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

2012-04-29胡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现行课程方案的不足,总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改策略,并提出了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改革的初步设想,为进一步认识现行体育教育专业及其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112—07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it made a survey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and the current curriculum program is insufficient.It summarize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strategy, put forward the initial tentative plan of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s improvement with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curriculum plan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迁,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今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学校体育教师和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摇篮,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特别是近年来在拓宽专业口径、新设专业方向和开辟选修课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口径窄,人才培养规格不高,课程设置僵化,办学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收稿日期:2011—09—29

作者简介:胡伟(1973— ),男,四川达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67,China

课程设置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对课程趋向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课程理论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也可以从课程趋向的角度来认识具体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所高等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院、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大庆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三明学院、集美大学、武汉体院、上海体育学院、怀阴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天津师范学院 、莆田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查阅分析国家有关部门文件,以及与全国各类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有关的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

1.2.2 访谈法

以面谈、走访或电话访谈等形式访问了部分高校体育系主任、专家、教授20人。

1.2.3 问卷调查法

2009年3月向25所高校体育院系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发放2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为100%;向25所高校学生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回收率为96%。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信息用计算机进行分析、统计,并采用SPSS11.5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指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它为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依据。培养目标的确定在教学计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校首先着眼于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育教育人才,摆脱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只培养单一的教学型人才的定位,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突破甚至超越了原有目标的内涵,而且精炼准确地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它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拓宽了专业口径,目标依然定位在培养“多元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根据区域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和本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界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体现了素质高、知识面广、能力强的特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拓宽专业口径,着重培养适应面宽、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当然,由于我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其办学的历史、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场馆仪器设备等有所不同,在确定培养目标上也应当有所差异,以体现各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

2.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内容

课程设置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不同的课程结构,以及由此而决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

2.2.1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课程结构状况

我国80年代以来,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在逐步深入发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对修订教学计划提出了“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的要求,设置了跨专业的任意选修,以扩大学生的专业面、知识面和发展个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1990年原国家教委又提出:体育教育专业要“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育思想,破除教学安排的竞技体育体系”,贯彻身体、健康、娱乐、竞技4种教育相结合的学校体育改革方向。

1997年国家教育部再次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时,在必修课中分设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系列选修(分三个系列选修方向)和任意选修课,并且在任选课中明确指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跨专业的任意选修课,较好地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向。这些规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从收集到20所高校的体育教育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各校基本上以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结构来制定课程方案,但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20所高校的培养计划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院校类型,必修课包括科类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组成。另一类是综合师范类型,引入通识教育理念,必修课中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置若干个方向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

2.2.2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比例分析

我国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前后进行了5次修改和完善,其学科与术科之比在不断地提高,由1980年的1到1991年的1.463,直到1997年的1.702,到2003年的1.915,体现了逐次增长的趋势,并出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势态。

1)必修课与选修课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实际标志着培养专业人才规格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从收集到的20所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统计显示:公共必修课的课时平均数为668学时,专业必修课的平均课时是1 190课时,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和的59%,选修课的课时平均数为827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和的41%,比例为59:41,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必修课多了54学时,选修课少了56学时,且各校的差异较大,最多的选修课时为1 176学时,最少为352时,两者相差824学时。

虽然在结构上大体一致,但在内容上不同类型的院校有所侧重。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为代表的体育专业院校,在专业必修课方面主要强调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的设置,通过开设从事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在运动技能方面,开设多个项目技能课和专项课来实现学生的一专多能,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技能过硬,得到社会承认。以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通过开设文理渗透课程、学科交叉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设教师类课程,来强化师范性教育,如在公共必修课课程设置增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在专业课程课程中设置教师教育平台课程来体现师范性。

教育部颁布《课程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选修课程以分方向模块的形式开设了五个方向,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同时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中设置了不同形式的选修课,其中按方向模块形式设置的院校有13所,占65%,其他7所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

选修课开设的多少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是单一时,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就越多,反之,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时,选修课的比重就增加。综观我国4次制定教学计划分析,专业课必修课的比例趋势是必修课学时明显下降,选修课的学时逐步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1980年14.9%提高到期1991年的23.20%。国外先进国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发展趋势为:开设课程门数多且全,通过大量增设选修课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总之,降低必修课的学时与门数,增加选修课的学时与门数已形成共识,为学生开设更多选修课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同时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学科与术科

