100%。4.预算项目全部在线监控。在ERP系统中,通过WBS对大修、技改和基建项目进行控制,通过基金模块对各单位日常运维费用进行控制,通过内部订单对专项费用进行控制,有效增强了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七)基建财务管理取得新进展
1.完成以前年度“已完未决”工程决算。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明确措施,清理完成“已完未决”工程竣工决算836项,竣工决算完成投资165.22亿元,为基建财务管理集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工程实现辅助转资。细化项目WBS架构,优化工程成本分摊规则,确保了工程项目实际执行和ERP信息、项目辅助转资和PMIS系统的联动。3.项目过程控制显著增强。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积极参与可研估算、招标、概算审查以及工程验收、竣工结算审核,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疑难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对项目的管控能力,为降低工程成本造价、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奠定了基础。4.工程项目后评价初步建立。完善出台工程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对选定的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工程项目进行动态分析,开展经济效益后评价工作,为提高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作出了努力。
(八)电价政策争取实现新突破
1.电价调整成效显著。在外部形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合理引导、努力争取,充分利用原1分钱电源基地建设基金空间,争取利用电价空间2厘钱疏导电网电价矛盾,并争取基金并入电价,弥补了国家政策导致的垫付电费成本缺口;通过“事前疏导”脱硝电价和规范垃圾发电上网电价等措施,提高公司获利能力,为公司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规范向京津唐和河北南网外送电结算电价机制,提高了公司外送电合理收益。利用原地方电力建设基金空间,妥善处理了煤层气发电上网电价补贴问题,为疏导电网电价矛盾腾出了电价空间。2.自备电厂结算模式实现转型调整。通过与相关企业协商,积极向价格主管部门汇报,实现太钢自备电厂试点“先上网、再销售”结算模式,为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条件。积极向政府汇报沟通,小电厂并网和电价批复手续不断完善,有效化解了公司经营风险。3.农电财务集约化深入推进。制定下发《农电财务集约化管理办法》,实施农维费全面预算管理,自主开发并在全省推广农电财务管控系统,试点开发农电固定资产可视化管理系统,农电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管控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农电财务历史遗留问题集中调查清理,进一步夯实了农电财务管理基础,有效化解了农电财务风险。
(九)在线监控、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1.风险在线监控实现创新。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开发“财务风险管控系统”,实现了对重要财务指标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在线预警和超前防控。修订完善59项财务制度,并将282项财务规章制度及关联制度全部纳入“财务管控知识库”管理。将“九个一”原则引入财务风险防范,开展财务风险防控课题研究,全面梳理公司近五年来接受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完善“财务稽核规则库”和“财务风险案例库”,公司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试点开展财务在线稽核并逐步推广应用,风险在线监控水平明显提高。2.管理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完成财务管控模块与SAP人资模块集成联动,实现财会人员信息在线管理和动态维护。举办公司系统所有财会人员参加的财务集约化“千人大培训”,搭建SG186财务考试平台,加快建设具备“五种能力”的“三专”财会队伍,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总体上看,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富有成效,财务管理的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精益化水平逐步提高,财务与前端业务管理迈入纵向集约、横向融合的新阶段,价值链与业务链初步实现协同运作,公司经济效益和价值创造能力明显提升。
二、深化应用、实时管控,全面提升财务集约化水平
当前,公司经营总体呈现良好态势,财务集约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同时也要看到,持续深入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水平还面临诸多挑战和艰巨任务。1.从外部环境看,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通胀压力持续加大,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4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信贷规模,公司融资成本持续攀升,融资压力明显加大;煤电价格矛盾依然突出,发电企业经营困难,公司电价工作压力巨大;主辅分离、主多分开改革正在进行,各种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财务工作面临许多困难。2.从国家电网公司看,刘振亚总经理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要进一步增加宽度、高度、深度和细度,要站在公司全局角度来思考和实施财务管理”。特别是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电网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财务保障能力;“五大”体系建设将带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经济关系、管控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公司发展迈入新的创新突破期,需要进一步深化集约化管理,提高财务的支持服务和引领管控能力。3.从公司内部看,张建坤总经理在年中工作会议上针对深化“两个转变”进入关键阶段、各项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开创性的新形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要在关键时期发挥核心作用,要以开放思想、改革创新,力行实践、实事求是,谋取幸福、以人为本的精神,提振员工士气,共谋幸福发展。这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率先垂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公司上下提振精神、激发活力、幸福起航的巨大精神动力,为公司财务系统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加快推进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省公司财务集约化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集成难。省公司一体化信息平台虽然基本建成,但要真正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融合、实现由信息集成到管理集成的转变还有一定差距。部门间的运行秩序、管理界面、职能定位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共同努力解决。二是流程优化任务重。财务集约化离不开信息化支撑,信息化要靠流程化予以保证。在省公司深化应用的推进过程中,流程梳理、规范统一、融合衔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工作常态化难。上线成功不等于成功上线,把集约化各项成果转化为日常工作,真正达到实用化、常态化,还需要持续努力。原有的工作方式、惯性思维还不适应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影响财务集约化顺利推进。
