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有效教学:审美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2012-04-29徐向阳张娅妮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视域融合知识论审美教育

徐向阳 张娅妮

摘要:工具理性的泛滥造成了人生命质感的缺失,从而导致现代人存在意义的碎片化与平面化。如何开掘语文的人文辉光,在有效学习背景下实施审美教育?有效教学以人为本位,审视课堂师生对话的意义生成,引领教师帮助学生感悟美、体验美,使被遮蔽的课程真理通过交往行动得以彰显,最终引领师生抵达澄明之境。

关键词:有效教学;审美教育;视域融合:知识论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2-0021-04

一种经过美学“洗礼”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开启学生的心智与情感,实现语文审美教育的一种最优化的教学。在有效教学背景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审美感悟,冲破强调理性思辨与语文工具性的狭隘模式,协调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实践审美教育的首要条件。

一、问题的提出:反思当下语文教学审美空间缺失现状

以审美教育审视语文教学全过程,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从而以美促教,以美育人。语文教学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这些审美资源几乎包罗了一切美的要素,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然而。语文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某些缺失。

1.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

作为语文教学,其本质是审美的,以促进想象的活泼性和丰富性的提高为己任,而不可听任理性的分析取代感性的领悟。席勒曾这样分析:“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相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相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和威力,对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他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

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感性领悟和理性分析的双重作用,以理性分析来全面掌握教材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在自觉接受中释放感性领悟的力量,在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感知文本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若是只注重理性分析的教学方法,却是弊多利少,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过于强调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忽视文本阐释的基本规律,对文本接受过于狭隘。一般来说,老师要尽量多地拥有材料,尽量深入地理解分析作品。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教参中的所谓段落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都要强灌给学生,学生自我的理解空间极小,感性体悟更无从谈起。

2.工具理性遏制审美创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工具理性使人的厚重情感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应试”教育体制导致课堂教学审美空间的缺失,课堂变成了猜测命题意图、押题法宝、考试技巧点拨、迎合评卷老师口味的训练。具体到语文教学中,漠视审美情感,不顾主观感受,针对文学作品可以讨论但最后还是得把“参考答案”记下来。归根究底,“背多分”现状的流弊,在学习伊始就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在文学活动中,教师要铺路搭桥,把学生带进审美情景中,从婀娜多姿的形象里领略美的丰姿,才能进入作品的澄明世界。大力开展有效学习背景下的语文审美化教学,逐渐从之前的“问学生要成绩”向“向教师寻求美”转变,从而逐步实现全人教育。

二、意义彰显:审美教育呼唤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有效教学的提出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它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应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想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即教养与教学的辩证统一。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考察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在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从而达到师生以文本为中心的视域融合。

2.有效教学是师生共享生命真实的教学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问题并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

其实不然,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卷入、浸入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教学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3.有效教学是教学手段最优化的教学

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落实以后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检测指标包含着师生的全程参与。学生语文知识与素养的自我建构与发展等因素。

寻求教学手段的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媒介的使用,使得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气氛活跃,有益于学生审美体验的获得。情境的创设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手段之一,形象生动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教学的审美感悟。

4.有效教学是师生知情一体观的教学

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

当下许多教师对三维目标有着误解,他们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纯粹的学法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作是思想、情感教育的内容,并人为地把它们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往往把原本蕴涵于文本和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板块来处理。在分析完课文后,再感受作者的情感、赞美文章的思想,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价值观的教育。当教学以传授学科内容。即以教养为根本任务时,它所授受的学习内容及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学习活动本身,实际上都会产生教育的效果,亦即教学中的教育。

5.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容灵性与可

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以人为本位,关注人性、尊重生命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结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进步,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特征,重视教学中人的地位,关注人性和生命的意义。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课堂教学应该关切人的整个生命。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的课堂势必是在一种和谐、自然、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展开的,以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师生愉悦、积极心理状态下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得到的是知识建构,还有着内心精神世界的建构,其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审美认知。

三、几点反思:有效教学的审美创生路径

不能用人文精神代替科学精神,也不能用科学精神去排斥人文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没有情感的因素,智慧无法开创新的道路;没有智慧。情感也不能够达到完美的表达。它们是殊途同归,密不可分的。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永远不会物质化到失去自己的思维与情感,人文精神不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失去作用,相反,它越来越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肥沃土地。

语文教师不能只是一个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是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子,引导学生感知美,共赴美的殿堂。大致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以美启真,充分发掘教材审美资源

实施审美化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和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就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估计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文化基础、心理承受能力的充分了解上。研究教材,就要从审美角度去把握和钻研教材。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美学因素,教师应以美学的眼光去发现它、体味它,指导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其中。