关于学科与术科在课程设置中一直是每次课程设置改革讨论的重点。从表4可知,国外高等体育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比例增大。美国、德国和东欧的许多国家则实行双学科培养体育教育教师,其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在不断加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经过4次的调整,总的趋势是学科类学时比例增加,术科类学时比例下降。本次调查的部分院校课程设置学科与术科的学时比例之比是55:45,与教育部颁布《课程方案》中学科与术科比例相比基本相符。不同地区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设置比重呈现不同,如香港中文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理论课程数占必修课总门数的60%,学分占必修课的75.86%,技术课程14门,学分占24.14%,台湾师范大学学科课程数占必修课总数的34.78%,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51.61,术科学分占48.39%,两者学科的比例均超过50%。

表4 部分国家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的比例

国家名称 学 科 术 科 学术科之比 备 注

波 兰 66.5 33.5 1.985 学术科之比接近2

罗马尼亚 65 35 1.857

前苏联 60~70 30~40 1.857

德 国 68.2 31.8 2.145 学术科之比大于2

日 本 70~80 20~30 2.333

加拿大 65~75 25~35 2.141

降低术科比重,增加学科比重,这是优化课程设置发展趋势。但调查院校中也存在忽略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盲目追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状况。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生源的体育素质明显下降,通过对我国最高体育学府北京体育大学部分老师的访谈得知,目前本科学生的体育素质明显不如以前,其他高校情况大体相当。在调查的部分地方性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的比例高达7:3,大量增加学科的科目,减少学术科的科目,这种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盲目借鉴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的情况,使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化”明显,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多少为宜,多个学者的研究认为,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应是5:5为合适。

3)教育类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与实践课程

从20所高等院校的调查显示,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得到重视,但未形成共识,具体表现为高等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本科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开设了教师教育类模块,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论、微格教育及教材分析、高师技能等课程。体育学院本科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包含较少的教育类课程,主要开设传统二课一法(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实习)模式。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体育教育本科的定位:体育教育专业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就其属性而言该专业应达到在学本科的一般水平和要求,即必须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性,基于以上认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教育课程的设置,增加教育类课程的门数和学时。

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且与基础教育改革脱节也是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之一。从所调查20所高校中,只有4所院校设置了健康教育课程,面对社会进步,教育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健康教育课,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健康教育所需基本知识和技能,对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适应全民健身需要,掌握服务大众生活健身、娱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就业具有现实的意义。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所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可缺少的方法。从20个高校的培养方案调查显示,我国的教育实习时间长为8~12周,多集中在第七、八学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各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习时间短且集中现象。

2.3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3.1 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探讨课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人才的目标定位,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体系。调查20所高校的培养计划发现:只有35%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达65%的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或高级人才,这与教育部2003年颁布《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有一定的差距。新时期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的饱和决定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不仅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老师而且能适应其他体育领域的需要。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城镇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已基本饱和。全国共有体育院校16所,普通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系 75个,体育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10万余人,而每年仅需1万余人。从福建省六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也显示,只有50%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师工作(包括在中小学、私立学校、代课)。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相关政策的颁布,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急需懂得健康、娱乐、康复、休闲、健身指导等方面的体育专业人才,社会的需求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就业途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培养一能多专能的复合型的体育人才。

2.3.2 高校自身特色不突出

教育部于2003年发布《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确定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课程。但从调查的20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或是开设课目均存在相似,差异不明显,存在相互“拷贝”等现象,缺乏根据各校的教学设施、教师师资水平、学校所在区域特点、地方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设置特色课程。日前教育部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提出明确的要求,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培养学生应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部属院校、重点体育大学应与地方院校的体育院系、南北区域的院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区别,体现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明确本校的培养定位,办出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3.3 课程方案实施不到位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是属于中央集权制。各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从招生、培养计划均由教育部制定并指导实施,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高等院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各校参照执行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从对各校院系主任访谈发现:部分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定的课程方案只是为了交流需要和应付评估,并不作为教学的依据或只执行部分内容。以各校制定的培养计划选修课设置为例,多数地方性院校按《课程方案》的指导精神按模块进行选修课的设置,因各校招生规模、教师、场地等不同,有相当部分的地方院校每年的招生规模不足100人,选修课开设多了,选修人数达不到开课要求,开设的选修课的门数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这无疑是困惑地方性院校选修课开设一大难题。因此各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寻找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真正具备厚基础、宽口径,适应社会的要求。