面对新挑战、新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下一阶段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的目标,开放思想、力行实践,促进业务纵向集约、横向融合,信息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推动实用化、常态化,提高财务管控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增强执行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现代化管理水平。
深化应用是要拓展集约化管控范围,横向上将工程财务、电价、财税等工作纳入集约化管理,纵向上将集约化管理体系全面部署到各层级单位,实现对财务业务和管理口径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六统一”政策标准体系,推行基建标准成本管理,扩大资金集中范围,进一步压缩产权级次,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升财务控制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功能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强化业务融合与信息集成,增强各类前端业务信息向财务系统自动传递、自动生成的功能,实现“一键式”报表常态化应用,推动财务与业务标准化、一体化运作。实时管控是要依托一体化信息平台和在线稽核手段,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动态监控经营运行,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异常情况;通过网上查证、跟踪分析、在线诊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预警,并按照协同监督机制的要求,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升风险预测预警和实时防控能力。精益高效是要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强化预算精益管控,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精益管理,推进财务信息化深化应用,提升财务的决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能力。
围绕上述要求,主要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六统一”政策标准体系,全面夯实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基础
一是继续统一会计政策,继续完善财务业务规范,发布财务业务操作规则,统一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标准,结合省公司实际统一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费、职工困难补助等福利性支出的会计政策标准。运用公司会计政策管控平台,动态发布、更新会计政策,实时展现公司系统所有涉及的会计政策以及各单位应用情况,实现会计政策变更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同时建立会计政策跟踪督导机制,强化会计政策管控力度,确保会计政策的发布、监控、分析、预警全面应用。二是不断优化统一业务流程,继续梳理与财务相关的跨专业流程,重点关注财务与规划、基建、生产、运行和营销的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流程标准,搭建统一的流程管理平台,实现在财务信息系统的固化应用。三是规范信息标准,建立和完善标准主数据库,为集团对账、税收管理、资金支付奠定基础。同时,着力做好财务主数据标准、业务流程标准、财务与业务集成等标准的推广实施,以标准化促进和巩固业务集成。四是完善标准成本,进一步深化应用标准成本,拓展标准成本的管控范围,实现成本标准与管理实际的有序互动、无缝衔接。完善省公司电网检修运维项目标准成本,特别是建立和健全配网检修运维项目的标准作业库,进一步优化辅助建筑物项目标准成本,提升其他运营管理费用标准与各单位管理实际执行间的融合度,探索研究制定智能电度表轮换、高损台区治理等项目标准成本。五是优化财务组织体系,要尽快将财务人员定岗定编方案落实到位,做好人员的调整、充实工作,确保统一组织体系的落实。
(二)进一步深化会计集中核算,持续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
一是以SAP和财务管控模块为业务处理平台,以《山西省电力公司财务应用操作手册》为依据,梳理所有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及流程,确定业务集成方式,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并全部固化到财务应用系统中,指导日常实务操作,做到全部业务凭证由前端业务发起,会计凭证全面集成。二是深化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应用,进一步完善交易、营销、经法等各类业务信息与会计核算信息、银行支付信息的实时衔接,确保财务信息全部来源于业务处理环节,并能追溯至业务前端;在财务业务流程标准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跨单位财务业务协同处理规范,逐步推进业务信息在前端业务系统的协同处理。三是深化集团报表应用,完善系统内单位关联业务协同部署,不断拓展内部对账业务,通过自动合并抵销,公司直接取数,由账到表“一键式”生成各级会计主体的会计报表和决算报表,实现对所属单位财务决算报表的在线审核。四是提高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开发财务分析和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实时反映。建立科学多维的财务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完善辅助决策分析平台,充分发挥集成业务数据优势,拓展实时分析功能,开展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将财务数据转化为决策信息,实现数据输出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层级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三)进一步深化预算集约调控的深度和广度,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一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预算管控力。