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成为催化学生生命的精彩
2012-04-29徐存杰
徐存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总是和学生的学习相伴,如影随形。如何认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把它看作垃圾,还是看作可贵的学习资源?本文从新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认识学生学习中“错误”的价值,将“错误”视为优质的学习资源,探讨在课堂中“错误”资源利用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对“错误”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错误”成为催化学生生命成长的灵动和精彩。
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错误是达到正确的过程。如果我们将错误视为洪水猛兽,也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经历的复杂性,远离了创造。过度的防错、避错,只会使学生们的扩展认知范围越来越小、提高认知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教师要转变对学生学习“错误”的认识,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把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错误”作为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和开发,在认识冲突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增长学习智慧;在交流讨论中激活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错误”成为演绎自己生命精彩的催化剂。
一、因势利导,在纠“错”中激发探索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必然现象之一。教师对于学生似是而非、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不能只是单纯告诉正确的做法,这样做只会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指导过程中将这些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的思维空间,这样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原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二、交流讨论,在析“错”中解决学习难点
在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时,往往总是伴随着学生大量的学习错误,这些错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和思维障碍,通过对这些“错误”脉落的分析和利用,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困难,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从而顺利地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三、适时点拨,在赏“错”中激活创新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中生成性错误由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这些“错误”蕴含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脉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错误原因,并加以利用,能帮助学生们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的新境界,对学习知识点有个新的提升。
四、延迟评价,在议“错”中享受成功喜悦
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在于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求,在探求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参与思想过程,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加以鼓励,实现学生由“失败者”向“成功者”的转变。
五、巧设“陷阱”,在思“错”中提升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是学生对学习行为自然驾驭能力的表现,它是学生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映。学习品质的培养方法是多样的,而设置陷阱,引导学生犯错,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为了改掉学生审题不清的毛病,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举行运动会,四年(2)班同学为给参加比赛的同学加油,分三个小组制作小旗,第一小组每小时做30面红旗,第二小组每小时做40面红旗,第三小组每小时做20面黄旗。他们共同做了2个小时,一共做了多少面红旗?学生拿到题后,不假思索就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30+40+20)×2 =180(面);(30+40)×2=140(面)。而绝大多数学生列的算式是第一种。面对两种不同算式,老师故意面露难色地说:“你们的算式似乎都有道理,那就请你们相互辩论一下,想办法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在辨论中,列第一种算式的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我们没有注意到问题求的是红旗多少面,而是想当然的求旗帜的总数了”。我笑嘻嘻地对做错的同学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能给大家说说这道题给你的启示吗?”在学生吸取了教训后,又再次发问:“现在谁能想个办法让错误的算式成立吗?”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在面对学生的审题错误时,我们往往会说:“老师说过多少遍,让你认真审题,仔细检查,你怎么还是做不到呀?”这往往是我们只会空洞的说教,教师有计划地设计陷阱,再活用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个强刺激,可以事半功倍地强化学生审题意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显得生机和活力;因为有了“错误”,探究才会广阔和深邃;因为有了“错误”,学生的生命才更加灵动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