2.3.4 必修、选修课课程搭配不合理

必修课课时门数多,选修课课时门数少,这是各校培养计划的共同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公选课占用的学时偏多,内容多为工具类和思想品德类课程,缺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终身知识打下基础。专业课程向纵深发展,专业必修课科目多,内容重复,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选修课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校应按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构建学科群,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的思路。开设一些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小型化的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满足学生需要突出学生的个性,适应社会的需求。

2.3.5 学科和术科课程学时比例分配不科学

学科类课程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学生来说,它要通过这一途径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术科类课程是学生巩固、检验知识并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

纵观新课程方案各课程体系的比例,技术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37%减少到目前的34.3%。但笔者认为这种压缩技术类课程学时比例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一方面,技术课比例过低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很难保证未来体育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与日后主要工作任务相抵;另一方面,脱离学生自身的实际。由于许多学生考入体育教育专业是受高考“功利性”的驱使,而非发自内心的意愿和兴趣,加之近年来日益攀高的文化课分数,因此导致体育生体能和技能逐年滑坡,在此情况下,削减术科教学时数无疑成为摆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任务的完成面前的一大难题,使一线教师处在服从课时分配与完成技术课教学目标两难境地。

2.3.6 人文类课程开设不足

体育教师教育,不仅应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观的培养,更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但新教案除主干课程中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以外,一般选修课程中也开列了,但所占的比例却很小。体育哲学、体育行为学、体育史等课程,是人类对体育的论思维、追寻体育最深刻的本质、研究与阐述体育运动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提高人们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学科,不仅在新方案中没有被列为主干课程,而且选修课程中也未提及。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自发利益导向,学生的功利主义价值趋向表现的比较明显,应升学和就业成为学生选修课程的惟一标准,学生只注重有现实价值、工具价值的学科课程,而忽视具有长远价值、非工具价值的人文课程,从而造成本来就寥寥无几的人文课程选修的人数日益减少的现象,常此以往,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容易产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

2.4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整改策略

2.4.1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化素质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的现状而提出来的。目前不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但缺乏必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技知识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其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较差,如社会实践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选择与批评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认识与评价能力、中文写作与外语阅读及表达能力等。而这些素质是社会对每一个走向工作的人最基本的要求。为此教育部要求,在确保专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应加强系统的人文科技素质教育,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使学生接受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接受现代科技意识和科学思维方式的教育和熏陶,使之成为既有坚实的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又具有较高思想文化水准的新型体育教师。

2.4.2 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接轨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试验推广阶段。显而易见,新的课程标准对高等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有效地实施教学,必须较好地解决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的区别和有机的衔接,建立起一个有机联系但又各有侧重的科学的体育课程设置系统。中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并不仅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今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重心不是只放在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更要重视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和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将这三方面的健康发展寓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对提高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实现这三方面内容的统一、协调,是体育院校课程设置的核心任务之一。

2.4.3 鼓励和引导学生跨专业选修,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

当前大部分体育院系都实行了学年学分制,这一制度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向多元方向发展,强化“一专多能”不断拓宽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空间,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因此,鼓励和引导学生主修一个专业,辅修另一个专业,实行跨学科培养,跨院(系)、跨专业、甚至跨学校选课,以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发挥各校的教学优势,并将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各校可以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甚至修读第二学位,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修读其他课程的深刻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体育教育专业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真正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从而改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单一的不利局面。

2.4.4 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根据高等教育对体育师资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各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均设有入学教育、生产劳动、军训、专业实践、教育实习、毕业教育等内容,如何将这些教育内容真正落实到位,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规范管理,明确目的,将常规教育成为规范,并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

规范教育实习,延长实习时间(目前只有8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智力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一点上,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英国体育教育课程中有教学技能、课中语学习、教师职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论文/探究方法和以教学为基础的教育实习(18周)等,他们减少授课时间,增加自学时间,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中,建议增加教育实习的专家占到76.25%,而专家则为66.67%。适当地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5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改革的初步设想

为适应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多种需求,同时又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变化迅速的社会,纵观世界各国,都在推进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改革,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也应该在这方面做积极的探索。

