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叶圣陶
2012-04-29杨斌
杨斌
摘要:叶圣陶教育思想,存在着三种来自不同方向的“遮蔽”,这种“遮蔽”事实上影响了人们对其内涵、价值和意义的认读。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总纲,即“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从而形成自己的素质教育观、教学哲学观、学生主体观、全面发展观、语文教育观、师表风范观。清晰辨认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历史方位,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为人生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0055-04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文化史册上的叶圣陶,无疑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作为一位教育家,叶圣陶,却同时也是一个被深度“遮蔽”了的符号。换言之,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还远未为人们所揭示、认识。
一、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三重“遮蔽”
对叶圣陶教育的“遮蔽”,至少有三重。
其一,是来自叶圣陶自身多方面成就的“遮蔽”。
叶圣陶是著名文学家。1921年1月,曾参与发起成立“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并以《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一批文学力作享誉文坛。他是著名编辑家。1923年到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声誉鹊起。是茅盾、巴金、丁玲等众多著名作家处女作的“助产婆”。他也是著名出版家。曾长期主持开明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杂志以及深受欢迎的国语(语文)教材。一系列卓尔不凡的业绩,成就了叶圣陶,同时也遮蔽了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叶圣陶。检索有关叶圣陶研究的文献,你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对叶圣陶文学以及出版成就的评论,从20年代起即已见于报端,而且不绝如缕汗牛充栋;而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研究文章却寥若晨星。1974年,香港《良友之声》发表一篇题为《教育家叶圣陶》的文章,这是研究教育家叶圣陶见诸史料的最早的文字,此后便寂然无声[1]。1980年代中期,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曾经一度形成热潮,但是,因为多停留在学科教学层面,缺乏对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的整体把握和本原探究,因此,并未深入持久,并且容易流于表面甚或片面。一直到1990年代,国内学术界才陆续有一些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问世。质言之,叶圣陶文学、编辑和出版事业的成就,的确部分地“遮蔽”了其教育思想的巨大光芒。
其二,是源于叶圣陶教育著作风格和体式的“遮蔽”。
按照叶圣陶自己的说法,“编辑出版工作是教育工作”,文学也是教育。如果这样算来,叶圣陶25卷皇皇巨著都没有离开教育范畴。撇开这层意思不说,仅就叶圣陶专门论述教育的著述而言,叶圣陶教育著作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如有些论者所说“不追求教科书式的静态的理论体系构建”[2],而是始终紧贴教育教学实践的土壤,及时而敏锐地回答和探索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是为构建体系而著,而是为回应现实而写。就体式而言,没有高头讲章,而是不拘一格,论述、谈话、书信、随笔,应有尽有;就语言而言,不追求名词概念,而是如话家常,用语平实、朴素、简单、明了。这种朴素平实的体式和风格,丝毫也不影响其教育思想的深邃和教育智慧的圆融,但是,对于一些习惯于“以貌取人”思维的人来说,叶圣陶教育思想,似乎还缺少了点思想理论应该有的“架势”,譬如宏大体系,譬如满纸术语等等。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点,是囿于历史条件的时代的“遮蔽”。
20世纪中国社会风云激荡,波澜壮阔。叶圣陶积极投身时代洪流,以深厚国学根底、广阔文化视野和现代教育理念,躬身从事文化教育工作70余载,深思慎取,博采众长,总结、提炼和积淀出丰厚珍贵的教育思想。时代成就了叶圣陶,时代也“遮蔽”了叶圣陶。和20世纪社会风云胶着在一起的中国教育,潮起潮落,波谲云诡,这种复杂语境事实上也影响了人们对现当代杰出教育家的准确判定和评价,整个20世纪,时代都没有顾得上把它的焦距对准教育家这一特殊的群体,当然也包括叶圣陶。被人们忘却的不止是一个叶圣陶,寂寞的是一个教育家群体。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陶行知,那些风云一时的名字,有几人的教育思想被人们真正认真地研究并付诸实践?这是时代的隔膜和疏忽。当真正的教育家被人们冷落,当教育家们的思想和智慧为人们所慢怠,种种“伪教育”、“反教育”现象纷至沓来就是一种无法逃脱的宿命。
于是,对叶圣陶的误读几乎成为必然!
