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学而》中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2-04-29姚丽霞
姚丽霞
摘要:《论语》所传递的儒家思想历经千年,已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在大力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依旧必须传承经典,这无不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论语》的价值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德育思想便是《论语》诸多思想中,颇为重要的一种,这在首篇《学而》中有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论语;孔子;德育思想;仁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涵盖了为人处世、为学育人、为政惠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宋代宰相赵普尝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在称其为溢美之词的同时,却无法否认,《论语》所传递的儒家思想历经千年,确已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在大力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依旧必须传承经典,这无不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论语》的价值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德育思想便是《论语》诸多思想中,颇为重要的一种,这在首篇《学而》中有很好的体现。
《学而》作为《论语》开篇之作,体现了孔子对学习的方法、内容和目的的见解,反映了孔子的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的核心,浓缩了《论语》的主要思想。“学而时习之”开宗明义,强调“学而知之”。但这里的学乃是“为己”之学,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为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孔子之学,重在道德品质的学习,致力于塑造完美的人格,无外乎孔子要说“学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重在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一、德育思想的核心——仁
孔子所处的年代适逢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政局动荡、礼崩乐坏,孔子所推崇的周礼也被人遗弃,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讲学传道,将道德教育作为其毕生的事业,他所选择的工具便是“仁”,即“仁”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仁”出现达百余次之多,究竟何谓仁,孔子并没有做出完整的解释,只是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仁”的具体内容。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仁者爱人”。
《国语·晋语》中已有 “爱亲之谓仁” 的说法 ,将血亲之爱视为“仁”。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 “仁者爱人” 的命题。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指出此处的所爱之“人”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所有他人,是一个类概念。可见,孔子的仁爱对象已超出了传统的 “爱亲” 涵盖面 ,有着 “泛爱众” 或博爱的思想在内 。这是否意味着 “爱亲” 已不重要了呢? 恰恰相反 ,孔子认为 , “爱亲” 是仁爱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也是仁爱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将“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孝”、“悌”就是血亲之爱的最基本的体现。
二、德育思想的内容——孝悌
曾子曰:“孝子善事君,弟(悌)弟善事长。”孝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儒家把“孝悌”作为倡导仁道的根本,是“仁”的最基本的体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将“孝悌”的品行修养置于突出位置,并进一步强调“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认为侍奉父母,要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则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儒家对人性认识的结果。“孝悌”是人性最初、最首要的内容,它作为一种心理和行为,首先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父母给我们以生命,并抚养我们长大,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兄长比我们更早接触世界,给我们以关怀,并帮助我们成长,尊敬兄长也是应该的,这就是“孝悌”所赖以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除了自然属性,“孝悌”即是人性最初、最首要的内容,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势必是巨大的,因而还具有社会属性。在宗法制社会,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个体基于家庭而存在,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是家族群体中,十分重要的关系。“孝悌”的思想,不仅能使家庭内部长幼有序,推广开来也是处理社会成员关系的治世之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阶级政权需要有重要作用。这也是《学而》第二章所述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此外 《学而》篇中还有诸如“慎终追远”一类的阐述,也是对“孝”的具体细化 。然而,前文所论述的孝道,都停留在“事之以礼”的层面,这在孔子看来还是易于实现的。但是能否传承孝道,做到“继孝”则有些困难。 正所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表面上看是作为孝道的一种规定,如是理解,实际上却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不妥。《中庸》在引孔子语说: “武王、 周公 ,其达孝矣乎 ! 夫孝者 ,善继人之志 ,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子以 “善继” 与 “善述” 来指称“孝”之人 ,这个 “善” 字就表明,在 “继” 或 “述” 的过程中 ,主体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并非将“孝”盲目限定为一个缺乏自我意识的道德概念。
三、道德育思想的目标——君子
