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2012-04-29何小刚陈瑞丰
何小刚 陈瑞丰
【摘要】“体系”本质上是价值,文化建设是其生成和践行的最高境界。“体系”的生成具备可信性、确信性和与时俱进的品格,这就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生成来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在“体系”践行上,要求以公民精神及和谐关系思维方式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文化建设 生成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从哲学上思考和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建设
价值是在价值活动中生成、选择和发展的,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是文化。价值活动即实践。实践是价值产生的根本途径,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实践关系。然而,实践何以生成、选择和发展价值,成为价值活动?
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是人以自我确证为目的,超越自身的肉体存在,把自己肉体生存的当下关系之外的事物—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事物和人自身的类—建立为自己的对象,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对象的关系。那么,对象性活动则必然是目的性活动和关系活动,其中,目的性以关系为中介,指向价值。所以,实践活动是以关系为中介的价值活动。
实践主体建立关系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价值的依据是什么呢?答案是主体的尺度。主体的尺度是主体是否实施实践活动、建立实践价值关系的判断标准。以主体的尺度为核心,在实践过程中,参与实践的各方形成主体际和主客体间的实践价值关系,主体的尺度得以满足,价值得以实现。如果这种价值实现的实践具有可效仿性可重复性,那么,这种价值实现的实践则被反复选择、被持续认知,在一定人群和地域范围内达成默契与共识,最终,价值的重复实现使实践获得模式化,变成模式化的生存方式。从哲学上说,模式化的生存方式就是文化,文化是内涵文化主体愿望、情绪和意志的实践模式,它的内核是以文化主体的尺度为标准的价值。所以,价值实现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环节,可重复性的实践价值关系的确立和价值关系模式化为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和心智习惯,文化建设是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
价值无限多样,任何一个政治国家必须有维系其生存的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人民的实践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精神信仰和实践向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建设,尤其是大学文化建设。价值是一种实践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①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那么,以己我为尺度,必然出现价值的对立和冲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是找到各方以“己我为尺度”的焦点,寻求各方的妥协和平衡,用“大我”的尺度替代“小我”的尺度,形成价值共识。所以,以价值的主体为根据,价值可以有个人价值、群体价值、企业价值、民族价值、国家价值、世界价值等。随着价值主体范围的扩展,价值的内容越少越精华越核心,越能成为共同体的灵魂和精髓,这就是共同体的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主体是每一个个体、群体,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必须以“体系”作为自己实践的标准、价值的尺度。每一个个体在任何主体范围内行为,都必须关照和满足“体系”的价值要求,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群体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不是终极规则,无形的手必须受制于有形的手。简单地说,“体系”作为价值的尺度是公民尺度,它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必须养成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体系”统摄和整合其它各种价值模式。同时,“体系”也是区分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民族的标志。
价值实现基本上包括价值关系选择和价值关系模式化两个环节,价值关系模式化为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建设,使“体系”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成为人们生活式样的选择和呈现方式。而大学是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大学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中处于领跑者的地位,所以,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关系选择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关系模式化的必由之路。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生成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欲考察“体系”的生成,我们先考察“体系”生成的结构。“体系”是以实践为物质载体,以满足主体(际)价值需求为直接目标,主体际、主客体结合起来的关系方式。其中,主体际、主客体、实践是物质元素,价值、方式是精神元素,“体系”是对“方式”的观念把握,观念把握的可能在于人自我意识支配下的实践思维。当然,观念的“方式”成为“体系”还得借助于物质载体—语言符号。所以,我们发现“体系”作为“类”的价值形式,与它生成结构中的直接目标的价值是不同的,作为直接目标的价值是具体的、一次性实现的,或者说具有偶然性;而“体系”作为“类”的价值形式,具有普遍性,反复适用性,是更高一级的价值形式,它源于现实的物质基础,尊重自然的外在优先性,但是,它必然高于物质,超越物质优先性,上升为生命活动的较高级形式的追求。比如,农民、科技工作者、土地、种子之间构成的主体际和主客体关系中,农民的尺度是多产和增收,这是直接的价值目标,而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是对农民、科技工作者、土地、种子之间建立关系的协作、参与、共享的方式的把握,协作、参与、共享的方式具有一般性和普遍适用性。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和关注的正是“方式”,而不止于直接价值目标的满足,他们对直接价值满足的分析无非是用历史过程的分析方法,在现实的实践中求证他们对方式的判断,并在方式的变革中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②“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和国家是在“方式”中产生和发展,是服从于“方式”的。而单纯的感觉、单纯的直观是无法领悟“方式”的,若从眼前东西的直观中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在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尚不能消灭分工的情况下,只能归属于专门的精神劳动,由专门的知识阶层去完成。更何况“体系”的生成是对多种方式的梳理和整合,从无限多样的方式中抽取高度凝练的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科学的方法、严谨的组织、高度自觉的行为方式是无法想象的。而大学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创造新知,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性精神,不断创造更优秀的文明成果,所以,大学必须把发现这一普遍性的价值“方式”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