2.5.1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课程的结构是指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形态结构。课程结构的综合化简而言之就是使课程向基础化和非专业化方向发展,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具体表现为设置综合性的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就确定了“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在必修课结构中除公共基础课和实践环节外,基础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这种课程结构显然是强化专业意识的反映,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恰恰是要淡化专业意识。

2.5.2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将不同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综合起来,构成一门对其他课程有一定覆盖率的综合性课程;二是革新教学内容,通过不重复内容或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课程。课程内容重复存在三种情况,即必修课程之间的重复;选修课程之间的重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重复。

2.5.3 课程形式的综合化

课程形式的综合化是借助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的综合化教学,并非是要在一次课中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术科课程则一直是传统的单向传习式教学,在教学改革和相关的研究中,课程的组织形式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组织形式的综合化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综合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体育院校的课程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技术分析课专项基础理论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无论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形式的综合化,都应服务与综合化教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改革,其实质是一种提高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盛荣.山东体育学院课程设置调整的概况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3):56.

[2]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1—3.

[3]陈武山,等.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39.

[4]连桂红.知识经济与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观念的更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

[5]王秉尧,等.体育院校发展与区域大众体育素质提高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吴明.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1,(9).

[7]陈华.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改革的需求[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3).

[8]王晓林.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9]郑贺.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理性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

Tendency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胡 伟

HU Wei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现行课程方案的不足,总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改策略,并提出了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改革的初步设想,为进一步认识现行体育教育专业及其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112—07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it made a survey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and the current curriculum program is insufficient.It summarize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strategy, put forward the initial tentative plan of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s improvement with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curriculum plan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迁,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今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学校体育教师和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摇篮,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特别是近年来在拓宽专业口径、新设专业方向和开辟选修课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口径窄,人才培养规格不高,课程设置僵化,办学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9—29

作者简介:胡伟(1973— ),男,四川达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67,China

课程设置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对课程趋向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课程理论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也可以从课程趋向的角度来认识具体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所高等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院、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大庆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三明学院、集美大学、武汉体院、上海体育学院、怀阴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天津师范学院 、莆田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查阅分析国家有关部门文件,以及与全国各类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有关的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

1.2.2 访谈法

以面谈、走访或电话访谈等形式访问了部分高校体育系主任、专家、教授20人。

1.2.3 问卷调查法

2009年3月向25所高校体育院系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发放2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为100%;向25所高校学生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回收率为96%。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信息用计算机进行分析、统计,并采用SPSS11.5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指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它为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依据。培养目标的确定在教学计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校首先着眼于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育教育人才,摆脱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只培养单一的教学型人才的定位,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突破甚至超越了原有目标的内涵,而且精炼准确地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它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拓宽了专业口径,目标依然定位在培养“多元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2012年6月 胡 伟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

No.3 2012

表1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时 间 培养目标 特 点

1980年

教学计划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从事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裁判和管理场地设备等工作能力。 体现出“一专型”人才的培养。

1986年

教学计划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从人才素质方面)。 强调“多能”。

1991年

教学计划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 在“多能”的基础上,强调对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要求。

1997年

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强调“多能一专”的实用型人才培养。

2003年

培养方案 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强调“多元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可以说全国各高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时代要求以及办学条件而确定的,基本上符合培养社会现阶段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但仍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之处。对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各要素比重

百分比

项 目 很重要 较重要 一般 不重要 很不重要

专家 老师 专家 老师 专家 老师 专家 老师 专家 老师

职业道德 43.8 79.6 43.8 21.6 12.5 7.84

掌握三基 37.2 58.8 56.3 35.3 6.5 9.22 1.96

科学素养 81.3 62.8 18.8 25.5 11.8

实践能力 50.0 37.5 79.6 29.4 12.5 39.2

科研训练 25.0 56.9 37.5 19.6 31.3 17.7 6.3 5.88

改革重要性 43.8 43.4 43.8 33.3 12.5 21.6 1.96

因此,根据区域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和本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界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体现了素质高、知识面广、能力强的特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拓宽专业口径,着重培养适应面宽、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当然,由于我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其办学的历史、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场馆仪器设备等有所不同,在确定培养目标上也应当有所差异,以体现各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

2.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内容

课程设置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不同的课程结构,以及由此而决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

