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几个关系

2012-04-29高国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高国希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涉及到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性、逻辑性,又要体现传播接受的规律、政治教育和价值教育的规律以及教育规律。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国家意识形态与个体发展需求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解释证成与价值诉求吸引的关系、外在灌输与心理接受塑造信念信仰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与遵循教育规律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应然与现实体现的关系,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实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07-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对于这样一个确保社会主义方向的核心价值的教育,意义非同寻常。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予以厘清。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性、逻辑性,又要体现传播接受的规律、政治教育和价值教育的规律、教育规律。

一、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汇综铸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社会提供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构成一个严谨一贯的整体。注重逻辑性、科学性、规律性,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论辩证成,有着逻辑体系所要求的自身的圆融性、自洽性。核心价值体系来自于唯物史观这一坚实的理论根基,决定了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人类发展的先进性,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代表着人类前进的价值方向,是我们凝聚共识、形成共同思想基础的理论根基。列宁指出:“为什么马克思的学说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那你们只能得到一个回答:这是因为马克思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马克思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而主要的是他完全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这个结论。”[2]

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作为“体系”,要体现这一理论的完整结构,博大精深,系统圆融。而“核心价值观”则需要人们简明地把握,朗朗上口,化识为智,转识成德,在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中体现,因而是核心价值体系最简洁、最直白的体现,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简洁、更鲜明,更富有凝聚力、感召力,更易于传播、深入人心。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基本观点,起着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尺度的作用,核心价值观统领着具体价值观,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等。价值观既是对价值问题总的观点,具有一般的指针意义,又有其时代特征,与特定的社会阶段、历史时期、文化背景等具体情形相联系,有着它自身的丰富内涵。经济关系、社会形态、社会理想等都对之产生影响。这种时代特性赋予的价值观具有与现实脉搏息息相通的品格,一定的价值观念总是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状况。具体到当今时代,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提供思想保证、价值基础、精神动力,同时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价值观反映出了从事物质活动的终极意义与追求,它是生活的目标与意义所在。

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如:深入研究与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结构要素、内在关系,“继续深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与凝炼不同群体的价值观,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等。

二、国家意识形态与个体发展需求的关系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要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就要充分发挥这一科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说服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要求与体现,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需要传播、普及、推广、践履。但国家意志如何与个体发展需求相一致?如何把国家意志与个人发展的需求有机结合?

价值教育不能总是“我要求你如何如何”,而是要体现“你自身发展要求如何如何”。在价值问题上,行动者、主体的自身需求、自身向善的动力,是根本的内因,非常重要。其实,二者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推崇的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与人的需要高度一致,个人与共同体的一致。在马克思看来,真正获得自由和独立性的个人会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另一方面,“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5]。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的,是现实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人的需要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人不再成为“非人的、过分精致的、非自然的和臆想出来的欲望的机敏的和总是精打细算的奴隶”,从而使“人的需要的丰富性”真正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7]。在这里,劳动者将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8]。劳动的普遍化、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使社会和个人都将有更多的非劳动生产和余暇,这就为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私人,是“非政治的人”,是自然人,具有感性的、个体的、直接存在的人,是本真的人。人在摆脱了物的支配关系,亦即摆脱了生存压力之后,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按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天赋、自由而多样化地发展自己,人就不会成为强加于个人的社会分工的奴隶。共同体是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其才能的必要条件,即个体获得人格自由的条件。

在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中,国家要求与个人需求常常是相悖的,内在地难以达成一致。黑格尔提出,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利己的目的就在它的受普遍性制约的实现中建立起在一切方面相互依赖的制度。在马克思看来,在政治国家中,人作为公民或公人,是政治的人,是抽象的、人为的人,寓意的人、法人。 “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既不是抽象的人性,它有着具体的社会属性;同时,又不只是简单抽绎出的政治与阶级属性,在进行阶级分析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丰富的感性实践。马克思曾经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指出,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逻辑的力量、人性的关怀、实现的路径,没有其它学说可以与之媲美。与其它思潮相比,马克思主义不仅找到了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最为深刻,更在于找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科学道路,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消除物的奴役、消除人的奴役,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指导意义。落实到个人发展,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提高敏锐性的能力。能够有一个稳健的理性,有一个人民的、大众的立场。

三、理论解释证成与价值诉求吸引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多元选择、多元文化并存。理论解释无论多么缜密有力,“是”与“应当”无论分析得多么条理有序,被教育者可以承认你的阐释在逻辑上是对的、成立的;承认你的学说在揭示规律上是正确的——但与我无关:你对,但我不做,奈之我何!

理论的吸引力是一方面,但知行未必统一。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大概要算是“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十一条,这里体现了马克思对他之前所有哲学观念最深刻的批判,即,对传统哲学纯粹理论态度和形而上学思辨方式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传统的哲学只是提供了对世界的一种或多种解释,却忽略了哲学的根本任务,这个任务就是:研究人的感性活动,并且是在历史运动中的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只有对传统的抽象理论态度和形而上学方式的扬弃,才能真正地理解并开展一种现实的感性实践之路。这充分体现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理论如何能吸引人?成为人的主动渴求?不仅要有逻辑魅力,还要有人格魅力,需要把知识的力量转化为激情、价值追求。德国学者沃尔夫冈·豪格在2005年出版的《十三个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再阐释》一书中,引用了马克思同时代的“行动哲学”家Moses Hess在1841年写给作家的一封著名的信,信中这样描述了马克思的思想魅力:“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去认识那个最伟大的、也许是现在唯一还活着的真正的哲学家,不久,他将在公开出现的地方(无论著作还是讲台)吸引整个德国的注意力。从他的发展以及他的哲学思想形成来看,他不仅会超越施特劳斯,而且还会超越费尔巴哈,后者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现在如果在波恩就好了,倘若他讲逻辑学,我将是他最热忱的听众。他将给中世纪的宗教和政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把哲学上最深沉的严肃与最尖刻的笑话融合在了一起;想一想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吧,他们现在已融合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我说融合不是指把他们简单地堆在一起),这个人就是马克思博士。”[9]

