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穿越

2012-04-29

艺术品鉴 2012年4期
关键词:天价古董老虎

“跑老件”碰上冤大头 范军朝

有道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跑老件”的与鉴定专家、拍卖公司联手虚张声势推动文物价格虚高的现象并不奇怪,但是,类似于“汉代玉凳”这样的“古董”,也只有碰上头脑发热的“冤大头”时才能擦出2.2亿元“天价火花”,一般人绝对不会有如此的“魄力”。好在拍得“汉代玉凳”的有钱人意识到其中有诈时没有让“天价火花”继续燃烧下去,不然就冤大了。

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持续升温,有不少“门外汉”也想“入市”分上一杯羹,殊不知,真正靠做文物生意一夜暴富的人物只是极少数真正懂行的人,有许许多多不懂行者都有花大价钱买到赝品的经历,有的甚至倾家荡产成为文物市场的牺牲品。由于文物价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造假者凭借高超的技术以假乱真,别说普通的文物爱好者或收藏者难以分辨真伪,就连相关专家都有看走眼的时候,当然,所谓的“看走眼”有时也半真半假,令人摸不着头脑,再加上个别拍卖公司的唯利是图,更使文物生意成为不少投资人的噩梦。

尽管天价“汉代玉凳”是由“跑老件”的人推出去的,可其中若没有鉴定专家、拍卖公司的“合作”肯定不会有2.2亿元的“天价火花”,如此炒出来的“天价火花”烧到的“冤大头”很大程度上是被人忽悠了,别说这个“汉代玉凳”是现代臆造,就是真的出自汉代也未必就能值2.2亿元。

总之,文物市场的“水”太深,想“捡漏”实在太不容易,弄不好钱没赚到反而赔得极惨,奉劝不通此道者捂好自己的钱袋子,别轻易被“跑老件”的人给忽悠了。

又是一只“周老虎”吗?范子军

从否认到承认,再否认、再承认,真相其实已经清清楚楚,这天价“汉代玉凳”,是玉器商仿造、拼凑出来的,彻头彻尾的赝品。

天价“汉代玉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年前闹腾得沸沸扬扬的“周老虎”事件,有关各方在利益驱动下,将一个子虚乌有的华南虎折腾得死去活来,引发国人对政府公信、社会诚信的普遍担忧。当然,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围观下,真相终于还原了,也让公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汉代玉凳”无疑是又一只“周老虎”,当然,这样的“周老虎”在古玩市场并不少见,而且也不只古玩市场才有,近年来在食品等领域曝光的造假事件还少吗?造假者的手段“高明”、有关“专家”否认对人体有害的代言、监管部门的失语、装傻,都为其招摇过市大开了方便之门。

表面看,“汉代玉凳”是个市场行为,不像“周老虎”那样具有官方色彩,但其危害之大却不容小视。这些年来,“周老虎”在各行各业若隐若现,让广大民众深受其害,如果全社会不保持“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零容忍,不依法剪断造假利益链,像对待曾经的“周老虎”事件那样穷追猛打,今后我们或许就只能被形形色色的“周老虎”所围困和伤害。

谁为假古董穿上了真外衣? 郭遇斋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无序,已是公认的事实。而犯有多处低级硬伤的“汉代玉凳”一露面,便遭到喊打。

一幕幕看似匪夷所思的交易,实则别有深意,比如虚买虚卖哄抬价格,反复倒手吸引“凯子”上钩,甚至有利用天价交易洗钱等等。其间,一些职业掮客、文物专家、拍卖行等联手推波助澜,形成一条利益链条,进而玷污了整个市场的信誉与尊严。

必须指出的是,种种天价假古董,绝不是少数人手中“风花雪月”的玩物,它伤及了国家及公众利益。拍卖市场这种“没个说理地方”的现状,必须加以改变。艺术观点百家争鸣是正常现象。而作坊产的“汉代玉凳”、“金缕玉衣”得以升堂入室,就必须有个说理的地方。相关部门还需尽快加强监管,不能听任拍卖市场被个别谋利者把持。

穿越的古董击中了谁?蒋芳陈则孙彬

明目张胆的假货为何能够堂而皇之地拍卖,甚至光明正大地拍到了如此天价?把关者去哪里了?而制作这件玉器的邳州制造商浮出水面,给了谁最重一击?

一件赝品卖出古董价,绝非庄家单方面能够操作成功的。首先要与拍卖行配合,因为拍品首先要通过拍卖行的鉴赏和评估,给出一个非常高的估价,才能给后期拍出高价打好基础。其次,一些职业“跑老件”的人、鉴定专家、拍卖公司联手,才能形成一条稳定的利益链条。

类似赵老板这样的仿造者仅是这个利益链条中最末端的,而拍卖行作为利益获得方,从根本上希望每件都是真品,每件都能卖出高价,才能获得更高的佣金,显然难以履行职责。因此,真正的把关者应当寄望于鉴定专家。然而,在当下乱象纷争的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鉴定专家也往往裹挟在利益之中。

玉凳事件彻底暴露了中国鉴定业的乱象。从“金缕玉衣”到“汉代玉凳”,如此惊天骗局中涉及的专家往往都是权威、顶尖,然而为何普通人都具备的常识这些专家却“浑然不觉”?

据透露,现在博物馆多是事业单位,一些打字员熬够了年头,也能够有副研究员甚至研究员的职称,而有一些人就利用这些职称在外面搞鉴定,出证书。这样的鉴定能不乱吗?

能够出具鉴定结果和证书的机构、个人必须具备从业资格,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时,如果有证据可证实鉴定结果有误,就必须追责,否则总靠一句“鉴定结果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搪塞大众,那么中国式的鉴定乱象不会落幕,而汉代玉凳之后必有后来者。

监管很无力 作假也疯狂戴捷

拍卖行之所以敢于“知假拍假”,源于我国在相关法律上的缺失,根据《拍卖法》规定,拍卖人在拍卖前声明不保真,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于是,拍卖公司利用法律的漏洞,串通抬价、知假卖假等丑陋现象就成了拍卖领域的常态,而天价“汉代玉凳”的出现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监管很无力,作假也疯狂。艺术品拍卖业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准入门槛过低,宽松政策导致艺术品拍卖公司在快速增长的同时,陷入无序竞争状态,以至形成了“无假不成拍”的潜规则。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堵塞拍卖行和专家恶意欺诈、虚假宣传的漏洞,同时,修复监管缺失,明确文化、工商、司法、纪检等部门的职责,对艺术品拍卖的知假拍假、洗钱犯罪施以重拳。

诚然,收藏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但假鉴定、假拍卖已经不单是艺术品收藏界的“风花雪月”,而是成为严重侵害国家和人民权益的一颗毒瘤。一幕幕看似匪夷所思的交易,实则别有深意。

笔者认为,拍卖市场已经到了必须加强监管的时候了!作坊产的“汉代玉凳”、“金缕玉衣”得以登堂入室,并且动辄身价过亿,就必须有个说理的地方。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让艺术品拍卖业成为脱缰野马,恣意扰乱整个市场。

猜你喜欢

天价古董老虎
古董座钟
躲描猫的大老虎
我捡到了明朝古董
天价海运为哪般?
在马德里淘古董
老虎不在家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老虎变成猫
天价足浴盆
Facebook 为何天价收购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