2.2.1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课程结构状况

我国80年代以来,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在逐步深入发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对修订教学计划提出了“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的要求,设置了跨专业的任意选修,以扩大学生的专业面、知识面和发展个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1990年原国家教委又提出:体育教育专业要“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育思想,破除教学安排的竞技体育体系”,贯彻身体、健康、娱乐、竞技4种教育相结合的学校体育改革方向。

1997年国家教育部再次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时,在必修课中分设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系列选修(分三个系列选修方向)和任意选修课,并且在任选课中明确指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跨专业的任意选修课,较好地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向。这些规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从收集到20所高校的体育教育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各校基本上以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结构来制定课程方案,但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20所高校的培养计划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院校类型,必修课包括科类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组成。另一类是综合师范类型,引入通识教育理念,必修课中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置若干个方向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

2.2.2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比例分析

我国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前后进行了5次修改和完善(表3),其学科与术科之比在不断地提高,由1980年的1到1991年的1.463,直到1997年的1.702,到2003年的1.915,体现了逐次增长的趋势,并出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势态。

表3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例

年份 必修课 选修课 学科 术科 限选课 任选课

1980 85.1 14.9 50.0 50.0 69.3 30.7

1986 76.5 23.5 55.6 44.4 69.2 30.8

1991 76.8 23.2 59.4 40.6 71.2 28.8

1997 73.0 27.0 63.0 37.0 67.5 32.5

2003 63.3 36.7 65.7 34.3 53.0 47.0

1)必修课与选修课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实际标志着培养专业人才规格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从收集到的20所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统计显示:公共必修课的课时平均数为668学时,专业必修课的平均课时是1 190课时,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和的59%,选修课的课时平均数为827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和的41%,比例为59:41,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必修课多了54学时,选修课少了56学时,且各校的差异较大,最多的选修课时为1 176学时,最少为352时,两者相差824学时。

虽然在结构上大体一致,但在内容上不同类型的院校有所侧重。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为代表的体育专业院校,在专业必修课方面主要强调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的设置,通过开设从事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在运动技能方面,开设多个项目技能课和专项课来实现学生的一专多能,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技能过硬,得到社会承认。以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通过开设文理渗透课程、学科交叉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设教师类课程,来强化师范性教育,如在公共必修课课程设置增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在专业课程课程中设置教师教育平台课程来体现师范性。

教育部颁布《课程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选修课程以分方向模块的形式开设了五个方向,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同时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中设置了不同形式的选修课,其中按方向模块形式设置的院校有13所,占65%,其他7所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

选修课开设的多少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是单一时,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就越多,反之,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时,选修课的比重就增加。综观我国4次制定教学计划分析,专业课必修课的比例趋势是必修课学时明显下降,选修课的学时逐步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1980年14.9%提高到期1991年的23.20%。国外先进国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发展趋势为:开设课程门数多且全,通过大量增设选修课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总之,降低必修课的学时与门数,增加选修课的学时与门数已形成共识,为学生开设更多选修课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同时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学科与术科

关于学科与术科在课程设置中一直是每次课程设置改革讨论的重点。从表4可知,国外高等体育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比例增大。美国、德国和东欧的许多国家则实行双学科培养体育教育教师,其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在不断加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经过4次的调整,总的趋势是学科类学时比例增加,术科类学时比例下降。本次调查的部分院校课程设置学科与术科的学时比例之比是55:45,与教育部颁布《课程方案》中学科与术科比例相比基本相符。不同地区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设置比重呈现不同,如香港中文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理论课程数占必修课总门数的60%,学分占必修课的75.86%,技术课程14门,学分占24.14%,台湾师范大学学科课程数占必修课总数的34.78%,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51.61,术科学分占48.39%,两者学科的比例均超过50%。

表4 部分国家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的比例

国家名称 学 科 术 科 学术科之比 备 注

波 兰 66.5 33.5 1.985 学术科之比接近2

罗马尼亚 65 35 1.857

前苏联 60~70 30~40 1.857

德 国 68.2 31.8 2.145 学术科之比大于2

日 本 70~80 20~30 2.333

加拿大 65~75 25~35 2.141

降低术科比重,增加学科比重,这是优化课程设置发展趋势。但调查院校中也存在忽略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盲目追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状况。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生源的体育素质明显下降,通过对我国最高体育学府北京体育大学部分老师的访谈得知,目前本科学生的体育素质明显不如以前,其他高校情况大体相当。在调查的部分地方性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的比例高达7:3,大量增加学科的科目,减少学术科的科目,这种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盲目借鉴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的情况,使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化”明显,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多少为宜,多个学者的研究认为,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应是5:5为合适。