备教材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吃透教学大纲对全册教材的总要求,把握每一篇课文在学期或者阶段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要从总体上来钻研教材,做到胸中有全局;二是钻研课文本身,从字、词、句、段、篇到作者的思路,课文的主题思想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课文的特点(包括语言形式上的特点)、重点、难点、作者的思路,要做到确有把握。

例如,欣赏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教师采用自然而娓娓动听的语言,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借助声学形象反复体会作品的情感,进入一个清新纯净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对关联词语“虽然”,“却……但……”,“所以……”的分析,结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特点,讲解朦胧美的特色,结合作者此时心情,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进而感受荷塘月色之美。

2.生命相融,营造师生对话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备课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原有的基础如何,学习新的教材有哪些困难,有什么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等等,教师都要有所考虑。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心里有学生。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平时与学生接触要注意观察,做了解学生的有心人,还可以做一些小调查,了解学生对学习新教材的困难和想法,特别是疑难的地方。同时。多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从其他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

例如,讲解《爱莲说》一课,教师根据学生气质、个性、经历、美学兴趣等方面因素的不同,对他们在审美接受中的领悟效果也要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的审美见解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在讲解过程中。笔者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自己勾勒莲的纯洁形象,描绘莲的高洁品质,展开小组讨论,最后汇总学生答案,总结全文。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了解了学生特性,更能体现出师生共融的审美之境。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成功地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发挥教师的动情传情和教学语言的“以情激情”,营造师生的对话空间。

3.回归生活,洞悉语文的审美色彩与旋律

从生活中感悟作者所追求的意蕴是感悟其灌注于作品中的一种生气、风骨和精神。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内在美点,回归到生活中,充分揭示景物美、社会美等所表现的那种深层性的意蕴,使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体悟到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奥妙和哲学真谛。

最普通的事物由于情感的参与评价,也会获得一种韵味、一种体会、一种打动人的美。如归有光《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亭亭的枇杷树是真情之所系,睹物思人,见树如见人,亭亭的枇杷树是多情的,向人摇曳着无语而深情的思念,让人体验到生命更替、物在人亡的怅惘情绪。

4.做美的创造者,引导学生审美体验

(1)教师形美、音美、意美。

教师的风度神情、衣着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教学形态优美、教学语言生动、教学意蕴深刻,渗透了审美与知识的融合,力求从自身开始,以情动人,引导学生追寻美的足迹。

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语音优美,轻快中富有节奏,语调适中,能帮助学生克服疲劳感、枯燥感、消极感、厌恶感,重新唤起学生的新鲜感、主动感、兴奋感,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配以适当的动作和形体语言,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审美境界,体味美的意蕴和价值。

(2)教学过程的流动性与生动性。

营造生机勃勃而又和谐有序的教学气氛,是教学过程诱发审美感受的重要保障;巧妙地组织教学环节。从精心设计的导语,先声夺人,导入教学高潮,促使学生思维奔突驰骋,直至耐人寻味的课堂结束语,令人回味无穷。

在教学伊始以美的形式吸引学生,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适于开展审美教学的氛围和基调。精心设计的导语打动学生心灵,或抒发感情,或设置悬念,或提出问题,或引述故事,引导他们迅速进入审美主体的角色。另外,在教学中途恰当运用排比、设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段,紧扣教材,引譬设喻,进行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完整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进而展开想象的翅膀。活跃思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3)教学手段的新奇性与适应性。

合理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超越时空的界限,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将遥远的事物拉近眼前,创设情境与意蕴。在传统教学中,设计板书时,可以渗透审美因素,启发学生开掘美。精美的板书是学生审美体验的视觉渠道,板书将繁复的教学信息浓缩为简明的艺术化的符号和构图,可引起学生积极的认知情趣和兴趣,激发审美体验。

语文是关于人的完善教育,语文以依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文章为基本形态。语文教学要抓住课文中的情感、哲理和意象,诱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做课文的知音。启迪学生于课文内涵丰富处、隐约朦胧处和思想深刻处发现疑点,让学生做课文的解释者。点拨学生领悟课文中以高尚、真挚为特征的情感之美,以逼真、传神为特征的形象之美,以深刻、缜密为特征的真理之美,以新颖、巧妙为特征的形式之美,引领学生进入澄明之境。

猜你喜欢

视域融合知识论审美教育
中国传统知识论问题意识之定位
当代知识论的中国话语
——访陈嘉明教授
知识论视野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小技”与“大器”
基于视域融合视角的古诗教学变革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论现代释义学的“前世”与“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