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

2012-04-29王槐荣

西湖 2012年5期
关键词:兄妹军人老家

王槐荣

今年是父亲辞世二十周年。感觉中,父亲只是去远足行军,还会回来的。我不过是在家中守候着,和以前无数次的守候一样。

父亲是个军人,终年忙忙碌碌,难得和家人团聚。我们兄妹从小就过着寄宿生活,从宁波部队的“八一”幼儿园到杭州部队的西湖小学,后来又都相继参军入伍,过惯了集体生活。等到父亲离休之后,安度晚年之时,恰又正值我们兄妹干事业的年龄段,大家天各一方,只有 “八一”、“十一”或春节得以请假回家团圆。即便如此,全家也是难得聚齐。因此,我们每个孩子真正能与父亲接触的时间并不长。

在我少儿时期印象中,父亲就是戴大盖帽的“解放军叔叔”,而我是部队的孩子。直到我上小学,对父亲才有了清晰认识,那个经常差我去家对过小店买“旗鼓”牌香烟、用英式脚踏车载我玩耍、拿“莱卡”相机给我拍照的“大盖帽”是我的父亲。以后父亲又“失踪”了好几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家人从绍兴随父亲到了金华军分区大院居住。正值紧急战备时期,蜗居台湾的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我们兄妹被进行保密教育,不许问父亲的去处,关乎军事秘密。偶尔看到官兵来家问事,他们向扛着上校军衔的父亲敬礼:“首长好!”我心里便充溢一股自豪感。可每每持续不到几分钟,我们兄妹便被父亲“轰”了出来:“大人说事,小孩不许听。”倒是母亲直截了当地说:“保守秘密,不该听的不能听!”这是父亲对我最早的关于保密纪律的言传身教。

那是个饥馑的年代,是全国人民共同经历过的一段缺吃少穿的岁月,我家也不例外。我家实行分餐制,为保证营养,父亲单独一份饭菜,我们兄妹则由母亲把菜在菜盆内划分若干份,人手一份。少不更事的我们,并不关心一旁只吃“白饭”的母亲,而每每为着你多我少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那会儿,我真没有注意过父亲的表情和感受。只依稀记得母亲好言抚慰或严厉呵斥的面容。在我记忆中,父亲吃饭速度很快,几乎不吃菜,拨拉几口,撂筷走人。他从不参与我们之间的“摆事实、讲道理”,也许都是他的孩子,讲不好、摆不平,不如不讲不摆罢了。倒是他的“剩菜”,往往成了母亲调和我们矛盾的润滑剂。

父亲月饷两百多块,按月接济老家,我母亲又没工作,六个孩子交去学费、寄宿费后所剩无几,生活挺拮据。母亲有时还与家属们一块去火车站捡煤渣贴补家用。为了让父亲在繁忙的军务中保持充沛的精力,每天午睡后,母亲总要冲泡一小杯奶粉让父亲喝。那时奶粉可是“奢侈品”,价格不菲,且是通过军人服务社“内供”买到的。父亲舍不得喝,总是装模作样呷一口,趁母亲不在,悄悄让我们兄妹喝。父亲省吃省喝,提神全靠香烟。人前他是首长,吸“牡丹”牌撑着面子,而背地里他会把吸剩下的烟蒂保存起来,装进牛皮信封内,带回家揉碎后塞入烟斗吸。

父亲生性寡言少语,严以律己。也许是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与我们兄妹说话一如军语,简短、扼要。很多年后,偶遇他的老部下,说起老首长,“你爸这个人,从不训人,交办事情时口气是商量的,交待完毕让你复述一遍,内容无误,他再不多话了。”父亲从来不允许他的子女沾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那时,我们兄妹全都就读于部队子弟学校,为了不让我们沾染上某些坏习气,父亲总在我们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把我们一一转入到地方学校就读。在一切讲究票证的年代里,好动的我们正值长身体时候,衣服不够穿,只有穿父亲的旧军装。父亲特意让母亲买来黑染料,在铁锅里染了后给我们穿,断了我们“显摆”的资本。每年暑假,父亲都让我们随机关干部、战士步行去几十里外的军分区农场参加“双抢(抢收抢种)”。用他的话说,你们本来就是农民的孩子。一次,“双抢”我又累又乏,回城时,我央求小车驾驶员老邱叔叔捎上我。谁知,父亲说了一句:“不能揩公家的油!”把我赶下了车。父亲还给了我一次终身难忘的教训,让我至今都铭记在心。我在学校里和新华印刷厂一位老工人的儿子打架,把对方打得鼻青脸肿。父亲知晓后,真火了。从小不曾动我一根手指头的父亲,气愤地高高举起手掌。见此情形,我惧怕的心底突地蹦出一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许打人和骂人!”父亲听后,高举的手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弧形,居然落在了椅背上。当时,我颇为得意,我用军纪约束了父亲。自然也有不服气,我在军分区大院就没少打架,这次怎么会惹老爸动怒?晚上,父亲到我房间里要我写检讨书,处在逆反年龄段的我,还顶撞着说,是他先动的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凭什么向他道歉?父亲说,凭你是解放军的孩子!凭军民关系!凭淮海战役!父亲拂袖而去。按照父亲的意思,母亲连夜买了鸡蛋糕等点心,生拉硬拽着我去老工人家登门道歉。多年后,我读到父亲敬重的老首长那句话:淮海战役胜利是百万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我才深刻领悟到父亲“凭淮海战役!”这句话的含义。