加强财务预算管控模块与综合计划、项目预算、电力交易、人资管控、经法系统间的集成,优化预算编制平台,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有效衔接,业务信息与财务控制有效融合,突出预算对经济活动事项的统筹调控,发挥全面预算的综合平衡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各专业项目储备制度,优化“五库合一”系统,充实入库项目,拓展可研深度,严格评审标准,确保入库项目规模适度、评级科学;优化项目储备管理系统、财务管控系统、成熟套装软件、综合计划系统间的集成平台,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预算管控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标准成本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方面的应用,依托一体化信息平台,大力推行作业成本管理,动态优化成本分类和支出标准,扩大标准覆盖面,提升成本管理精益化水平。四是深化月度现金流预算管理,提高月度现金流预算与业务预算的集成度,提升执行准确率,增强对融资计划的支持能力,确保月度现金流预算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编制科学、执行到位。五是强化预算分析与考核,加强业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提高业务预算执行效率,优化预算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偏差考核制度,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和适应性,确保各项预算指标落实到位。
(四)进一步深化资金集中管理,提升运作效益
一是继续优化集团账户体系,进一步将邮储银行等纳入资金归集合作范围,推动电费集团账户归集由按日归集转变为实时归集,积极与商业银行协调加快解决集团账户对账单优化、余额快捷查询和银企互联问题,规范银行电费手续费标准。二是深化资金集中支付与统一结算,优化集中支付管理流程,完善支付系统功能,推进集中支付与现金流预算的有机衔接。积极协调中电财,优化结算平台,逐步开展对外结算电子支付,同时将已支付信息反馈经法系统。三是进一步拓展资金监控体系建设,增加实时监控业务存量、流量、结构等信息,提升资金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健全账户异动预警机制,实施大额资金动态监控,努力防范资金风险。四是继续完善票据管理,拓展管控范围,集成营销系统承兑汇票信息,实现应收、应付票据全过程管理。五是积极应对国家金融政策变化,加强公司资金的统筹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科学合理调配,保障公司经营的资金需求。
(五)进一步深化资本集中运作,夯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基础
一是持续推进股权投资清理整合,优化产权结构,完善各项管理规范,实现资本结构配置合理、运作规范、精益高效。二是在资产、设备与标准作业关联的基础上,通过对资产维修费用的分析,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最小成本测算,为降低资产运营成本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做好用户资产、农维费资产接收工作,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开展专题研究,分析评估存在的风险,完成用户资产、农维费资产接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四是有序规范做好主辅分离财务资产移交、地市层面主多分开、多经资产收购整合工作。五是全面完成各电压等级固定资产清查和资产价值拆分工作,深化资产与设备联动管理,统一系统实现方式,通过多口径查询和指标数据采集,建立全口径覆盖、全过程管控、流程顺畅的资产全寿命价值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益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六)进一步深化基建财务管理,拓展管控范围
一是积极推行基建全过程财务管理,以项目储备库应用为基础,推行基建标准成本管理,优化工程结算、决算及业务审批流程,以ERP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推动工程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以工程竣工决算审核为着力点,强化工程“两算”管理,全面规范工程竣工决算审核内容,细化工程财务过程管理,加大对工程项目的全面系统分析力度,努力降低工程成本造价,提高工程竣工决算质量。三是紧紧围绕资金拨付、资产形成等价值管理活动,合理划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边界,推动基建财务管理职能向工程效益评估、关键风险点的监督和防控转变。四是推行基建标准成本,全面应用基建辅助转资系统,提高工程竣工决算和转增资产的及时性、准确性。五是做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全力配合中央预算内工程项目各项检查,防范工程财务风险。
(七)进一步深化政策研究,积极争取电价财税政策
一是把握电价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相关问题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政策。完善特殊电价政策制定和执行,重点跟踪标杆电价的制定和执行、电动汽车等智能电网项目电价测算和政策制定,完善跨区外送电价机制。积极争取居民住宅小区配套电网收费政策在全省推广,不断拓宽资金来源。全力做好调整电价的执行工作,确保电价执行到位。二是加快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实现用户资产接收规范有序。密切关注各类支出相关增值税发票的收取、流转、认证工作,实时测算抵扣额与预征额匹配度,确保增值税预征率在合理范围内动态平衡。三是深化电价管控系统应用,提高电价前端集成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通过业务信息的双向集成,实现购售电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过程控制,完善数据日常维护流程和信息监测功能,强化电价政策执行监督和风险预警能力。四是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建立健全税收管理体系,全面夯实财税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特殊经济业务涉税研究,规范业务发票取得、纳税申报等环节业务流程和管理标准,有效控制纳税业务风险。加强纳税分析、筹划,建立公司重大经济事项财税管理提前介入、动态跟踪及后评估机制,使公司税收管理风险可控、在控。
(八)进一步深化风险在线监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深化财务在线稽核应用,建立在线财务稽核常态机制,动态优化稽核规则体系,落实业务前端的部门责任,提升在线稽核实用化程度。二是全面应用风险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财务风险管控系统功能,完善预警指标体系,深度分析异常指标,切实发挥财务风险管控系统的预警作用,提升公司风险防范水平。三是建立财务评价平台,以财务管理定性评价考评内容为核心,以财务评价平台为载体,动态选树专业标杆,总结各层级典型管理经验,各单位通过横向比较开展管理对标,通过纵向比较开展业绩比对,带动和促进公司系统财务管理水平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四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分专业建立完善风险案例库和内部控制手册,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标准化、常态化,有效化解、降低公司各类重大风险。