3)教育类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与实践课程

从20所高等院校的调查显示,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得到重视,但未形成共识,具体表现为高等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本科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开设了教师教育类模块,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论、微格教育及教材分析、高师技能等课程。体育学院本科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包含较少的教育类课程,主要开设传统二课一法(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实习)模式。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体育教育本科的定位:体育教育专业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就其属性而言该专业应达到在学本科的一般水平和要求,即必须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性,基于以上认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教育课程的设置,增加教育类课程的门数和学时。

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且与基础教育改革脱节也是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之一。从所调查20所高校中,只有4所院校设置了健康教育课程,面对社会进步,教育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健康教育课,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健康教育所需基本知识和技能,对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适应全民健身需要,掌握服务大众生活健身、娱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就业具有现实的意义。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所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可缺少的方法。从20个高校的培养方案调查显示,我国的教育实习时间长为8~12周,多集中在第七、八学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各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习时间短且集中现象。

2.3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3.1 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探讨课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人才的目标定位,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体系。调查20所高校的培养计划发现:只有35%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达65%的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或高级人才,这与教育部2003年颁布《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有一定的差距。新时期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的饱和决定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不仅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老师而且能适应其他体育领域的需要。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城镇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已基本饱和。全国共有体育院校16所,普通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系 75个,体育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10万余人,而每年仅需1万余人。从福建省六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也显示,只有50%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师工作(包括在中小学、私立学校、代课)。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相关政策的颁布,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急需懂得健康、娱乐、康复、休闲、健身指导等方面的体育专业人才,社会的需求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就业途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培养一能多专能的复合型的体育人才。

2.3.2 高校自身特色不突出

教育部于2003年发布《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确定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课程。但从调查的20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或是开设课目均存在相似,差异不明显,存在相互“拷贝”等现象,缺乏根据各校的教学设施、教师师资水平、学校所在区域特点、地方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设置特色课程。日前教育部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提出明确的要求,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培养学生应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部属院校、重点体育大学应与地方院校的体育院系、南北区域的院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区别,体现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明确本校的培养定位,办出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3.3 课程方案实施不到位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是属于中央集权制。各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从招生、培养计划均由教育部制定并指导实施,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高等院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各校参照执行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从对各校院系主任访谈发现:部分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定的课程方案只是为了交流需要和应付评估,并不作为教学的依据或只执行部分内容。以各校制定的培养计划选修课设置为例,多数地方性院校按《课程方案》的指导精神按模块进行选修课的设置,因各校招生规模、教师、场地等不同,有相当部分的地方院校每年的招生规模不足100人,选修课开设多了,选修人数达不到开课要求,开设的选修课的门数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这无疑是困惑地方性院校选修课开设一大难题。因此各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寻找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真正具备厚基础、宽口径,适应社会的要求。

2.3.4 必修、选修课课程搭配不合理

必修课课时门数多,选修课课时门数少,这是各校培养计划的共同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公选课占用的学时偏多,内容多为工具类和思想品德类课程,缺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终身知识打下基础。专业课程向纵深发展,专业必修课科目多,内容重复,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选修课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校应按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构建学科群,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的思路。开设一些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小型化的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满足学生需要突出学生的个性,适应社会的需求。

2.3.5 学科和术科课程学时比例分配不科学

学科类课程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学生来说,它要通过这一途径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术科类课程是学生巩固、检验知识并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

纵观新课程方案各课程体系的比例,技术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37%减少到目前的34.3%。但笔者认为这种压缩技术类课程学时比例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一方面,技术课比例过低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很难保证未来体育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与日后主要工作任务相抵;另一方面,脱离学生自身的实际。由于许多学生考入体育教育专业是受高考“功利性”的驱使,而非发自内心的意愿和兴趣,加之近年来日益攀高的文化课分数,因此导致体育生体能和技能逐年滑坡,在此情况下,削减术科教学时数无疑成为摆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任务的完成面前的一大难题,使一线教师处在服从课时分配与完成技术课教学目标两难境地。

