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2012-04-29谭莉
谭莉
一、何为“以人为本”
对于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笔者觉得应当一分为二地讲。首先是“人”的概念,在哲学当中通常都是矛盾间相互辩证而引发,人的概念也是相对神与物之间的矛盾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具体上来说,西方早期对于人本思想的理解主要倾向于以神为本,主张以人性反对神性,拿人权反对神权,将人的价值摆在第一位。在我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倾向于以物为本,认为人贵于物。《论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眼中,人比马更重要,可见在那一时期人本思想便已初见端倪。但是,无论是中国或西方,对于人本思想的起源都是相对辩证得出的结论。而“本”在哲学上也同样具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是事物的“根本”。但以人为本当中的“本”所指的是本原,而非根本,它也同时与末相对,我们常说的本末倒置便在于此。以人为本作为哲学价值概念,并非是哲学本体论概念。对于以人为本来说,重要的并非是世界的本原到底与人、神、物三者有什么关系,是谁产生谁,而是要思考人存于世,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值得我们去关注。以人为本,即是表明人与神、物的对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在当前我们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便是狭义的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实践方式与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在当前教育当中处于辅助课程的位置,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我们也更应充分地利用其所能带来的教育效果,发挥音乐欣赏教学所带来的实际价值。想要实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两方面着手才能进一步对当前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加以完善。
二、从教学内容与手段入手,体现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人本理念
1. 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实现人本教学。一般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年龄普遍是正值17~20岁的花样年华,大多均为独子独女,心理与生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不稳定性,且此时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属于青少年时期,故此他们对音乐的接纳也是片面、局限的,大多数的流行音乐更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并且随着电视中各种选秀节目等大量传播,让当前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的迷恋程度几近于痴狂。故此,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将学生的兴趣摆在第一位,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展现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人本理念。中职学校在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加强对当前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不能将古典音乐欣赏作为主要内容安排教学。对于音乐欣赏应与音乐所产生的背景与风格特点等相融合,并在教学当中安插适量的流行音乐。对于音乐质量的问题,教师一定严格把关,当前流行音乐发展步伐加快,呈多元化趋势,且如今的音乐生产模式转换,一些音乐人不注重音乐质量,而流水线的批量生产音乐,存在良莠不齐的内在因素。作为以陶冶学生情操为主的教学课程,音乐欣赏课应当在为了满足学生兴趣而引入流行音乐的同时,加强对音乐质量的严格控制,保障教学质量,从而以此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从教学手段入手加强人本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主导教学方向的重要基础,而教学手段则是贯穿教学始终,并影响教学思路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逐步发展,教育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也让当前教育有了更加完善、专业、科学的教学思路。当前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以及信息网络的应用都让教学手段具备了更具效率的特性。在多媒体技术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声、像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宏观的展示,比如在进行古典音乐教学中讲解历史背景,完全可以通过影片或纪录片的放映来加深学生印象;在进行流行音乐的教学中,更可以通过播放MV短片来让学生全方位领略到音乐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众所周知,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全凭教师一人讲解,很难让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而如果将知识点通过图像、声音等结合传播,则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加主观地接受教学知识点,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达到视觉与听觉双重享受的教学手段应用于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不但能够使观看者体验到真正的艺术感,更能突出体现兴趣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等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