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六个要点正确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

2012-04-29刘江茹,魏爱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5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群体性社会

刘江茹,魏爱江

摘要: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在我国处于多发、高发态势。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就会极大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群体性;领导干部;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84-02

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在我国处于多发、高发态势。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就会极大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因此,正确预防、应对群体性事件,就成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地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表明,正确预防、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该抓好以下六个要点。

一、正确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立足于一个“早”字

早发现、早报告、早准备、早处置是预防和应对一切突发事件的根本原则。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也是一样,必须做到“早”字当头,切忌使星星之火造成燎原之势。群体性突发事件看起来表现为一种突发状况,实际上任何群体性突发事件都有一个矛盾积累的过程,都有一个从孕育到爆发的阶段。并且,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爆发以前都有一些苗头性的征兆。正确及时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最关键的就是要对一些苗头性的征兆及时捕捉和发现。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建立矛盾排查机制,有专门的机构、专门人员从事矛盾排查工作。一旦发现一些苗头性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判,弄清矛盾发展动向,看看这些矛盾是否是可控的,是不是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是不是可能会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并且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有关机构和人员就应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该及时进行协调,一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另一方面必须早作准备,形成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矛盾都能及时化解,有些可能会演化为群体性事件,在此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正确加以应对,使之及早得到解决,切忌对这些矛盾视而不见,或者采取“拖”字诀,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总之,早发现、早报告、早准备、早处置是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把矛盾及时解决或者使之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防止其演化成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二、对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判断和处置要做到一个“准”字

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由利益纠葛引起的,所以对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必须进行准确把握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实际上,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就是一个判断和把握社会矛盾、解决和消除社会矛盾的过程。而判断和把握社会矛盾、解决和消除社会矛盾就如同中医看病,必须要望闻问切,找到病根和病因,根据矛盾性质对症下药。其实,社会矛盾无非就是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目前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矛盾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协商调解、法律诉讼等方法去解决。如果对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矛盾性质一开始就做出错误判断,认为是“黑恶势力”在作怪,是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那就会动用国家机器去解决。可见对矛盾性质的准确判断和把握是采取什么措施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前提,只有准确把握其矛盾性质,才能找到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方法。

三、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坚持一个“公”字

任何社会矛盾的解决如果失去了公平公正,也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化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是政府的当然职责,也是老百姓的期盼。老百姓在遇到问题,产生纠纷以后往往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身上,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作为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在解决群众诉求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正确站位,依法依理,不偏不倚,找到平衡解决纠纷的路子。如果政府不能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解决问题,明显偏袒一方,就会使老百姓失去对政府的信任,使老百姓产生与政府的对立情绪,甚至导致老百姓以极端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所以,面对任何利益纠纷,政府必须站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只有公平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只有明辨是非,老百姓才会对政府产生信任,只有老百姓信任政府,才会依靠政府理性解决问题,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

四、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该坚持一个“法”字

依法治国是我国根本的治国方略,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纠纷是化解矛盾最优良、最权威方式。很多群体性事件是由利益纠纷引起的,对于有利益纠纷引起的民事纠纷,如果当事人双方不能加以解决,可能演化成为不良的社会事件,政府应该及时适当介入,给双方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且要本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对确实不能调解的,应该告知当事人,引导、督促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依法解决。对于已经爆发的群体性事件,政府必须及时依法进行处置。最关键的是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爆发后,要打破参与群众法不责众、浑水摸鱼的侥幸心态。一方面要化解群众积怨,满足群众合法诉求;另一方面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对于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挑动闹事、打砸抢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骨干分子要坚决打击,对于参与群众要进行法制教育,使之认识到其错误所在,对于可处罚可不处罚的要进行训诫,责令具结悔过,以维护法律尊严,达到教育群众之目的。

五、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要讲究一个“稳”字

要把防止矛盾激化作为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方面,在群体性事件孕育和发生时,群众情绪一般都比较激动,不好控制,这就要求在做群众工作时必须沉下心来,换位思考,耐心细致的做群众思想工作。当然,做群众思想工作可以采取必要策略,比如疏堵结合,软硬兼施,但原则上应该和风细雨,以疏为主,不能刺激群众情绪。在事件爆发时,更要把握一个度,不做火上浇油之事。尤其是对群众情绪要进行疏导,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要及时回复,对于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应该给予答复,稳定群众情绪;对于需要通过司法途径才能解决的,应该引导群众及时走司法途径加以解决;对于群众诉求不合理不合法的,更应该向群众进行法律宣传,并通过各种途径做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了断其不合理不合法的期盼,以免留下后遗症。另一方面,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往往涉及到社会秩序维护问题,出警会是一个必要选择。群体性事件中警力的使用,也一定要做到“稳”字当头,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尽量不刺激群众,不和群众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根据现实情况讲究方法策略,使群众情绪稳定,局面稳定可控,尽量减少伤亡,使事件得到稳妥处置。

六、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更应该体现一个“心”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应该永远牢记的九字真言。

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有复杂的社会矛盾引起的,但也与一些政府部门、一些公务人员在工作中对待百姓不真心、对待问题不用心、对待工作不细心有很大关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只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起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群体性事件就会得到很好的预防和处置。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群体性社会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