二、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遮蔽”与“去蔽”,“误读”与“还原”,“湮没”与“发现”,是人类认识史上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当人们有一天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自己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而急切地寻找教育原点的时候,于是,人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教育大师,投向那些经过岁月淘洗积淀下来的教育经典。
那么,教育家叶圣陶究竟向人们言说了什么?叶圣陶教育思想究竟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逻辑力量和理论魅力呢?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总纲,即“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中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这是叶圣陶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一个世纪前,刚走上教坛不久的叶圣陶就多次著文疾呼:“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3]“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4]后来又多次提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现代教育的最后目标在养成一个个的自由人,在建立一个民主的自由社会。”[5]正是这一着眼于人、人生和人的发展思想,使叶圣陶教育思想根本区别于传统教育观念,从而获得了鲜明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跃上了20世纪那个时代的思想潮头。从这一总纲出发,叶圣陶在知识与生活、学科教学与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师师表风范、现代语文课程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领域,提出了诸多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思想观点,其要旨可概括为如下七点:
(一)“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的教育本质观;
(二)“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的素质教育观;
(三)“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哲学观;
(四)“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的学生主体观;
(五)“德育总跟智育、体育结合在一起”的全面发展观;
(六)“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应付生活的工具”的语文教育观;
(七)“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的师表风范观。
必须着重说明的是,以上诸观点虽取自叶氏本人语录,但绝不只是支离破碎寻章摘句的只言片语。这些观点,有的萌生甚早,贯穿其70年教育生涯的漫长过程,如“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的教育本质观;有的在实践中产生思想感悟,然后逐步完善、深化和升华,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哲学观;有的则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因不同背景环境而有所侧重,如“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应付生活的工具”的语文教育观;即使如“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的学生主体观,因受吕叔湘“教育像农业而不像工业”比喻的启发提出,但其实尊重孩子、解放儿童的观念也是其一贯思想。总之,这些观点是叶圣陶长期思考、孕育和积淀的结晶,也如珍珠般反复不断地闪烁于叶圣陶的浩瀚的教育文字之中[6]。诚然,叶圣陶无意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丰富、广阔和深刻的教育智慧,事实上支撑起一座素朴谨严而不失恢宏气度的教育思想大厦;叶圣陶的名字,因此而毫无愧色地跻身于中外著名教育家的行列。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民族性、创新性。
叶圣陶从不做“学究式”的概念推演和“书斋式”的坐而论道,而是深入植根中国教育实践的土壤,始终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学履历,从教学活动到编辑出版多种深受欢迎的教科书和中学生课外读物,从学校微观教改到关注全局教育问题,70年的教育生涯,使叶圣陶对教育教学获得了一般人难以比拟的丰富实践体验。问题就是课题,挑战就是机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和不断回应,也成就了叶圣陶教育思想可贵的实践性品格。
叶圣陶的教育教学思考,以代表中国传统教育根本的语文教育为丰厚基础,以自身深厚的国学素养为坚实依托,以丰富的汉语文学创作体验为经验源泉,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导,其形成的教育思想包孕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图景和现代文化底蕴,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幼时苦读经典的五年,为叶圣陶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几十年的语文教育经历再加上其他教育家极少具有的文学创作成功体验,使叶圣陶对汉语文特点和规律,有着极其深刻的把握和领悟。这种对具体某一学科的把握和领悟,和叶圣陶对整个教育的宏观思考,彼此交替,相互升华,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我们似乎很难说清其实也无须说清,是叶圣陶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影响和决定了他的语文教育观念,还是他丰富的语文体验奠立了其教育思想的坚实基石。无可置辩的是,叶圣陶对语文乃至教育许多关键问题的认识,对祖国教育传统和西方现代教育思潮,始终是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放胆“拿来”,植根本土,民族性因而成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一种底色;而他的汉语创作体验和语文教育实践,无疑使这种底色更为丰厚而鲜明。
叶圣陶教育生涯发轫于民国肇造;其教育思想萌生于五四新文化浪潮,形成于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发展深化,八十年代臻于完善。终其一生,叶圣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顺应现实社会变革要求,不懈地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文化和外国教育思潮、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革新,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改革创新的生命活力。叶圣陶从登上教育舞台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革除旧式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在甪直,叶圣陶和志同道合的几位朋友,意气风发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做了中国教育史上从没有过的事”,上演了一出有声有色的“为人生而教育”的教育改革活剧。翻开叶圣陶教育篇章,教育改革、教育改造、教育变革之类的字眼俯拾即是,贯穿始终,晚年的叶圣陶借吕叔湘关于“教育更像农业而不像工业”的比喻,提出“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的著名论断,尊重个性,凸显主体,包孕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宝贵思想。变革与创新是叶圣陶教育思想一以贯之的主旋律。
