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此不再想成名

2012-04-29小缇

南方文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郎咸平采访者李阳

小缇

高潮不在床上,高潮只在幻觉里。

成名意味着什么?

往好里说,是名利皆收,双喜临门。这等大事需要才華、机遇、勤奋或三者齐全来买单;往不好里说,是众人唾弃,遗臭街头巷尾。这等大事需要无知无畏、傻勇彪悍、不计后果。

良民如我曾经向往成名,当然是第一种情况的成名。有名有利,有人景仰,这会满足个人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也可能促成既不离群又能适度索居、进退有余的优良生态。

说是可能,是因成名之后,多半会身不由己。于是越发不能离群,越发叶公好龙般慨叹索居之难得。人对赞美会上瘾,瘾越大,漏洞越漏,黑洞越黑,直至无法修补。所以我们看到太多从云端坠入谷底的例子。

这使对“四平八稳”的在意胜过对“平步青云”的向往的我这样的升斗小民,对成名心有戚戚。

削弱我的成名之愿的事情持续发生,比如有些访谈。

有些访谈可看度是负数,比如新浪娱乐采访李阳,郎咸平采访郭美美母女,看得人险得心梗阻、肠梗阻、胃梗阻。采访者和受访者互相影响、制约,不知不觉又毫不羞愧地齐齐像个傻瓜。这种时候,曾经也很想哪天成名的我变得无比脚踏实地,对成名的兴致更是锐减。

成名的人,无论是因其真本事还是假彪悍,角色认定的需要使他们有表达的欲望。不能自说自话时,要有一问一答。不管采访者和受访者是否统一阵线,只要采访的人傻,那受访者如无及时剔除傻气的睿智,只会更傻;如果受访者本就傻勇,面对傻问题,他会傻得义无反顾。如果受访者傻勇傻勇的,那就需要提问者尤其具备剔除愚昧、无知、谎言、贪婪等的勇气和学养。

采访者和受访者因为各种因缘际会面对面,这是一场联欢还是一场较量,是意图掩盖还是披露事实,取决于若干诉求。不论诉求是什么,不能忽略或低估了看客的智力。否则,还不如一切从未发生。

作为采访者,尤其是为稻梁谋而加入采访大军的,越来越呈年轻化。年轻是好,但不是哪样都好。年轻,意味着经历和思想的局限,意味着对有些戏码的生疏,对某些邪恶生怯而不敢相认或相斥,就容易“随波逐流”跟着受访者跑。对方要再是个老江湖,那更会让采访溃不成军。比如对李阳的访谈。

而在某个领域堪称翘楚的老手,却未必是调动受访者的好手。这里面,有隔行如隔山的尴尬,有采访者和受访者立场的过于统一或者对立,还有采访者因本行带来的优越感,高估了自己的解读和剖析能力,从而一开口如拧开水龙头。比如郎咸平。

所以,我确实不敢确定我还想成名了。我不确定,我的面前会坐着一个什么样的货色。也不确定,我hold不住时,对方会把我变成一个什么样的货色。

作为一个女人,我还不敢确定的是,正面成名,一般凭借的是某个领域,可我成名后很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万能款的,我就是人们口中的优秀女人:有好的事业、好的婚姻、好的丈夫、好的孩子、好的品位……

长袖善舞,无所不能。哪怕经年和老公冷暴力,谁也不睡谁,没关系,只要不离,你还是经营婚姻的高手;哪怕和前男友分手时恨得牙齿咬碎,还是说分手也是朋友,显得你是多么大气;哪怕和孩子一年只见两三次面,只要你抱着他亲热地为时尚杂志拍组照片,没关系,你还是一个好妈妈……

我看到杂志里关于那些优秀女人的文章后,时常惊呼:我的上帝,原来思想或智力,可以像身体一样修片,哇噻!

对思想对智力大加PS,有时简直是逼良为娼。好好一个女人,本没那么蓬勃的虚荣心,却被过度忽悠和美化,搞得她再也迈不下神坛,处处造作,处处拿捏,时时端装(不是端庄),时时亢奋。

高潮不在床上,高潮只在幻觉里。

多么缺少实用性。

所以,我不想成名了。

当然,有时我会把左手放在右手上,说,dear me,你也想太多了。

猜你喜欢

郎咸平采访者李阳
天竺取经之二
特殊的考卷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探析
郎咸平 大湾区核心吸引力是留住高素质人才
马光远VS郎咸平——“论剑”广州之巅 解读大湾区红利
郎咸平早年是差生
开在心头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