道德教育既然是《论语》的一大核心内容,孔子孜孜不倦的传播“仁”道,是希望人们能达到一种怎样的道德境界呢?这就是君子。在《论语》中,孔子就不同人格有诸多称谓 :“圣人” 、“君子” 是孔子认为合乎“中庸之道 ” 的“中行者”;而“小人”以及被孔子斥责为“德之贼” 的“乡原” ,则是不完善人格的代表。如果说“圣人”的人格是可望但并不一定可及的,那么,“君子”的人格就绝对是经过努力,不仅可欲而且可求的。《论语》分别从“德”与“位”两个维度,展开对君子的阐述,既是为学之君子,又是为政之君子,将对为学者“政”的期待,与对为政者“德”的要求统一于“君子”这一人格的塑造上,体现了孔子美好的政治追求。
《学而》篇对君子的德、才、学诸方面都有阐释。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分别从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四个方面表述君子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关于“无友不如己”这句话的解释颇有争论,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种“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人人都坚持必胜己者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这样那还有何交之友?因此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合交友逻辑。第二种“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子所说的同类人也即是“忠信”之人,但是倘若所交朋友虽在“忠信”方面不与己同类,却在学识本领、聪慧仁爱等方面有胜己之处,那到底是交还是不交呢?所以第二种解释也有不妥之处。我比较赞同的是第三种——“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这一双重否定,既肯定了自己择友的慎重,又是对自己朋友的尊重与称赞,体现了孔子的谦逊之心。
君子除了要有德,还应有才,要有运用学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本领。君子之才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道”。“道”是世间万物兴衰的根本,从外在角度看,“道”是维系世间万物秩序,维护社会和国家的安定的基础;从内在角度看,“道”作用于个人,就表现为“天命”。“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君子追求“道”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为己之学”,成为一个顺应、符合天地万物一体之道的真正的人。故“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君子的本质就在于“道”,有了根本 ,君子才能把握世事万物的运转变化规律 ,才有能力根据规律解决和处理各种问题 ,从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才能。
君子的德与才又从何而来呢?这就要强调君子之学。《论语·学而》中提到了学问的内在修养 ,既“吾日三省吾身”。不仅如此,孔子还强调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学会在寂寞中享受,那就是开篇第一章说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个问句,层层递进,将君子人格顺理成章的推至极点。“学而时习之” , 体现的是个体与自身的关系 , 通过“ 正己 ”,从而达到“说”的状态;有朋自远方来则深入一层,由己及人,体现了“ 与人同正”而“乐”的过程;“人不知而不愠”当是最高境界,是“己”与“天”关系的体现,在乎的是无愧于心,体现了君子的平和人格。“君子”的这种平和人格,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是理想人格向现实的投射。如果说“说”与“乐”只是“君子”之平和人格的部分实现 , 那么现实中所涵盖的理想指向,最终在君子这一人格上得以完全实现。这种君子人格,也就自然成了孔子仁学教育,以及历代志士仁人所不懈追求的目标。
四、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文化自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是享有盛名的文明古国,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但曾经,我们也因为经济、科技的落后被嘲笑为“东亚病夫”。今天,中国再次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经济的迅猛发展,另许多人瞠目结舌。然而,财富的急剧增加并没有带来安宁,反而导致贫富之间、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对文化的轻视,乃至丢失。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一旦缺失,势必造成国民价值观念的扭曲,甚至道德伦理的涣散。一次次惨痛的教训,都昭示着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道德教育自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我们需要文化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实现文化强国。
文化自觉包涵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先进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论语》以“仁”为核心的德育思想就有着极大的先进性,对于匡正现代人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的有利武器。在价值观方面,儒家以“义”为先,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主张“见利思义”,对义利的不同认同感也成了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这些思想对于医治当今世界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有很好的疗效。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现在不断呼吁“和谐社会”,孔子的“孝悌”观念恰恰是从血亲关系出发,将家庭伦理推广至国家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此外,“仁者爱人”中所强调的泛爱众的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也颇有裨益。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强调克己内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且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些都是大搞形式主义、注重面子工程的现代人所必须的道德修养。与此同时,在鼓吹人才强国的今天,《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解读与推行,也暗含了一种精英教育的思想,让这些称之为“君子”的“人才”,作为道德的楷模,让人人都“见贤思齐”,不得不让人佩服孔子德育思想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杨树达.论语疏证[M].科学出版社,1955.
[2]钱穆.论语新解[M].新知三联书店,2002.
[3]樊东光.《论语》道德思想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4]郑路.从《论语·学而》看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5]李金坤.《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