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2-04-29葛宗男,范波澜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2期
关键词:美育舞蹈兴趣

葛宗男,范波澜

摘要:舞蹈在使人的身心受到美好熏陶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情趣,不仅仅是满足于外表的美,而是从形体到心灵均在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在舞蹈教学中,只要牢牢把握住“趣”、“情”、“美”,我们就能看到文化,看到民族特色,看到人类生命丰富的表现形式,从而领略舞蹈艺术,培养审美情感,陶冶美好情操。这正是舞蹈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舞蹈;美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4-02

一、引言

一切表演艺术都遵循这样一个公式:审美效应=创作+表演+欣赏。作为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都应当懂得:以优秀的创作节目和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奉献给具有较高欣赏水平的对象,才能获得最美好的审美效应。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曾指出: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机械总和。按照这个定律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就能产生整体效应,获得1+1大于2的优化效果。如何将系统论最优化的观点、定律应用于审美教育过程中呢?笔者认为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要在“趣”、“情”、“美”中完成舞蹈教学任务。

二、舞蹈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美的生活,追求自身的完美——外形与内心两方面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是人们都向往的。外形美即形体美,是指人的身形、仪表、体态、举止等方面。内心美即心灵美,是指人的思想、品格、情操、风度等方面。舞蹈是使人的形体美与心灵美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对舞蹈的鉴赏、学习和表演,来体验优美、高雅、温柔、刚强、粗狂、细腻等情感,以陶冶自身情操;可以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艺术形象中提高审美认识水平;可以通过舞蹈艺术形象来表现对理想社会、事物的憧憬和追求,从而树立好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也可以通过舞蹈活动来表现心灵想象与个人意志,感受舞蹈在生活中、生活在舞蹈中的乐趣,从而促进自身完美的形成,等等。现代年轻人越来越注意自身的仪表美,舞蹈教育对于青年学生的形体美及气质风度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舞蹈演员的匀称身材、优美形体,叫无数的年轻人羡慕不已。当今的青年学生当中自然形体不美的人并不罕见,诸如缩颈、耸肩、伸脖、躬背、塌腰、撅臀、内外八字步者都为数不少。其中除极少数先天畸形外,大多数是平时不注意形体锻炼,习惯于某种不良的姿势所造成的。

舞蹈训练可以塑造形体美。这种训练具有一定的内在挺拔之感,要求站立挺直、收腹昂胸、压肩长颈、两眼平视,这样和上音乐的旋律节拍跳舞,其形态动作就会显得优雅大方。舞蹈中的姿势要求协调优美,慢慢地就会使人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举步轻盈、四肢舒展、身体挺拔、姿态大方。

舞蹈训练可以塑造学生的气质风度。事实证明,舞蹈训练在培养学生端庄和谐、宽容大度、乐观向上等一系列良好风度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舞蹈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吃苦精神、勇于克服困难、无私无畏、表里如一、宽宏大量、谦虚谨慎等心理品质。

三、“趣”是打开舞蹈殿堂的钥匙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舞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创造力。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舞蹈教学的首要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用规范准确、令人信服的舞蹈示范来感染学生,并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与手段来提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的提法兼有身法和韵律两种含义,包含着内外统一、形神兼备的要求。身韵课实为心韵课,它练的是心。为了达到练心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用带有浓厚古典韵味的民乐作为伴奏音乐,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此时,学生们会立即感觉到了身体、气息、内心的节奏都高度统一在一种韵味当中,他们因为受到传统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气氛感染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即兴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即兴编舞、即兴跳舞等。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音乐进行即兴创作,尽力让学生寻找听到音乐后的瞬间所产生的感觉。教师要教学生怎样依附于音乐又跳出音乐,怎样去强化某个点。在教学中同学们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对此,教师应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在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的同时,也可以在自己的舞蹈当中加入学生的创作元素,让学生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自己的舞蹈。

基本功训练和强化技能技巧训练是舞蹈教学最初阶段的主要内容,它虽然枯燥,但却是走向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其实我们可以把难度较高、较单调的动作放在“趣”中完成,并保持“情”的状态。例如,控制组合在基础训练中常有着这样的情况出现:舞蹈动作是控制在舞姿的停顿上,或者是在短暂的动作组合延伸过程中,这就要求舞蹈动作做到稳定性强和技巧高,这项训练一般是将重心放在单腿上完成的优美舞姿,因此做起来就显得非常吃力和枯燥,教师在此时应选择以轻松、抒情为基调的音乐旋律,它会给学生以舒展、自如的感觉,从而把枯燥的控制组合在感情上予以调节。

