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拍:谁是操纵者?
2012-04-29子健
子健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2011年全年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天价辈出还是频繁流拍,仿佛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它时而拉高价格,时而又离你远去,时而艳阳天时而又是连阴雨,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市场”。那么这只无形的手是什么?是号称买断全球的中国富豪,还是西方老牌拍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跑马圈地?是众多实力藏家的频频出手,还是银行资本的推波助澜?
2011年春的火热行情让很多人对秋拍充满期待,可随着秋风卷走的不仅仅只有落叶,也有一件件流拍作品以及唱高市场的信心。调整,无可奈何的调整,哪怕有那么多文交所如同黄梅天的霉菌般冒出来,哪怕到处都在议论艺术基金、金融大佬入市,哪怕媒体上都在说文化强国艺术盛世,调整,仍是2011年秋拍预示的2012年“天气预报”。但2011年秋拍的状况也透露出中国藏家的渐趋成熟,判断力和眼力在不断提升,对拍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真、精、稀”拍品更加受关注。
根据年初Artprice发布的分析报告来看,经历了2011年春的“艳阳天”,也抗过了深秋的“连阴雨”,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依然保持住了全球最有活力市场的位置。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的统计,中国艺术品市场2011年全年成交总额934亿,比2010年573亿成交额高出63%。2011年秋拍总成交428亿元,与春拍基本持平,且2011年秋拍参拍公司、拍卖专场、上拍量等创历史新高,拍卖规模的急剧扩张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导致2011年秋拍出现历史上最低的成交率,仅为41%。四季度38.36%的上拍量增幅仅带来15.47%的成交量增长。这一轮上涨行情强弩之末的势头显而易见。
与欧美艺术品市场相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冷”“暖”周期较短,通常为2至3年。从近10年来看,2003年秋拍,“非典”过后艺术品市场迎来飞跃性的上扬,此后2005年、2006年进入两年左右的调整期,2007年再度启动,2008年底开始又进入为期一年的新调整期,2009年初出现“井喷”,2010至2011年上半年连续急涨,然后2011年秋拍进入调整。
中国艺术品市场这种周期性较短的特征,与市场正处在一个大的上升通道有关。随着经济发展和国运振兴,人们投资、收藏与消费艺术品的能力与习惯也在不断地形成之中。
尽管单从数据上来看,2011年的秋拍数据确实比较“萧瑟”,但业界认为,重要拍品并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是精品,市场仍将竞逐追捧,从纷繁的2011年拍场现象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线索,拍卖市场悄然发生着的变化,并非仅仅是数字的升降。首先是,重要拍品的成交仍然喜人。尽管秋拍的成交总额与成交率环比春拍呈现下降走势,但是精品的成交却未受到重大波及。目前来看,秋拍已有超过百件拍品成交价超千万元,新产生的拍卖纪录达20项左右。其中,中国嘉德有60件作品超千万元成交,两件书画的成交价过亿元,产生新的拍卖纪录6项。齐白石1931年作《山水册》以1.94亿元成为2011年秋天内地拍场中首件过亿的拍品;王翚《唐人诗意图》以1.265亿元创出其作品拍卖新纪录。另外,傅抱石、黄宾虹等也创下了画家新的拍卖纪录。北京保利也有2件过亿元的拍品成交,过千万拍品达83件。
2012年初,全球经济阴霾,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变局?艺术品市场除与经济密切相关外,参与者的市场信心也是其关键因素。雅昌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显示,认为当前适合购买艺术品的比例由2011年47%到48%上升到当前67.82%。这印证了人们对长期艺术品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短期市场调整反而是行家入市、藏家入手的好时机。邦文董事长黄宇杰也表示:2012年国家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仍将持续,股市也面临大规模整顿,相对于波澜不惊的房市、股市,艺术品市场却风景独好,将会受更多关注。虽然在2012年中国仍将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波及,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行情不会有太大影响,经济的动荡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艺术品的交易、流动。
