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反思问题研究
2012-04-29全艳红
全艳红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如火如荼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文章针对笔者实际教学中的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反思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综合笔者对新课程下的语文课而引发的主要问题与思考,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商榷。
【关键词】小学语文;反思;基础与技能
新课改下教师非常重视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设计。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好,形式丰富,手法多样。但总给我一种华而不实、缺乏语文教学智慧和内容的感觉。设计的花哨导致语文课堂充满了形式多样的才艺演示。如果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把课堂仅仅当成教师霸道地向学生灌输死板知识的“讲台”,那么,在我所见到的新课改下的许多教师,正同样错误地倾向于把语文课堂当成了师生“才艺演示”的“舞台”。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了听、说、读、写能力在内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艺术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用语言。所以说语文课,语言是根、是本,是一切的凭借与基础。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语言教学艺术和智慧,摒弃依赖五花八门的设计,避免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才能走进语文教学优质课的神圣殿堂。
1构建优美的环境气氛
1.1遵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目光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注意,课堂上没有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本节课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读、男女对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老师在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中,还能即时发现学习落后者,进行查漏补缺。此外还通过个人的思考,小组的讨论,大组交流等层层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两类活动间、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自觉地自动的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团结合作,运用已有的方法,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1.2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运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结束时,我通过摘桃子游戏引导学生说说在书本中在生活中寻找后鼻音的音节,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同学的姓名动植物名称等都藏有后鼻音。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1.3让学生自觉地走向社会生活
语文植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之间联系较少,学生参与课余实践活动不多,使得学生的目光与思维被束缚在教室里,拘泥在课堂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资源,学生无法接触,更谈不上应用。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需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找准课堂生成资源中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切入点,尽可能让语文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六年级《我最好的老师》一文,作者从老师的一次不可思议的教学活动中,感悟到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布置学生课外对任教自己学科的老师进行评教,感受不同的老师对自己的点滴关爱。
其次,教师要将学生从教室带入大自然,去采撷大自然中的美妙诗篇,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激活思维与语言的潜能。如春天来了,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对春天的感知,延伸至走到大自然中去实地体验与感悟春的美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课堂走向他们向往的生活。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逐步养成在平时生活中培养自己语文能力的良好习惯。如可以布置学生每天看看新闻等课余活动。
2构建可参与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中教,在教中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平时的教学中本人也体会到,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更多地获得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1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合理安排好学生课内外的学习与实践任务。第二,要结合社会现象与各年级学生的年龄与知识实际,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如:编演课本剧,举行各类故事会、演讲比赛,编成语接龙、读书竞赛、采访调查等等。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2让学生愉悦地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
目前的教育中有些教师虽然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但很大程度是流于形式,“放手”不够,未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的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强,文章的时代感强,文质兼美,富有活力。我认为,有些语文教师对一篇篇优美的文本所采取的支离破碎的分析与讲解,逼着学生死记硬背那些味同嚼蜡的意义或符号的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与思维,导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走向综合性的感悟与欣赏,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里,用心去感受那些富有生命力的黑白文字,让身心得到愉悦。
2.3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培养的同时,也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在课堂上,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触及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感受,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才会营造课堂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束语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小学语文课堂中强制性教学行为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2
[2]于凡.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反思[J].读写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