训练动作还应有情绪上的控制。这时不仅要考虑到动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还需要人的气韵的流畅。适当的乐曲选择能使人闻声而动,这种选择的目的是能让学生达到动作的韵律与气息相呼应。

随着“兴趣”的建立,教师在课堂上为扩大知识面,可以介绍舞蹈的类别、流派及艺术特点等,并辅之以相应的舞蹈动作,使学生们了解舞蹈类型的文化内蕴、价值取向和其中蕴含的深层的民族心理等,以此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让学生们在“趣”中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收获。

四、“情”是走向舞蹈美的必经之路

舞蹈被称作人类艺术之母。中国古代典籍《毛诗序》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表示了舞蹈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古老也最直接、最强烈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在用声音作为传递方式时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情时才诞生的。

舞蹈教学中要始终强调“情”的重要性,“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舞蹈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不同于杂技、竞技体育等,没有“情”的舞蹈是苍白空洞的。情感是动作的内心根据,动作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音乐形式能与动作紧紧吻合,在表演性组合训练中达到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就能给人以高雅的文化熏陶和美的艺术享受。

教师可以在舞蹈基训课中选择大量的与动作形式、风格相符合的音乐,培养学生在动作与音乐节奏相配合时的感觉;在为课堂教学设计基础训练的某个动作或组合时,首要的是关注所选曲目的风格、节奏是否与其动作或组合风格韵律相吻合,并且是否能抒发相应的思想情感。实践证明与动作组合相统一的风格曲目能充分抒发与之相应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曲目在课堂训练中能较好地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者在表演中,其内在情感被激发的依据是音乐,所以舞蹈与音乐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密不可分。舞蹈形象是一种随着音乐飞翔的形象,它的激情和体验是蕴藏于对音乐的感受之中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贯穿“情”,鼓励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特点,用不同的舞蹈语汇来正确表达情感。

五、“美”是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舞蹈艺术的精粹。舞蹈与其他艺术不同,它是体现人体美的一种艺术。它讲究线条美、姿态美、形象美、动作美等无声的美。通过这些无声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美学趣味,净化思想感情,陶冶道德情操。所以美是舞蹈的实质,若失去美的特征,舞蹈也就会失去其自身的基本品格和艺术职能。

审美教育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各种各样的美育手段和方法中,舞蹈艺术教育独具美育作用。在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特定的舞蹈技巧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体会、美的爱好、美的体现以及对美的追求,以加强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舞蹈启蒙教育以及为低年级培训中,芭蕾舞训练对其打下牢固的基础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芭蕾舞的所有手位、脚位都以“开”为基础,它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征。芭蕾舞在运用脊椎的屈伸中多以伸为主,并经常以伸形成固定轴,所以后背直立能力和旋转的垂直感觉非常突出。芭蕾舞的手位、脚位能快速地使一个初学者领悟到舞蹈的内涵。芭蕾舞韵律的线条清晰、单纯,对提高学生音乐的感悟力,培养学习兴趣大有益处。而中国古典舞训练则使身体的各部位关系能够达到协调、柔韧,它的跳、转、翻技巧仿佛是一个内向的圆形被外向抗力环拥的虚空来进行,能给学生以美的体验。从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来看,除技术能力、软开度外,中国古典舞身韵还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运用这些古典舞的手法,可以丰富平面和空间的表演空间,增强表现力。

舞蹈训练中的规范性是美感的基础。舞蹈教学与美术、声乐、戏曲等艺术教学一样,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严格要求的形式美,训练动作时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也不论是过程还是造型,都必须是连贯流畅、柔美完善。舞蹈的基本训练又与排练课不同,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舞蹈的基本规范,去练习摆放手脚的位置。总之,可以讲没有严格要求的教学就没有美感而言。

六、结论

美是无止境的,审美情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舞蹈在使人的身心受到美好熏陶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情趣,不仅仅是满足于外表的美,而是从形体到心灵均在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当今时代,舞蹈艺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在舞蹈教学中,只要牢牢把握住“趣”、“情”、“美”,我们就能看到文化,看到民族特色,看到人类生命丰富的表现形式,从而领略舞蹈艺术,培养审美情感,陶冶美好情操。这正是舞蹈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美育舞蹈兴趣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我和舞蹈
美育教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