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
2012-04-29孙万江
孙万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投资也越来越多,为此,加强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纵观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有的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急切需要改善基建财务管理环境,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就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思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4. 012
[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04- 0021- 02
高效使用国家建设资金,科学合理地控制和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事业单位作为基本建设单位必须正确面对且一丝不苟地解决好这一课题。
1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事业单位作为基本建设单位履行基建财务管理职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由于基建财会管理人才匮乏,导致基建财务管理作用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建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大多是非经营性公益项目,但随着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性项目也在日益增多。无论是经营性项目,还是公益性项目,无论是项目投资投入量大或小,建设周期较长或较短,基建任务均有落实在事业单位完成的现象。由于有的事业单位,从领导到具体从事基建的工作人员缺乏基本建设管理知识,缺乏基建管理专门人才,外聘基建管理人员有的责任心又不强,结果就造成基建管理效率低下,基建财务管理混乱。表现为多数有建设任务的事业单位没有单独设置基本建设财务账目,建设资金与事业经费一起核算;有的单位虽然做到了单独设账,但因财务人员未掌握财经法规,不熟悉基本建设概预算内容和工程管理内容,导致会计科目设置不正确,财务管理不规范。这样势必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挤占、挪用财政建设资金,无法正确核算建设成本,项目投资、进度难以控制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单位认为政府投入的建设资金是临时性投入,不是保证本部门正常运转的事业经费,他们对这部分资金没有厉行节约和有效使用的理念,甚至希望多争取一些用于事业支出,所以就更谈不上加强核算和管理;二是有的单位则是法制观念淡薄,并不知道基本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批准的概预算建设内容单独设置财务账目进行核算管理;三是有的单位认为临时性的基本建设不是本单位的主要工作,没有必要单独设账。故此理财理念导致了事业单位为基本建设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缺失。
1.2 基建资金管理不规范,概预算审查把关不严
目前,政府投资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多数存在着“三超”现象,即建设项目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三超”现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的建设项目不是严格按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开展设计工作编制设计概算,甚至有的设计部门为能多收设计费人为抬高设计概算,使编制的概算一开始就超计划;二是人为地压缩概算,有的建设项目开始申报时为能争取上项目,人为地压缩概算、预算,一旦项目批下来,又把投资额度加大,有的项目更是先斩后奏,搞计划外工程,使得实际情况与计划脱离;三是概预算审核不严,由于某些管理方面的原因,工程的概预算审核不严,或是审而不调,对有的建设项目概预算应做调整的不及时调整或不调整,造成建设资金监管失控,还有些事业单位为了争取到项目,在申报基建立项时,其自筹资金计划常常大于本单位实际财务支出能力,虚报项目自筹资金。有的上级审批立项部门对建设项目自筹资金来源审查把关不严,对项目自筹资金来源缺乏科学的考察论证,盲目顺利批准基建立项,从而导致项目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其结果是建设资金短缺,影响工程施工及竣工进度,最终项目建设资金不足还是要政府财政买单,这样也潜在地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实属管理失控。
1.3 基建财务核算不规范
有些事业单位不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财务核算。有的事业单位把基本建设支出列入行政事业性支出或者经营性支出,或把行政事业性支出列入基本建设支出,从而掩盖了建设投资规模的真实性和建设成本的完整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事业单位基建财务核算不规范,笔者认为,还与其基建面临的客观经济管理环境有关,即受我国现行基建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要求不能兼容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基建财务核算不规范。比如,按照现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要求,有建设任务的事业单位应该对基建实行单独设账核算,建立相对独立的核算体系。基建发生的现金业务本应在基建账套内核算,而现实工作中,有的金融机构只允许事业单位设立一个一般账户,只有这一个账户可以提取或支付现金。那么,事业单位基建业务发生的现金活动怎么办?单位只能变通,基建账户从事业单位一般账户借款,涉及基建的现金业务,在事业单位一般账户报销,基建账户定期用支票返还事业基建垫款。现行管理制度不兼容的客观环境也影响了基建财务核算不规范。
1.4 基建工程预算和决算问题突出
事业单位在基建项目立项时为争项目、抢时间,编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预算数额不准确为普遍现象。在基建工程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高估冒算问题比较突出,多数存在着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多计材料、设备价格和数量,设计变更增加部分通过现场签证重新计入,而变更减少部分未作调整,重复计算,多计费用等。恰恰在这一关键环节上,事业单位往往缺少真正懂工程管理、懂工程预、决算审查的专门人员的审核把关;再加上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结果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造成了国家资财的大量浪费损失。基建竣工财务决算这项工作是目前国家投资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软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后迟迟不能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不能规范、及时地进行,为增加建设项目工程成本留下了伏笔。
1.5 缺少高素质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有的事业单位存在着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由于建设项目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的多样性和专业知识技术要求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基建管理干部(包括基建财务管理干部)应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事业单位懂基建管理、懂基建财务管理的干部还十分缺乏,导致了在基建管理活动中,管理漏洞百出,基建各项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时,基建系统人员配备又少,加之人员流动变化频繁,工作缺乏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事业单位基建管理水平的提升。
2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鉴于目前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2.1 加强学习经济法规和基建管理知识,更新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观念,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
国家在宏观政策制定上,要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对于重大投资建设项目(例如1 000万元投资以上项目)一定要实行国家倡导的“代建制”,这样能从根本上克服政府投资事业单位的建设项目“建设、管理、使用三位一体”的弊端,从源头上切实解决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对于规定重大投资额以下由事业单位负责的建设项目,事业单位涉及基建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经济法规和基建管理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更新基建财务管理观念,要充分地认识到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经济法规和基建管理知识,提高单位领导者、基建管理者基建业务和管理工作水平。取得单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有建设任务的事业单位一定要设立专门的基建财务机构,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积极建立和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基建会计核算工作;制定规范化的基建财务工作标准,使基建各项日常工作有章可循。
