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夫丁峡谷”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016-11-09刘杰

2016年30期
关键词:跨越马克思理论

刘杰

摘 要: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正如马克思所推断的那样产生了,但不是像马克思料想的那样诞生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诞生于经济不发达的东方国家,这印证了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并且更为发达,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没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产生了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的已经不存在了,比如苏联,南斯拉夫等等,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任在探索着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时有发生,例如:攻击社会主义国家不注重人权保护等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比如:核武器、生化危机、能源枯竭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探索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探讨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社会主义建设

一、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内部存在的基本矛盾……造成了对其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同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劳动生产力和劳动者个人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际上已经以一种集体的生产方式为基础,因此它只能转变为一种社会所有制……”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是指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这一理论是对其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更替的基本规律的延伸,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补充。我们必须掌握这一理论,以更好的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马克思的“跨越理论”是正确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可以不走资本主义的老路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当然,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适用于马克思的“跨越理论”,取决于这一国家或社会的国情。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尊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卡夫丁峡谷”理论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启示

(一)立足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国情是我国任然处于,并且将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要以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作为指导。“生产关系可以跨越,生产力无法跨越”,这句话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方面,历史使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我们在这一道路上发展得很好,取得了巨大成果,这说明了生产关系是可以跨越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另一方面,我国任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说明生产力是不可以跨越的。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我国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们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现在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并且在各个地区、各行业各领域都不平衡,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分配原则。

(二)坚持道路自信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此后,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的成就也越来越大,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指日可待。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正确性。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远,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还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压力和复杂的内部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仅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面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糖衣炮弹所蒙蔽。

(三)坚持制度自信建设社会主义

9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制度,在总结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三方面的历史经验后,确立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维护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的优秀成果,因而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坚持理论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对马克思 “跨越理论”的一种证实。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都是符合马克思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的。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要坚持理论自信,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开展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方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在这一关键时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的,因为它只符合中国国情,需要我们结合中国实际去探索,在前进的道路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迫切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的指导理论。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勇于开拓进取,推动理论创新,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现阶段,我们应该正视自己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充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牢牢抓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共同理想而奋斗。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 赵家祥:《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

猜你喜欢

跨越马克思理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煎熬与跨越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跨越·回归·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