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红岩:请叫它“丹霞地貌”
2012-04-29刘许生
刘许生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在“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言指出:“陈国达先生首创的丹霞地貌术语,从今天看来,经济和人文价值无法衡量,给中国带来了亿万财富”。
诚哉斯言。
2010年8月2日。凌晨。一个喜讯穿过漫漫长夜,从遥远的巴西高原传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0个世界遗产、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
这是中国丹霞的胜利,一个转折性的里程碑事件。纷纷扰扰80余年的“丹霞地貌”如今终于有了归属,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
这个“中国制造”的地貌学名词有着曲折的发展轨迹,背后凝结了几代地理学家的心血。
如今,在中国发现了780多处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在26个省区,是对陈国达百年进行纪念的最好“名片”。
初创
“丹霞地貌”的命名,是偶然中的必然。
192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在广东北部考察时发现,构成丹霞山的红色砂砾岩与周围的泥质红层发育的地貌差异显著,于是,将丹霞山的红层命名为“丹霞层”。
一个颇富诗意的名字,取自曹丕《芙蓉池作诗》中“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诗句,意为“色如渥丹,灿若云霞”。
1934年,陈国达即将毕业,和所有同学一样,开始准备毕业论文。通过策划,他把选题定在广东大面积出露的红色岩系上。
为了获取更为翔实的地质资料,他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广东的仁化、云浮各地的崇山峻岭当中。两个月之后,他的毕业论文《广东之红色岩系》出炉,在文中,最先提出“丹霞地貌”术语,见解新颖,富有独特性,比之冯景兰的“丹霞层”更进一步,引起了诸多地貌学家的关注。
陈国达因此获得国立北平研究院奖金。
1937年日本侵华,同年9月,陈国达为了热衷的地质科学事业,背井离乡,冒着被炮弹袭击的危险,只身一人来到南昌,到江西地质调查所工作。随后,开展了对江西贡水流域的地质调查。
这次调查中,除了完成1∶20万地质图外,还对丹霞层岩石所构成地貌特征作了进一步研究,形成了“丹霞地貌”的初步概念。
1938年初冬,陈国达对江西崇仁至宜黄间的地质矿产进行考察,回来后,撰文《江西崇仁——宜黄间地质矿产》,其中对以宜黄“石拱”为中心的丹霞地貌作了详细的阐述,最终确立了“丹霞地貌”的概念。
继承
1951 年,著名地理学家周仁沾、杨超群对中国东南部红层的研究,支持了陈国达的地层划分方案。
这仅仅是新中国“丹霞地貌”发展的一个简短序曲。真正继承并使之蓬勃发展的则是陈国达的学生——黄进。
黄进,广东梅州客家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同年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地貌学和河流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生名誉会长,我国目前全面系统研究丹霞地貌的第一人,人称“丹霞痴”。
1961年,黄进在编制广东省 1∶50 万地貌图时,提出“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削的峰林或方山地形”,首次把丹霞地貌作为广东省的一种地貌类型,并首次对丹霞地貌的定义作了简明阐述。
“文革”期间,丹霞地貌的学术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丹霞地貌迎来发展“春天”。
1980年,黄进与另一位长期研究丹霞地貌的专家曾昭璇在《中国自然地理地貌》一书中,专题论述了中国红层的分布、岩石学特征、地貌发育过程和形态特点,对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主要丹霞地貌发育和地貌特征作了系统总结,这标志着“丹霞地貌”系统概念开始形成。
1982年,黄进深入剖析丹霞地貌坡面发育机制开始,总结了丹霞山、金鸡岭和武夷山等近水平红层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坡面发育的基本方式和特点,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标志着我国丹霞地貌深层次研究的开始。
3月24日,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组长、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组组长彭华教授接受采访时总结说:“此阶段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科学考察为丹霞地貌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红层的时代、层位界定有了更为科学的结论。黄进、曾昭璇等人的工作,总结了丹霞地貌研究各方面的成果,使丹霞地貌的学术名词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作为一个独立地貌类型的学术研究已初步形成体系,开创了地貌学分支学科的新领域。”
发扬
1991年12月9日至12日,黄进与北京大学教授陈传康共同发起了第一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地点就放在广东丹霞山。会议成立了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黄进被推举为会长。
这是我国特殊地貌的第一次旅游开发专业研讨会,标志着旅游地貌学正式建立。
之后,研究会先后在福建武夷山、湖南崀山、贵州习水、福建泰宁大金湖、浙江新昌等地召开学术讨论会,交流研究论文,出版相关著作,极大地推动了丹霞地貌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1989年6月离休之前,黄进只考察了广西、福建、江西等地25处丹霞地貌。而此后的21年,他一共考察了780多处丹霞地貌,每年行程几万公里,足迹几乎遍及我国已发现的所有丹霞地区。其中考察最多的1997年,他在外长达半年之久,共考察103处。
1999年至2002年,黄进又以古稀之年对中国丹霞地貌进行了10次考察,历时569天,新考察丹霞地貌306处,重复考察73处,否定丹霞地貌40处,对中国丹霞地貌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多项新发现推动了丹霞地貌的继续研究。
黄进认为,丹霞地貌很特殊,它是中国人发现、命名并作系统研究的一种地貌,前辈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后人有责任继承研究,让全世界都知道和认可“丹霞地貌”。
终于,“丹霞地貌”历史使命的完成定格在崀山,也再次出现了陈国达的身影。
1992年,80岁高龄的陈国达先生拄着拐杖考察了崀山风景区,眼前的一切就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丹霞地貌。当看到崀山雄奇伟峻的丹霞地貌后,他感叹说:“我来晚了,当初如果不是先到广东的丹霞山而是湖南崀山,那么世界地质史上就无丹霞地貌而只有崀山地貌了”。
然而,一切都已定型。随后,陈国达挥笔写下崀山景区总体规划意见。
2011年,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山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其中,有个危险的插曲。在巴西申遗讨论会上,有专家建议用“丹霞景观”代替“丹霞地貌”来申遗。但此建议遭到彭华的反对,他说:“如果一堆红色石头景观都可以申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显得太低!更重要的是,景观失去了地理地质学上的意义,貶低了中国学者研究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成果。”
以申遗促学术,正是黄进、彭华等学者希望达到的成果之一。
“丹霞地貌”成功申遗后,意味着“丹霞”这一由中国学者发现、命名的地貌和概念将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
“丹霞地貌”终于尘埃落定。
百科
中国最美七大丹霞地貌
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评选出了“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名称与当时标注的所属地分别如下:(标注双市名的后者为县级市)
第1名: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第2名: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第3名:大金湖(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第4名:龙虎山(江西省鹰潭市)
第5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实际上这两处景观基本在一起,因为均地处湘桂两省交界处)
第6名: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第7名:赤水丹霞地貌(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丹霞地貌”形成原因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