2.2 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建设资金监管措施,防止挤占、挪用建设资金
一是建立项目资金筹资、支付联审联签制度,确保项目筹资、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合法。联合审批联签涉及人员:基建业务经办人、经办人主管领导、工程监理工程师、单位主管领导、单位法定代表人等。二是建立督办制度,财务部门负责督促各渠道来源的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参加基本建设资金运动。例如,事业单位应对新上的经营性项目严格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金要落实及时拨付到位;对于有些事业单位有部分国家预算内拨款的项目,要督促预算内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同时,要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对于配套资金不到位或到位后任意抽调挪用资金的项目,应及时进行整改,防止流失挪用。三是要制订基建用款计划。积极筹措资金,落实投资计划,调剂资金余缺,从而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及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四是对全额由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建议实行政府委派财务总监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规范有序运行,防止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五是建立基建合同会签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履行基建合同会签程序,确保基建项目签订的合同条款内容完整、条理清楚。特别是合同价款及支付形式、物价浮动因素、政策调整因素、双方的承诺及主材的供货方式等都应在合同中明确。应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聘请的法律顾问组成基建合同会审小组,参与基建合同谈判,提出合同审核意见,负责监督合同执行与变更管理,并在基建过程中实行监督、审计和法律咨询工作的联系与协调。六是对工程结算实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事业单位工程造价审计师要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原始资料如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记录、现场隐蔽工程记录等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对工程量的计取、定额套用是否与标书中要求一致,以及乙方所供设备、材料有无重复计算等进行严格审查,把好降低工程成本的第一关。工程造价审计师审完后,再报事业单位基建财务部门进行复审,审核无误后,基建财务人员才能据此作为结算依据。
2.3 建立健全并实施基建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基建成本管理,规范基建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客观要求
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基本建设的全过程,基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从项目决策到财产交付使用需要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征地、设计文件、建设计划、组织施工、实验运行和竣工验收等诸多环节,而这些环节构成一个内容复杂、环节繁多的整体。如果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或差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最终就会凸显在工程造价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建立健全并实施基本建设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十分必要。基本建设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现在基建全过程的每个环节上。事业单位加强对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需要创新核算体系,积极引入基建会计核算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基建成本核算、考核、分析,积极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努力降低基建成本,是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建设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是基建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
2.4 强化项目预算和决算管理工作,是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应采取措施加强对预算编制、审核、控制工作。在编制预算时,要做到考虑面要全、任务量要清、定额套用要准;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做到基本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经费来源可靠。在审核预算时,一定要做到精细、准确,防止缺项漏项的发生,保证预算编制质量。项目决算,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保证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编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此项工作考核要与项目法人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否则,现实工作中很难实施执行到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是事业单位要按上级主管部门规程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正确反映工程建设成果,并及时按审计结论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的调整和上报。一是要树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应从建账开始并贯穿于工程建设每个环节的指导思想,在设置会计明细科目时,在基建会计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与工程概算明细项目、招投标文件明细项目划分相衔接;二是要在建设期间定期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汇总表,为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做好日常准备;三是工程竣工后,要抓紧进行竣工财务清理。竣工财务清理主要包括项目合同清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清理、与有关部门经济关系清理以及账目清理等,确保账目清晰、账物相符,从而保证基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及时、规范、有序地进行。同时,及时办理交付使用财产移交工作,发挥基建投资作用。
2.5 加强基建财务机构及人员队伍建设工作
事业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基建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加基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特别要学好基建工程预决算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任务。对于缺少高素质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且又具有较大投资建设项目的事业单位,要敢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丰富基建财务管理经验的财务专家,来组织指导本单位开展基建财务管理活动,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整体提升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水平。
2.6 做好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助推基建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牵扯到各个不同的部门,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基建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协作沟通机制,需要协调好与立项审批部门、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银行、项目招投标机构、项目预决算评审中介服务机构等部门的关系。理顺内外关系,为基建财务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保证基建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