从2011年的情况看,2012年金融资本在当代艺术市场虽然活跃,但是实际影响力还比较小。此外金融资本目前在艺术品市场中还处于试水的状况,因此普遍强调风险意识,所以一般会选择市场成熟、二级市场价格透明的艺术品品种,现阶段还比较回避当代艺术。
由于艺术机构和基金的介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更加国际化和金融化,各大艺术板块全面开花,同时加快了板块轮动的节奏。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虽然创历史新高,瓷器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2011年秋拍的表现中,可以用“萧条”一词来形容,古籍善本和邮票等小门类却表现抢眼。然而大多数艺术品收藏存在随机性,艺术品征集也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下一个登堂入室的会是哪一个板块,一切皆有可能,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艺术品市场,板块轮动已然成为常态,各板块的龙头轮番成为市场热点,推动整个市场逐步上扬,板块轮动将带给投资者赢得大盘的机会。
“2012年艺术市场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将遭遇非常严峻的挑战”。赵孝萱认为,从股市、房地产中撤离的资金也会流入艺术市场:“如果从总体经济环境来看,中国经济虽将持续增长,但抑制房价和控制通胀的政策将延续,地方财政的问题可能爆发,投资预计会再放缓,加上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疲软将继续影响全球的金融环境。这些外部问题势将造成艺术市场的波动,而波动的幅度取决于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程度。如果从艺术市场内部情况分析,因股票、房地产和其他投资渠道无法获利,艺术市场从2009到2011年出现了大多头行情。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连续5季快速上涨,为了拉高成交量,许多拍卖公司推出多次上拍并高价成交的拍品,这使市场积累了相当幅度的价格泡沫。市场疯涨井喷,必须稍停一下盘整休息,才更有利于市场的后续发展。2011年秋拍的成交量萎缩是个警讯。虽然,今年可能会有更多的艺术基金加入,但艺术基金的资金量毕竟是市场成交总量的一小部分,且艺术基金的募集与投资者的信心,必定也受整体金融环境的影响。
资深艺术评论家汤哲明在谈起2011年秋拍的行情调整时,比较了中国书画上一轮市场周期中2005年爆发的调整行情的异同:一方面极其相似,一旦大买家买不动了,行情就快速掉头,而行情一有调整,就立刻快速下滑;另一方面又很不相同,2005年调整行情出现时市场氛围类似股市的“崩盘”,市场参与者觉得大难临头,惶惶不可终日,而2011年秋拍的调整并未影响市场的运作,该成交的拍品照样成交,该拍出高价的拍品照样拍高价。他还特地谈到了另一种不同之处,那就是2005年市场行情火爆时,所有的画家不管名头的大小鸡犬升天,中小名头的画家甚至涨得更凶;而这一次却是涨的大涨,部分小涨,呈现两极分化的行情。他还指出,这一次南方拍卖市场表现也与北方不同,这又和参与这一波行情的买家有关系。据他观察,南方富豪的资金,没有像北方富豪的资金那样大规模入市。
经过2011年秋拍,大家已经看到优质的作品立于不败之地,专业的解读得到认可,合理的估价有人捧场。买家眼光锤炼得雪亮精准,场面越加理性和成熟。齐白石的“山水册页”经历了16 个春秋,从517 万元涨到1.94 亿元;王翚的唐人诗意长卷,也经历了10 年,从750 万元涨到1.26亿元。其中道理正是艺术品投资的趋向和规律所在。超越时间而魅力不减、意义犹存、价钱还增的作品,终究成为收藏与投资的明星。
“好市场是坏作品能卖出去的市场。”在艺术品市场蒸蒸日上的局面中,在张晓刚、方力均、岳敏君等“千万元艺术家俱乐部”成员的影响下,在国外买家的鼓励下,一时间出现了无数的跟风之作。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降温,798艺术区日渐冷清,“大脑袋”和那些巨型装置也比以前少见了。这或许倒是金融危机为中国做的一件好事。中国的股市、楼市存在着泡沫,中国的艺术更存在着泡沫。泡沫总是要破的,早破总比晚破要好。
虽然“好作品都卖不出去的市场”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但艺术家离市场远一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或许我们应该想一想梵高,那个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的艺术家,为何在100多年后还能感动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