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关爱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思考

2012-04-29谭遥柳燕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发展思考高等院校贫困生

谭遥 柳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院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经济困难大学生。必须根据教育形势的变化,通过多种形式,关爱贫困大学生,促进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贫困生;发展思考

[作者简介]谭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银行管理、教育管理,广西南宁,530007;柳燕,民革广西区委员会组织部,研究方向:金融理论、教育管理、证券投资,广西南宁,530012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3-0065-00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断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院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困难大学生,即贫困大学生。所谓经济困难大学生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本人其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能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费用和基本生活费用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变化,通过多种形式,关爱贫困大学生,促进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一、对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庞大,高等院校的贫困学生规模也迅速扩大化,特别是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就逐步形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特别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大学生比例超过30%,特困大学生比例超过15%。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在经济收入上,大部分高等院校贫困学生是来自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

高等院校贫困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其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来自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和边境地区的家庭,因以种植农副产品为主,家庭收入普遍偏低;或因经济上失去依靠,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或因家庭缺乏劳动力而无法靠正常的劳动获取充足的经济收入;或父母均为城镇下岗职工,使家庭经济来源减少或中断;或因家庭人口多,经济收入较少,家庭负担过重。 因此,高等院校的贫困学生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于其他普通学生普遍偏低,且消费的主要目的为了解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并且受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他们基本上保持着简单的消费结构和低消费心理。他们的经济来源大多数都由来自国家、学校、社会的资助或者是自己通过勤工俭学来维持自己的学习费用或生活费用。

(二)在学习成绩上,大多数高等院校贫困学生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各自的年级和班里都比较优秀,他们普遍认为读书可以出类拔萃,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学习的目标比较明确,对学习的时间安排周密,上课时专心致志听课,下课后积极勤奋自习,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较高的成功期望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刻苦耐劳的精神,但由于贫困带来经济能力的限制,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

(三)在心理健康上,一部分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障碍

据有关的调查研究,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非贫困大学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方面更加突出地表现了明显的矛盾和对立性:坚强和脆弱对立、独立性和孤僻相结合、自尊和自卑相伴等。此外,由于少数贫困学生因贫困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因抵挡不住社会上的种种诱惑而走上了歧途。

二、实施对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关爱政策

目前,国家、学校等制定了多种政策,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关爱解困,主要政策有:

(一)国家建立了“奖、助、补、减、免”多元化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

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解决好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特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加大政府助学力度,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现阶段,在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立了以“奖、贷、助、减、免”等多元化资助体系,特别是建立了以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补助和学费减免,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今后国家将继续对高等院校贫困学生实行“奖、助、补、减、免”多元化资助的政策,并将加大政府奖助学力度,使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受益力度进一步提高。

(二)教育部提出了高等院校学费收入的10%,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

我国国家教育部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关心,特别是教育部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切实落实对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想方设法确保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家庭学生能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支持,制定和健全我国高等院校的国家资助管理制度,提出了我国高等院校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费用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从而使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三)社会力量参与了高等院校贫困学生助学,设立了多种多样的助学形式

高校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在政府和学校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同时,社会力量也参与助学,让社会力量直接参与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吸纳大量社会资金,使得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助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争取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动员在国外的华侨及其他爱国人士、成功人士、校友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助学金,使关爱贫困大学生更有针对性,进一步解决了贫困大学生实际生活困难。

三、完善对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关爱策略

(一)认真落实国家多元化资助政策,加大对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我国对高等院校贫困学生实行“奖、助、补、减、免、贷”多元化资助的政策,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的这一多元化资助政策,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的以奖助学、对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特殊困难学生的补助、学费减免政策,使高校贫困学生得到国家政策性的资助。助学贷款应从商业性贷款转变为政策性贷款。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就很难获得助学贷款,政府有义务提供特殊的政策性助学贷款。政策性助学贷款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提供更为优惠的利率甚至是无息的贷款。积极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根据各贫困大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需要设立不同种类的贷学金,扩大贫困学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允许多次借贷延长还款年限。通过认真落实国家的多元化资助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切实调查了解高等院校贫困学生情况,确保资助资金用于贫困学生

我国高等院校对贫困学生的困难非常重视,对于这项工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完善贫困生确认的基本程序。我国高等院校对贫困学生的调查了解非常深入,详细了解贫困生在校的实际生活消费情况,以及家庭的经济来源情况,并根据贫困学生本人的申请,班、系、校三级审核后,建立准确、全面、动态的贫困学生档案。通过建立贫困学生详细档案,使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更加健全,资助目标更为明确,资助对象更为具体,资助管理更加规范,资助效果更为明显。 同时按教育部的要求,将高等院校学生学费收入的l0%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三)引导社会力量在高校设立扶贫奖助学金,扩大社会资金资助力度

发动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是共同解决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经济困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等院校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多方热情支持,积极引导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各种扶贫助学基金,拓宽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渠道和奖金来源。在社会各方共同关注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同时,民革广西区委员会政协支部也积极参加“捐资助学,情系教育,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活动。在2010~2011年期间,先后有民革政协支部党员、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金鸾女士向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捐资2万元,资助了该学院10名贫困大学生; 广西帝恒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仇柳红女士代表其公司向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捐资5.4万元,资助了该学院22名贫困大学生。为高等院校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保证贫困大学生能正常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努力。

(四)不断对高等院校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关怀,关注贫困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对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时,应积极注重贫困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社会和学校还必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励志教育活动,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思想与心理上的帮助,不断转变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尊自爱、诚实守信,开拓宽阔的发展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努力拓展自身综合能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是高等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但是他们大部分积极向上,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为了让他们能正常地学习、生活,我们需要对贫困大学生给予更多关爱,以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政府将继续对高等院校贫困学生实行“奖、助、补、减、免”多元化资助的政策;高校对贫困学生要以“扶困、励志、关心、公平、公正”为原则,认真落实做好各项扶贫、助学工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要走进高校校园,了解高校贫困学生,参与关爱高等院校贫困学生行动;让高校贫困学生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祝秀香.对高校贫困生精神扶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

[2]华丽.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及解困对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2).

[3]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8,(8).

[4]王欢.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的不足及改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猜你喜欢

发展思考高等院校贫困生
南阳市卧龙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关于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社团作用的思考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