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2012-04-29卢燕娇
卢燕娇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走进我国中小学课堂以来,它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试图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问题;策略;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模式形式,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以团队的集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组员间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达到共同的目标的互助性学习。笔者通过自己所了解到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及通过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有些许实践意义。
一、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
我国的中小学校班级人数较多,一般都在50人左右,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七八十人。人数过多,而教室空间又相对较小,这会给分组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分组太多教师难免会顾此失彼,从而影响整体的效率。另外,大多数学校是按班级固定教室的,因为很多课的内容是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所以不可能把教室的桌椅按小组的形式摆放,而利用课间的几分钟把桌椅重新摆放也是不现实的,这就给小组合作带来很多不便。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缺乏分享与合作
在观察中,笔者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优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的机会比较多,是小组的核心人物;而学困生因为基础比较差,所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而在小组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均衡的,这会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极端。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学生积极互动但缺少互助,盲目讨论而缺少交流合作,自私独享成果而缺少与人分享,这些现象都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3.小组合作学习重形式轻实质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性,盲目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节课中就采用4-5次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些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一时兴起而进行的。这样由于时间紧急不得不在合作学习刚开始进行3-4分钟就强行中断学生的合作活动,导致学生不得不匆匆开始合作活动又急急忙忙结束合作活动。这种重形式轻实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会挫败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4.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足
一般说,人们最容易掌握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丧失。[1]因此,教师应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且有了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与组内成员交流讨论互通有无,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5.评价与奖赏重整体而轻个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为评价的标准,然而这可能会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另外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小组团队的评价与奖赏,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与评价。合作学习的开展,它要求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体的成绩与表现,而且还应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仅对学生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对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进退的这一过程进行评价。
以上多种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是教师缺乏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其次是教师的课堂主导性不足。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学生的综合能力存在差异;其次,学生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态度、技能和方法。对于学校来说,第一,我国的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第二,有些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给教师提供相关的在职教育培训;第三,许多学校把升学率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教师方面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组建有效的合作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一般每个小组的人数在4-6人之间,分组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教师在确定了小组的成员后,要指导组内成员进行责任分工,不同的职务主要负责不同的内容。组员在一段时间内各任不同的职务,并且实行“轮换制”,让每个组员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
教师还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2)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要精心设计、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例如当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出现困难、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对问题的意见不统一、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大,或学生的回答不全面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共同进步的优势解决问题。
(3)科学组织调控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教师想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取得实效,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组织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合理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设疑、答疑、引导、组织等”。
(4)建立积极有效地评价机制。教师要把两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对学生的个体表现和学习成绩进行总结性评价,也要对合作小组集体成员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这样既鼓励了学生的个人竞争意识,也鼓勵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方面
(1)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真诚的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倾听,团结合作获取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会与人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解决很多自己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导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怎样的资料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要有意识的让学生经常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等。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所,它对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要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另外,学校要鼓励支持教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学校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枷锁,逐步实施素质教育,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条件下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之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隋文静.对“合作学习方式”的探讨与体会[J].黑龙江教育,2003:28.
[2]许黄裳.对合作学习开展现状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
[3]徐叶凡.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200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