父亲文化不高,却遵守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浓郁的乡土观念。他给我们兄妹说得最多的话:要好好学习,我和你妈妈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父亲和母亲都是农民的孩子,十一二岁就参加了红军、新四军,一生戎马倥偬。革命胜利后,组织培养他,通过“速成中、小学”,学了一些文化。在自诩“大老粗”为荣的风尚下,也不例外,自称没文化。其实,是文化不高。由于工作的原因,他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寄希望于他的儿女。父亲是希望我们子承父业当军人的。可惜,我没如他的愿。当了六年兵就退伍当了工人,当时正值“批林批孔”运动,厂里生产不正常。我们处在“七上八下”的状态,即早上七点钟上班点个卯,八点钟自行下班。我们一批退伍军人精力充沛、体力旺盛,打乒乓球、篮球,捕鸟……偶尔也参与斗殴。这时,已调任杭州工作的父亲,特地从新华书店买了《代数》、《物理》书寄给我,嘱我自学。其时,我“玩”兴正浓,学了几天,书本便丢到一边。到新时期开始,为“四化”学习,我与“恢复高考”、“电大”招生擦肩而过,着着实实吃了文化亏,这时我才领会到父亲的先见之明。父亲生前有一只缴获的国军铁皮箱,内存的东西谁都不许碰。他去世后整理遗物,我看见他留存箱内的笔记本,记录他读“速中”的作业本,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令我意外的是,父亲把毛主席的《八连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毕恭毕敬地抄录在笔记本上,想不到一个铁血军人也会喜欢文学。更让我意外的是,我发现了父亲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过的“派司”。父亲常说他没文化,这“派司”不说大学大专毕业,至少也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在他那个年代,学历已不算低了。我想。我成长的时代,与填表格为伍。而今,我都记得我独立填表格的事。那时,老师告知我们“籍贯”是填出生地,父亲特地写下“福建长汀县濯田”的字条,让我依葫芦画瓢填上。当时我极不情愿,一来我出生地是南京,填上知名城市多荣耀,虚荣心作怪;二来“濯”字笔画太多,我缺乏耐心写。表格是填了,以后一直这么填。对于父亲为什么要我“造假”?我一直不解。父亲向来要求我们诚实,常说:讲假话,打仗是要死人的!这事,随着时光推移,被我长时间忽略了。我只知道父亲眷恋家乡,老往老家寄钱。他参加红军后,一生只回过三次老家,一次是全国解放后不久,一次是我奶奶去世,还有一次是离休后。我真正感觉到父亲要我“造假”的用意,是在他去世后,晚矣。父亲去世那年的一个春日,他特地与我谈过一次话。他拿出一支拇指粗的黑杆金星钢笔(五十年代的慰问品)给我,说他这辈子没积攒什么财产,对不起我们,这支笔给我做个留念。接着话锋一转,要求我在他去世后,照顾好母亲,另外务必将他的骨灰埋在爷爷奶奶的坟边。我也仅理解是他们这代军人生尽忠、死后尽孝的情愫,没有多想。不久,父亲想趁还走得动,看一眼死去的战友,去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因为馆内陈列着一位牺性了的老战友照片。不料,旅途劳顿而染上了风寒,在医院门诊大厅里挂了两天“点滴”,后因并发症,才掏出了“离休证”,当地市领导、卫生局、医院领导组成抢救小组,移送高干病房治疗,未能挽回他的生命。遵照遗愿,我将父亲的骨灰送回了老家。千里迢迢去老家祭父,的确不便,又是必需。父亲以他的方式在督促我们常回家看看。父亲生前很少讲他的革命经历,在他们那代军人忌讳谈论这个,似有“吹牛”嫌疑。我也不曾探问过他的有关经历。回到老家,我才知道,“闹红”时,他所在的村有一百多人参加红军,解放后幸存下三四个人,父亲是惟一、也是最后一个回家乡的红军战士。回到老家,我才知道,当年中央苏区,闽西和赣南各占一半;为瑞金苏维埃政府成立庆典,长汀设了假会场让敌机轰炸;回到老家,我才知道,长汀是“扩红”模范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由闽西籍子弟兵组建的红三十四师五千多人战死;回到老家,我才知道,闽西有十万子弟参加红军,在册烈士达两万四千多人,出了开国将军七十一人……如今,我才切实明白父亲的心,不要忘记老家!不要忘记“根”!不要忘记闽西这块红土地!