2.3.6 人文类课程开设不足

体育教师教育,不仅应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观的培养,更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但新教案除主干课程中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以外,一般选修课程中也开列了,但所占的比例却很小。体育哲学、体育行为学、体育史等课程,是人类对体育的论思维、追寻体育最深刻的本质、研究与阐述体育运动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提高人们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学科,不仅在新方案中没有被列为主干课程,而且选修课程中也未提及。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自发利益导向,学生的功利主义价值趋向表现的比较明显,应升学和就业成为学生选修课程的惟一标准,学生只注重有现实价值、工具价值的学科课程,而忽视具有长远价值、非工具价值的人文课程,从而造成本来就寥寥无几的人文课程选修的人数日益减少的现象,常此以往,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容易产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

2.4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整改策略

2.4.1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化素质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的现状而提出来的。目前不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但缺乏必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技知识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其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较差,如社会实践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选择与批评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认识与评价能力、中文写作与外语阅读及表达能力等。而这些素质是社会对每一个走向工作的人最基本的要求。为此教育部要求,在确保专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应加强系统的人文科技素质教育,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使学生接受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接受现代科技意识和科学思维方式的教育和熏陶,使之成为既有坚实的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又具有较高思想文化水准的新型体育教师。

2.4.2 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接轨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试验推广阶段。显而易见,新的课程标准对高等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有效地实施教学,必须较好地解决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的区别和有机的衔接,建立起一个有机联系但又各有侧重的科学的体育课程设置系统。中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并不仅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今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重心不是只放在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更要重视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和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将这三方面的健康发展寓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对提高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实现这三方面内容的统一、协调,是体育院校课程设置的核心任务之一。

2.4.3 鼓励和引导学生跨专业选修,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

当前大部分体育院系都实行了学年学分制,这一制度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向多元方向发展,强化“一专多能”不断拓宽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空间,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因此,鼓励和引导学生主修一个专业,辅修另一个专业,实行跨学科培养,跨院(系)、跨专业、甚至跨学校选课,以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发挥各校的教学优势,并将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各校可以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甚至修读第二学位,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修读其他课程的深刻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体育教育专业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真正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从而改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单一的不利局面。

2.4.4 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根据高等教育对体育师资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各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均设有入学教育、生产劳动、军训、专业实践、教育实习、毕业教育等内容,如何将这些教育内容真正落实到位,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规范管理,明确目的,将常规教育成为规范,并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

规范教育实习,延长实习时间(目前只有8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智力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一点上,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英国体育教育课程中有教学技能、课中语学习、教师职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论文/探究方法和以教学为基础的教育实习(18周)等,他们减少授课时间,增加自学时间,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中,建议增加教育实习的专家占到76.25%,而专家则为66.67%。适当地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5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改革的初步设想

为适应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多种需求,同时又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变化迅速的社会,纵观世界各国,都在推进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改革,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也应该在这方面做积极的探索。

2.5.1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课程的结构是指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形态结构。课程结构的综合化简而言之就是使课程向基础化和非专业化方向发展,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具体表现为设置综合性的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就确定了“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在必修课结构中除公共基础课和实践环节外,基础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这种课程结构显然是强化专业意识的反映,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恰恰是要淡化专业意识。

2.5.2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将不同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综合起来,构成一门对其他课程有一定覆盖率的综合性课程;二是革新教学内容,通过不重复内容或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课程。课程内容重复存在三种情况,即必修课程之间的重复;选修课程之间的重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重复。

2.5.3 课程形式的综合化

课程形式的综合化是借助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的综合化教学,并非是要在一次课中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术科课程则一直是传统的单向传习式教学,在教学改革和相关的研究中,课程的组织形式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组织形式的综合化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综合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体育院校的课程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技术分析课专项基础理论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无论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形式的综合化,都应服务与综合化教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改革,其实质是一种提高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盛荣.山东体育学院课程设置调整的概况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3):56.

[2]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1—3.

[3]陈武山,等.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39.

[4]连桂红.知识经济与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观念的更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

[5]王秉尧,等.体育院校发展与区域大众体育素质提高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吴明.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1,(9).

[7]陈华.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改革的需求[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3).

[8]王晓林.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9]郑贺.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理性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