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生活实践 激活数学课堂
2012-04-29李晓
李晓
“让数学回归生活”已成为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标志语。本文探索在教学中模仿生活情境、借助生活实践和生活实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回归生活”已深得小学数学教育界的认可,因而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作如下尝试:
一、模仿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习数学,学生才有兴趣。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近生活数学、搜集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生活数学,依据生活经验,促使学生探究生活数学、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都来源于生活,如果我们在课堂中能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元、角、分”这一小节时,为了让学生掌握1元与10角的相等转换关系,可以利用玩具纸币设计两个文具专卖店,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如:“每支铅笔1元6角,小明买2支铅笔,她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钱?”学生能很快算出结果是1元8角,并且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两个1元6角是3元2角,用5元减3元2角是1元8角这个算理。在演示结束后,尽管可能只有小部分学生只知道结果,大部分学生不是十分清楚其中的计算过程,但结合后面的知识点讲解,学生应该能比较好的掌握。数学教学让学生从中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又在充满生活乐趣的交易活动中,轻松理解了元角分的转换关系,降低了数学因抽象导致的学习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借助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钟启泉教授指出:“在情境认识论中,认知带有极其具体的性质。它强调认识活动不是单纯地积累抽象的逻辑操作与概念性知识,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生活中活生生地进行活动的实践过程。”生活是生动的,生活实践能把学生带入现实社会之中,让学生感到真实、自然、亲切,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也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形成解决数学问题是生活中自然要承担的且充满乐趣的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
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让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某班组织45名同学去参观动物园,每张门票20元,购买团体票50张以上可以享受8折优惠,问学生怎样买票合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争着发言,有些同学说当然是买45张票,但也有的说买50张票合算,因为可以打8折。在教学时,老师在教学时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让他们先分组讨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各组通过计算得出买45张票需要:45×20=900(元);买团体票50张享受8折优惠需要:50×20×0.8=800(元),通过对比,结果是买50张票能打8折合算,能省900-800=100(元)。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借助生活事例,提升学习数学信心
数学是思维训练的学科,有些逆向思维的题学生不易接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它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难为易,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如,讲加减法简算时,不少学生对156-39-74这样的题很容易做对,原因是这种题直接利用减法的性质就能够简算了。而对161-(87+46)这样的题目经常当成161-87+46计算。针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我们就可以把题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老师有161元钱,用来给同学们买期末奖品,买文具盒87元,买笔记本46元,还剩多少钱?你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的算式为:161-87-46或161-(87+46),教师应不失时机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意思是否相同?经过观察发现:161-(87+46)相当于从161里去掉87再去掉46。学生明白道理后,再反复练习几个这样的题,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离开生活实际去讲数学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难懂,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借助生活实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数学的思想方法主要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仿真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如面对真实问题的研讨、探究、思考气氛,促成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如,在和孩子一起游戏时,借助实际需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提出问题,能使孩子愉快地思考,有效地帮助你的孩子开启数学思维;如,在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组织学生在校门口记录来往不同类型的车辆,然后加以统计并发现规律。
在学生学过10进位之后,为巩固10以内相加和加深10进位的认识,可以设计“小鬼当家”的购物情境:用完20元帮妈妈买早点,准备选择哪些食品?有什么理由?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安排,而且兴趣高涨,知识也和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形成在生活中主动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五、借助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实践是生动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的实践活动环节,设计好教学目标、管理好课堂,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激发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圆的周长前,要求学生测算硬币的周长,在教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设计如下一题:小明星期天帮助做家务,擦完6块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玻璃用了20分钟,问王明擦玻璃每分钟擦几平方厘米?学习体积的计算以后,要求学生计算小石块等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学习“利息”后,让学生到附近银行调查储蓄存款的利率,学会填写存款、取款凭条等后,又设计“月利息、日利息”如何计算的例题,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学习圆知识后,让学生帮助体育老师规划投掷铅球、垒球的场地,让学生真正地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提高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回归生活真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發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丰富的生活实践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问题意识,随着实践的深入,学生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必然得到提高。复杂的生活实践又给解决问题带来了许多可能或不可能出现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生动复杂的情境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这种训练也有效提高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统计初步知识”这节内容后,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统计学校内的课桌、花草、树木、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等情况,既有助于学校解决一些掌握校内实际情况,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能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所以,只有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对现实生活问题和数学本身的探索中使用和应用数学,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费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既要有意识地选择生活中的问题或素材,又要主动让学生运用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分析,尝试为这些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最终实现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将生活数学化,即“数学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