父亲是个职业军人,守纪律、忠于党、忠诚领袖,是融入他们这代军人血液中的坚定信念。我当兵的部队是父亲的老部队,解放战争时父亲在该部当过团参谋长、师作战科长,军、师、团不少首长都是他“老窝子”的人。父亲从来没有为我的进步,与他们打过招呼说过话。大哥在军部工作,与我大嫂谈恋爱,竟然不知道他顶头上司军司令部首长、未来的岳父就是父亲以命相抵的老战友,打电话给母亲汇报确定恋爱关系时才知晓。小弟下放农村、招考进铁路技校,小妹进集体所有制工厂当工人,父亲也从没向组织说过要求照顾的话。我从工厂选调到机关工作,不久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父亲给我谈了一次话,内容我记不全了,大意是他希望我好好工作,不准搞腐败,告诫我“伸手必被捉”;他不希望我们兄妹当什么大干部,只求清白做人,别丢他的脸。他有一句话我铭记至今:只要你努力为党工作,组织上会关心你的。父亲一直视组织为靠山。记得有一次,我为一件事不听他的,他很生气,说了一句:我找你们党支部书记去!在他看来,听从党指挥,让组织管教他的儿子是最可靠、最可信的。我是在父亲去世后读到他的回忆录,体会到他们这代人对信念的执著、对组织的信赖。红军长征,他所在的红二十四师打散后,他坚持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可谓艰苦卓绝。他们是凭着“为了团体不惜一死”撑下来的。他们这代军人对于第一代领袖的忠诚,几近崇拜。平时言行中所流露出的不待说了,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九七六年周总理、朱委员长、毛主席相继去世,主席、总理去世,父亲和我们一样都有天将倾塌般的哀伤。那段时间,父亲的话更少了,常常独自站在家门口遥望南天发呆。我记得很清楚,那年初夏的一天我回家,发现父亲独自坐在木沙发上痛哭,为朱总司令的去世。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哭泣,他一生信奉“当兵的流血不流泪”。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父亲年迈了,脆弱了。父亲毫不掩饰他的悲痛,任泪水流淌。他让母亲拿出一摞黑纱,命令全家人必须佩带。当时,按现在的说法,朱总司令是“过气”人物,街面上为他过世而佩黑纱的人并不多。说实话,当时,我对父亲此举毫不理解。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步明白。一九三四年九月,国民党十几万人攻打苏区东大门——长汀松毛岭,朱总司令指挥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父亲所在部队)以及地方赤卫队,打了七天七夜,为中革委部署长征赢得宝贵时间。史称松毛岭保卫战,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前最后一仗。老辈人告诉我,那个惨呀,满山都是尸体,战斗结束直至全国解放后,都没人敢上那座山……父亲他们这代军人听从党指挥、忠于领袖、热爱人民的执着精神,是在枪林弹雨拼搏中铸造出来的,是在泪浸血染生死中洇泡出来的,是在艰苦卓绝环境中磨砺出来的,是在无数次征战的失利和胜利中提炼出来的。从而形成了人们所说的“老红军传统”!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二十年了。当我写下这段文字,努力回忆和悉心体味着他们那一代军人烽火点燃的生命轨迹和硝烟熏烤的军旅生涯,胸中不由激情荡漾,同时也夹杂着些许悲凉。此时此刻,我眼前又浮现出父亲遗像前的那副对联。上联“风风雨雨 坎坎坷坷 为国为民普通兵”,下联“清清白白 坦坦荡荡 无私无愧老实人”,横批:“红军本色”。

猜你喜欢

兄妹军人老家
最美是老家
猴兄妹分桃子
慢热兄妹
乡下老家
乡下老家
军人就该这个样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