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基层群文工作的开展与人才培养

2012-04-29张晓宓

理论观察 2012年3期
关键词:新时期人才培养

张晓宓

[摘要]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职业之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基层群众文化,主要是指街道、社区一级的群众文化活动及群众文化工作。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可以陶治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健康有益的基层文化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其中在基层开展文化惠民起主导作用,同时各项辅导作用也功不可没。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并作出决定的今天,如何针对以上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便成为了今天群文工作者应该思考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文工作;文化惠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58 — 02

群众文化的土壤是群众,“文化惠民”是群文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之后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如何才能让群众文化充分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把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写进党的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当中央高度的政治智慧,为我们建设群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指明了方向。打造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是实现大众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的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要找到适合地域特色的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口味也变得挑剔起来。一些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适应人们的文化观念的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了些不切合地域发展实际的文化定位,从而使群众文化逐渐丧失了其特有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事实上,群众文化并不能为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所替代,群众文化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有其独有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大连市西岗区是中国第一个“曲艺之乡”,这里居民对民间文化有传统需求。西岗区委、区政府以百姓喜欢、百姓参与和百姓满意为目标,因势利导,在全区街道社区普及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使规模逐步扩大,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同时,通过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网络,创建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需求和政府主导,使西岗区的群众文化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社区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并现。在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中,文化惠民项目每年都不少于5项。设立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社区文化建设投入每年增长22%,年均投入200余万元,并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纳入各级部门和街道社区的百分考核目标管理。持续投入机制和服务体系完善,使西岗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全区目前有文化活动室156个、小型剧场12个,特色文化队伍有354支、30多个种类。经常将自己关在家里的居民纷纷走进社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全区常年参加活动的居民达万余人。根据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不断提升的需要,西岗区以抓特色精品带动普及,实施了“一街一品、一企一色、一校一景”的“三一工程”,形成了民间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相融合的城区文化特点。全区积极开展“文化四进社区”活动,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年均组织广场文化活动百余场,年参与群众达10余万人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西岗区的群众文化也呈现出高品质发展的趋势。已创建起戏曲、摄影、少儿民乐、评剧演唱等9个市级特色文艺活动基地。其中每年一届的京剧周活动已举办了19届;每年还承办市级大型文化活动20余场次;区群星艺术团每年都到社区巡回演出,现已走出社区街道,走出辽宁,仅文艺创作就获得国家和国际奖项15个。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因而才使群众参与成为现实。正是因为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

二、群众文化要培养先进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惠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领导者、组织者的地方基层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为群众文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群众时时刻刻接受文化的熏陶,处处接受文化的浸染。政府应该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群众文化活动;给予文化馆(站)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帮助;加大对文化活动设施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使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文明水平,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文化艺术水准更能凸显城市的品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坚持“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促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百姓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得胜为宗旨,加紧实施文化惠民战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奏响了街道文化惠民的最强音。不断深化现有文化品牌,突出活动惠民、广场惠民、服务惠民等三大文化惠民,大力推进“星海之恋”广场文化活动。举办“星光大道走进沙河口”——第三场星海之恋文艺演出,邀请星光大道的部分演员来连演出,将逐步把“星海之恋”打造成与大连旅游特色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活动。以“非遗发展,全民共享”为主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集中展出我区近年来非遗代表作品,邀请部分非遗传承人到现场进行技艺展示。围绕“民星社区行”、“公益大讲堂”、“ 书香滋养行动”、“人文素养提升行动”为主题,通过巡演、培训等活动,发现业余爱好者,加大公益培训力度,创办“明星、名师、名牌”公益讲堂,推出声乐、舞蹈、器乐、书法、美术、宣传、创作、调研等培训班,为我区储备群众文化的各类专门人才。

三、 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馆(站)的作用

作为基层文化组织——文化馆(站),应该围绕本市、本地区的中心工作对群众文化总体战略进行部署。一是要发挥组织协调功能,采用多种措施使群众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二是要发挥辅导培训功能。群众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他们中有的是京剧票友,有的是民间故事家,有的是声乐迷,有的是器乐行家里手,有的是舞蹈热爱者,有的是摄影、书法、美术的能工巧匠,有的是奇石、根艺发烧友。这些文艺爱好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他们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要想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化馆(站)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辅导和培训。通过培训辅导,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另一方面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群众文化作贡献。如文化馆可以派业务骨干不定期地开办舞蹈、美术、书法、器乐、摄影、文学培训班,进行民间文艺辅导等等。三是发挥示范提高功能。文化馆(站)不仅要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分散的文化活动,还要从示范、提高的角度,组织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大型广场文艺活动。四是要着眼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在此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例,少数民族同胞一直在保留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民族节日、艺术、习俗、饮食、服饰等,这些构成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的建设。现在有些文化品牌已经在宣传文化事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重效应。对此,各地群文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地着眼于本地区的历史、民族、民俗等文化层面,积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群文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打造文化品牌。此外,兄弟群文单位也应当促进各地的横向交流,交流彼此之间开展地域性、民族性群问活动的经验与心得。

四、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保持者,高素质文化人才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坚力量,是增强文化竞争力,发展文化的源动力。我们必须遵循文化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抓住培养、选拔、吸引和使用等重点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要充分认识和尊重拔尖人才的价值和社会地位,将拔尖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心理素质的甄别与培养。在这里提到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外向的性格。组织工作者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地联系与沟通,必须具有外向的性格。如果性格过于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那么群众文化是无法开展和进行的。第二,需要稳定和乐观的情绪。组织工作者的情绪和状态不仅会影响本人的工作,而且还会影响工作对象及团队的整体情绪。因为稳定且乐观的情绪是良好工作心态的表现,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取得良好效果。第三,坚强的意志。群文活动的组织工作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困难。要想获得成功,组织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勇气和毅力。二是组织、策划能力的培养。组织、策划能力是指组织者在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安排、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其中第一是计划性,组织群文活动不仅要有计划,而且还要有明确的步骤安排,只有在举办活动之前明确了计划、步骤和其中可能碰到的问题,群文活动才能得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第二是周密性,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得以成功,必须要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周全。不仅要重视活动宏观方面的考虑(如活动的内容、形式等),还要对一些细小的方面(如现场的布置、现场安全,甚至气象状况等)引起重视。否则,群文活动会因细节问题的失误而破坏总体效果。第三是协调性,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并不是少数几个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事情,而是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这就需要组织者必须是一个协调关系的能手,调动积极性的高手。做到一是遇事不能慌乱,必须做到镇定从容。四是较强的社交能力。组织工作者的社交能力并非指日常生活的应酬,而是指与群文活动的参与者迅速有效的沟通能力。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交艺术的掌握,其次是交际手段的运用。社交有其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如着装、仪态、语言等许多方面),如艺术地运用得当,将会极大地帮助组织工作完成。所以群众活动组织者应当掌握和遵守社交礼仪的规范与要求,同时也要在与人为善和不卑不亢中寻找。

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与探索,是新世纪赋予群文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群众文化发展中亟待探索与解决的新课题,这其中既需要有社会发展、国家政策作为背景和保障,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群众文化战线的同仁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组织、领导艺术,积极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群众文化事业在21世纪的多元探索中得到蓬勃的发展,最终为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新时期人才培养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