“体系”是对无限多样的方式的凝练,而“体系”若转化为公民信仰,其本身就必须具备可信性和确信性。可信性来源于科学性,重点是可靠的知识,用科学手段获取。确信性来源于人文性,重点是对每一个体的“己我尺度”的满足,用我们当前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关照任一利益相关者。这里的“己我尺度”具有哲学上的两重性,即“己我的物质尺度”和“己我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尺度”,二者的应然关系是同构和共进,并且物质尺度在方向上服从精神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异化,不断趋近对人的关照,“体系”才能获得确信性。如何克服异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经由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物的依赖,从“原始的、通过自然途径产生的人”到共产主义社会“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给出了他们的解答: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结合方式的彻底的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其“体系”与非社会主义政治共同体的不同之处就是张扬人的类特性,对人文性的无限趋近彻底的关照。这就要求“体系”的生成必须遵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关照多样、多元、多变的价值模式,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生产方式,使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生长同构和共进,满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不断发展、坚持和巩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稳中求进,是“体系”生成的根基性前提,这一点只有通过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才能实现。大学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是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先进的生活方式的发源地,所以大学必须把发现“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生长同构和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
“体系”作为客观物质基础上的价值共识,随着物质基础的变革而与时俱进。“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③“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④“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之魂,又反映不同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伴随现实世界的变迁,“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必须确保正确、准确,必须坚守稳中求进的底线。如何能做到稳中求进呢?
马克思的解决方法是用现实的、感性的、活生生的、实践的、世界史的视角去观察和解决问题。纵向上,实践视野下的历史视角,从“原始的、通过自然的途径产生的人们”考察到“商业、工业的途径产生的人们”,在历史事实的抽象中建构共产主义社会的“有个性的个人、自我支配的个人”;横向上,实践视野下的世界视角,从现实的本末倒置的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到亚洲、欧洲、美洲广泛的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交往,在世界事实的抽象中建构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体系”的与时俱进也必然需要世界史的视野和眼光。在中华民族自身的尺度上,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地发展和重构;在世界的尺度上,表现为“和合”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及其对丰富世界各民族和地区文化价值生态,促进世界文化价值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此为参照,“体系”的与时俱进必然是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积极应对文化安全的挑战,确认各政治国家核心价值的不同和平等,积极建设文化强国,更好地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处于时代的社会结构之中,参与到各方面的力量之中,积极地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扎根于过去,深刻地洞悉过去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是自己必须延续的血脉;处于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结构之中,参与到合作、共享的发展之中,积极融入国际化轨道的时候,时刻告诉自己:“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观、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人们不仅使用政治来促进他们的利益,而且还用它来界定自己的认同”⑤,时刻警醒自己是谁、和别人的区别是什么,提醒自己既了解自己又要了解别人,在借鉴和吸收中坚守自己的民族血脉。只有大学才有这样的气概和魄力,因为大学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起着引领和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责任。⑥所以,大学必须把探索“体系”的与时俱进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践行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以公民精神养成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实践。大学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先进文化、进行国家建设的文化平台和基地。只有先进文化建设才能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任何民族只要生活在特定的国家政治生活的框架之内,其族群的文化就必然与这种政治框架相适应、相重叠。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要求以公民精神养成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实践。那么,大学文化建设采取何种实践可以促使大学人公民精神的养成呢?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人的一切期望、一切想法都必须着眼于现实存在着、现实活动着的实践,而不是着眼于抽象的人是什么,是现实存在着、现实活动着的实践规定了人,生成了人。⑦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批判来消灭的。⑧从应然的层面来说,公民精神养成就在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种课程和活动的实施中。大学课程和活动的实施作为物质实践活动,必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公民精神养成孕育在中国特色的大学物质实践活动中。如何理解呢?实践是对象性的活动,是自我意识主导下主体际、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转换和超越活动。在价值转换和超越活动中,主体以自身和客体为对象,获得自身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上的超越,精神力量的超越是物质力量超越的目的,物质力量超越是精神力量超越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神力量超越的维度。这里,公民精神就在精神力量的超越中。