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我国社会改革和教育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现代教育思想,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三、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历史方位
高度决定视野。也许,变换观察视角,我们会更加清晰地判定叶圣陶以及20世纪(主要是上半叶)那批教育家群体的历史方位,也会更加准确地认识他们的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
自1840年锁闭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之后,中国就进入了如史学家所说的“惊涛骇浪的历史三峡”(唐德刚语)。亡国灭种的危机,使得那一代教育家的教育思考和实践,无不和救亡图存的社会改革理想联系在一起。叶圣陶也是这样。他所接受的主要教育是中学五年的新式教育。中学毕业时,叶圣陶即在日记中认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此身定当从事于社会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7]从踏上教育舞台初期,就主动自觉地应和着现代文化运动、社会改革思潮的节拍和旋律。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使叶圣陶在长期的教育思考和实践中,不断冲破封建教育的思想罗网,积极汲取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精华,艰辛探索一条适应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培养之路。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对封建传统教育思想的叛逆,具有鲜明的科学民主意识,划清了封建传统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的界限,也因此获得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品质。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这种现代属性,是我们理解叶圣陶以及那一辈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总钥匙。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艰难曲折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已经并且还会继续遇到叶圣陶当年奋力抵抗的种种问题,如陈腐落后的“臣民意识”、“利禄主义”、“知识本位”、“瓶子观点”等等。正因为此,叶圣陶及叶圣陶们的教育思想价值非但不会过时,常常有时候,他们思想的高贵雍容还会和教育现实的寒伧鄙陋构成一种紧张,一种对峙,以至有时候我们不清楚到底是先贤们走得太远太过浪漫,还是我们的教育太过现实太过功利或者干脆就是在原地踏步甚或退步?
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恰恰在于:一方面,叶圣陶教育思想因其深刻的现代性被有些人认为是超越现实,是难以企及的理想和浪漫;另一方面,因为近些年社会转型的急剧加快,大量西方教育思潮和教育理念接踵涌来,叶圣陶教育思想却又因其深厚的传统色调和鲜明的民族特质,被有些人认为是明日黄花。不仅仅是叶圣陶,对于传统教育思想,人们在教育改革进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轻慢、淡忘甚或遗弃。
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教育所独有,几乎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文化通病。因为,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确有沉重的历史糟粕需要清理和剔除,不打破传统,就无法迈出走向现代化的步伐;而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中又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华,保留着民族的文化胎记,现代化必须从这片丰饶土地上出发而不可能在一片废墟上起步。这也正是社会转型的艰难和复杂之处,是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需要高度警惕和回避的“陷阱”。如同社会转型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一样,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在大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绝不应该忘记我们的教育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于我们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教育传统,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既敞开我们的胸怀,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牢牢守住我们民族教育的根,汲取传统教育思想精华,成功实现传统教育的现代转型。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对于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那一代教育名家,如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陶行知、叶圣陶等人的教育思想,应该给予特别重视和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粹,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或者毋宁说,他们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就是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个性化缩影。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叶圣陶的为人生教育思想,无一不是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相结合植根于中国教育土壤中的产物,他们相互映衬,相映生辉,共同谱写出现代化交响曲中属于教育的辉煌乐章。对于今天常常令人眼花缭乱的基础教育而言,叶圣陶教育思想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适切性。
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之中。社会转型必然呼唤教育转型,教育转型必然面临种种挑战,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困惑和观念冲突必然逐渐浮上水面。在这艰难痛苦而又执着前行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叶圣陶的巨大价值和重大意义,已经并且必将越来越清晰地为人们所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商金林.叶圣陶研究资料索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12.
[2]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导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3]叶圣陶.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A]/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
[4]叶圣陶.教育与人生[A]/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8.
[5]叶圣陶.教育改造的目标[A]/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69.
[6]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导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
[7]叶圣陶日记(1911-12-02).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