五是建立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形成事前报告、事中监控、事后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六是组织完成公司OA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知识库的接口开发,实现OA系统财务制度在管控知识库的自动发布。组织开展好省公司财务集约化协同技术技能比武竞赛、省公司调考以及国网公司调考工作,促进财会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九)进一步深化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取得实效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务集约化领导机构要继续发挥好组织协调职能,一把手要继续关心支持财务集约化工作,分管领导要始终把财务集约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心无旁骛、履职思成,确保各项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有效执行。二是要狠抓责任落实。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公司“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和“财务信息化优化提升”两个实施细则及重点工作里程碑计划要求,深刻领会、狠抓落实,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公司将根据两个细则明确的量化考评办法,按月度通报进展情况。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集成。重点是要把业务集成中流程优化的信息标准、集成规范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信息系统中,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线上线下界限分明。形成按标准办事、按流程运行的习惯,确保前端业务信息到财务信息的无障碍流转和逆向追溯,坚决防止业务集成执行不规范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做好依法从严治企财务督查工作
坚持依法从严治企,是公司幸福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把依法治企理念贯穿公司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认真执行、严格遵守各项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经营管理的规范性。
各单位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和规范财务管理,狠抓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及时消除了许多隐患,为公司依法经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内部控制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公司加强财务管控、深化依法从严治企的任务依然繁重。
(一)正确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依法从严治企、加强财务管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全面分析公司所处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发展阶段,依法从严治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1.从社会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多发,而且很容易交织、扩散和激化。当前,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越来越严格,如果在多种经营、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用工管理等方面不依法合规办事,必然会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不仅严重干扰公司全局工作、损害企业形象,而且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2.从内部管理看,我们在依法治企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按社会要求来衡量,目前公司系统“发热点”、“出血点”、“风险点”仍然很多,各种“自转”现象和“习惯性违章”依然普遍存在,各种突破“红线”和“底线”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很容易与社会矛盾产生叠加放大效应,从而给公司安全健康发展带来重大隐患和风险。因此,依法从严治企必须常抓不懈,始终贯穿公司改革发展的全过程。3.从舆论环境看,公司作为自然垄断企业,社会公众高度关注。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当前舆论监督更加立体化、多样化、实时化,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公务用车、住房、职工薪酬福利、持股分红、公务接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即便是个案、特例,也往往容易被炒作、渲染,甚至演化成社会公共事件。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公司进一步加强财务管控、提升依法从严治企水平提出了紧迫要求。
“十二五”是电网发展与公司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机遇期。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当前公司经营管理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例如有的单位财务支出标准控制不严,存在超标准购置公务用车、超标准接待等情况,存在成本入账不及时,电价执行不到位,福利费开支不规范,主业与多经、集体企业相互无偿占用资产或资金,大修资金与科技费用中列支资本性支出等情况,这些问题给公司经营埋下了风险隐患。
从最近财务督查组抽查汇报的情况看,公司系统“发热点”、“出血点”仍然很多,有的单位资金收支管理存在漏洞,收入不入账甚至公款私存;有的单位支出报销审批不严、物资出入库手续不实、财务监管不到位等;有的单位对业务监管不严,存在违反决策程序擅自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不规范、虚列工程支出、工程成本超概算、电力交易组织不严谨、信息不透明等情况;有的单位过紧日子的思想和成本意识比较淡薄,存在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处理,隐患、“病灶”不干净彻底地予以消除,非常容易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在公司内部形成不良效应,影响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不管发生在哪个环节,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上,都与财务工作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依法从严治企理念,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以提高全员依法办事能力为基础,以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核心,以严肃财经纪律、协同监督为手段,不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为公司实现晋级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认真开展财务督查,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公司长治久安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公司启动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和规范财务管理”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进一步部署了依法从严治企工作。