要理解公民精神养成就在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种课程和活动的实施中,还得弄明白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对象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无论“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教育是“现世”的,教育生产的产品—学子—必须能够适应并创造“现世”的生活,即教育必须与生活同步,甚至超前于生活。马克思、恩格斯说:“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⑨
大学的学子要生产的是超前于“现世”的产品,用超前于“现世”的方法,在超前于“现世”的交往中,所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对象是“现世”的生活,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经过对象性实践后,大学人获得的是创造超前于“现世”生活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就是与物质力量—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公民精神。
从分析可知,公民精神养成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实践中以“现世”的生活为对象—全球背景下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生活实际—为对象。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要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同步,还要与世界的发展同步。
以和谐关系思维方式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体系”的建构,从哲学上说,根本上都是关于天、地、人关系的观察、思考、认识和应对,具体地说,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世界、人与自身几个方面,概括地说,就是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关系的认识。“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⑩各民族的核心价值分别是在本土的混沌的原始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自它们生长出来之后,就表现出“强烈的一贯的趋势,文化本身变成一个活的存在”(斯宾格勒),成为各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
大学文化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传承和创新,肩负着在世界各国和民族的发展和竞争中,坚守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中,警醒外来文化的和平演变和无声渗透的历史任务,同时,还必须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使之具有国际性,这是国家在国际社会平等、独立发展的文化基础,更是强国建设的文化基础。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的“和合”文化,在当今倡导民主、理性、公平、平等、自由的社会氛围中如何实现传承和创新,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实践?我们认为,就是以和谐关系思维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实践。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的共同发展。
关系是两者或两者以上元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所处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关系都是属人的,而且都是以“己我”为核心展现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只是作为本能存在的。和谐关系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在追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以自身为核心,形成的与自身、与自然、与社会、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对立、冲突、竞争的,同时又是合作、互惠和互补的,自我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共同发展,也就是和谐发展。
思维方式是在一定观念上建立的思维定势或思维习惯,包含相互联系的三层含义:在思想中形成了一种固定观点;养成了依此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并以此观点作为判断问题的依据和标准。形成固定观点是思维方式的核心。然而,成为思维习惯的固定观点不是凭空产生的,也就是说,思维自身不能产生观念,它必定起因于对事物(或世界)的一般看法。只有先形成对事物(或世界)一般看法,然后才能形成与之相应的看待事物(或世界)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
和谐关系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特定发展阶段上建立在和谐关系上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大学文化建设实践中,在个人伦理上,发扬儒家哲学的仁爱、良知、诚敬、慎独、尽心知性、节欲等德性思想,启发人性美德的内在心性修养,辅以典型榜样的感染,主流宣传的引导。在政治伦理上,发展“政治与民的关系”,将关注民生放在政治伦理的首要位置。在生态伦理上,“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国际关系上,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框架内,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
(作者分别为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电机学院讲师;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关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的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JD710078)
注释
①②③④⑦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1页,第67页,第75页,第88页,第78页,第92页,第67~68页,第72页,第81页。
⑤[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第5页。
⑥李四平:“大学文化的社会责任”,《光明日报》,2006年5月24日。
徐魁峰:“主流引领与多元共生: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前沿》,2011年第14期,第145页。
朱宝信:“论实践本体论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关系”,《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