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会议上,明确要求全面开展加强经营管理专项财务督查,本次财务督查时间跨度为2008至2010三个会计年度。督查重点内容包括收入管理、成本费用、资金管理、债权债务、投资和产权管理、税收管理、工程建设、营销管理、电力交易等九个方面。公司于2011年6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开展财务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在前期开展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和规范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督查提纲全面开展加强经营管理财务督查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彻底解决当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三)建立健全财务督查长效机制,强化执行和协调,不断提高依法从严治企水平
在财务督查专项治理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督查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巩固专项治理成果,确保问题不反弹、工作不反复,要举一反三、防微杜渐,确保公司经营规范有序。1.要在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财务管控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准绳。各单位要以制度建设作为强化和规范财务管理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要结合自查自纠,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将内部控制的风险点、控制措施、控制方式、岗位责任等落实到各项制度中,及时填补制度空白和漏洞,确保制度的完整性;要加强各专业、各领域内控制度的衔接,提高制度的系统性;要进一步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加强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增强管控能力,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2.要借助财务集约化和信息化手段,持续增强风险实时防控能力。会计集中核算、财务在线稽核,为集中、实时防控经营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上到下建立健全各类经济活动的层层穿透查询、实时监控、在线分析工作机制,实现财务信息高效集中、实时共享,实现财务与业务信息无障碍传递、追溯和共享。要将公司系统所有银行账户、资金收付、账务信息纳入全天候不间断监控范围,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诊断报告机制,做到“存在风险能及时预警、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3.要健全联合监督检查机制,着力提高监督检查的有效性。要全面加强财务与审计、监察、法律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完善财务、审计、监察、法律联席制度,充分发挥协同监督的作用,促进各监督部门职能互补,形成监管合力,构建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联合监督体系,确保公司健康、幸福发展。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问题易发、多发区域的日常审计监督,重视审计成果转化,完善案例培训成果转化机制。结合效能监察,加强对“小金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实现治理工作常态化。要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福利费用等管理,强化对前端业务的财务监管,增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管控穿透力,严防各领域、各层级、各环节的财务风险。公司各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在加强内部监督检查中都承担着相应的职能。业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各自专业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审核监督,把好关、负好责。财务、审计、法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充分行使监督职能,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监督检查。使监督检查常态化,共同构筑公司发展的安全防线。4.要不断强化执行力建设,切实增强依法理财、规范经营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做到依法从严治企,执行力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点解决思想上“松”、行动上“散”、管理上“软”的问题。公司作为中央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对社会环境变化不了解、不适应,对违法违纪违章言行习以为常、听之任之,不正视矛盾,不主动解决问题,不严抓严管、一抓到底,依法治企工作就难以搞好。公司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责任央企的标准要求自己,切实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重诚信、讲原则、守纪律,执行不讲条件、落实不打折扣,原则问题不让步、不妥协、不商量、不变通。
开展专项财务督查是公司确定的重点工作,“一把手”和分管财务的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组织,不折不扣地把专项督查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近两年来的财务集约化工作,使我们的财会队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深化应用和专项督查工作中更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顽强、品质出色、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精诚团结的优秀财会队伍。全体财会干部都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的坚定性,不断增强规范经营、依法理财、照章办事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恪尽职守、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主动性,在干事创业中不断锻炼意志、磨练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水平,充分展现财会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