正如《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所说,马克思对人抱着热情的信念,对抽象教条怀有深深的疑虑。他没有时间去设想一个完美的社会,对平等的说法保持高度的警惕,也从来没有梦想过一个所有人都穿连体工作服、背后写着国家保险号码的未来。他希望看到多样化而不是整齐划一。他从未宣传人是历史无助的玩物。他比右翼保守主义者更敌视国家机器,并把社会主义视为民主的深入,而不是民主的敌人。他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模型基于艺术自由表达的理念之上。他没有盲目崇拜物质生产。相反,他想要尽可能地废除物质生产。他的理想在于休闲而不是劳动。如果他不屈不挠地关注经济问题,那不过是为了削弱经济对人类的控制力。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与人类秉持的道德和精神理念完全相符。他慷慨地赞美中产阶级,并将社会主义视为自由、人权和物质繁荣伟大遗产的继承者。[10]这里,我们感觉到一个关注人的、充满生活激情的马克思的形象。把科学的理论与人性的关怀完美地结合,与人的幸福生活、追求人的发展、完善等价值追求水乳交融。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也要把理论解释和证成方面的逻辑,与这种理论的宗旨目标、价值诉求结合起来,成为真正吸引人们、凝聚人心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秩序的规范要求与个体行动准则的一致性,把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取向结合起来。

四、外在灌输与心理接受塑造信念信仰的关系

就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来说,在方法上,我们是只注重灌输、讲授,还是也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化、训练、实践、体验?我们可以根据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同内容特征,突出不同的方面。比如,在民族精神方面,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诠释中国的价值传统,对于民族精神的体认就有着很强的逻辑力量和厚重的历史感,学生在观念上置身历史长河中感同身受。使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与情感体验、文化熏陶融为一体。对于其内容体系,在加强研究的同时,融贯到教材、课堂、活动的各个层面。如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展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论述,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近现代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的论述;在道德教育板块中突出道德教育的内容,把荣辱观教育的具体内容,概括到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框架中。以前我们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但它实际上是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一块,可以提出这一名称,以更加明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

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系统性、科学性,只是让人信服的一个条件,更重要的是它要解决思想问题、思想困惑,这就要求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与其心灵脉搏合拍。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能够以权威的专业素养回答人们的关切,使其成为人们愿意接受、心悦诚服的主流思想,能够潜移默化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切领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核心价值教育要体现和反映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时代特征,在平实的语言和叙述中,体现出理论的深刻穿透力和逻辑的魅力。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研判,是一番比较、分析、鉴别、遴选、借鉴的工夫,这需建立在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做出,不能以狭隘的思想方式来信奉。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我们也一直提倡要有世界视野,但是如果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却丝毫不予涉及,则世界视野就是空话,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就无从感受,更谈不上借鉴汲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需要让人们真切领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各个层面。需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全过程。但这种意识形态必须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不能照本宣科。教育、灌输、宣传、理论教育、实效性,价值、素养、境界,传播学方法的引进,使我们在原有的“灌输”模式上再注入更加积极的“参与”模式。通过实践、体验,化识为智,转智成德。

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针对当时工人阶级文化水平较低,提出工人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1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从外面充实(灌输)到无产阶级中的。列宁指出,自发的工人运动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控制,“原因很简单: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12]

列宁提出:“对于觉悟的工人来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庄严的信念”[13]。这种信念如何通过理论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有着很强的科学解释力,成为进行个别专业领域研究分析判断的方法论基础。在进行中西哲学史教学、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文艺学等学科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得人类认识世界、认识特质和精神现象的立场视角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使萦绕在思想史上的许多迷雾变得烟消云散,以前颠倒了的观念被重新颠倒回来,拨乱反正。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观,教书育人,形成整体合力,各个相关的学科都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教育宣传普及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育人是教学本来就有的意涵;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社会科学的精髓与灵魂,决不是外在掺揉进去的,教育者有责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贯彻这一点,教给学生这一理解和分析的方法论立场,实现一种有机的提炼、合乎逻辑的、自然而然的抽象上升。

但这种上升、提炼、点化的过程,应由教师予以引领体现,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潜移默化,不应当完全交给学生去自己选择体悟。在信息化时代,读图快餐文化流行,学习方式上也容易浮躁、急功近利。教师有责任以合乎教育规律、合乎理论逻辑的方式进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高端成果,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学习。在知识分子少的时代,工人文化水平低,需要从工人阶级以外的人那里“灌输进来”。灌输是一种方法,但现在作为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的大学生来说,仅靠灌输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其它的方式来掌握,如教化、熏陶、启迪、实践、互动等。

五、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与遵循教育规律的关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结合其智力发展、情感体验、意志品质、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分段分层,因材施教,使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成长规律,探索各阶段教育目标和内容、实践途径与方法,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小学注重行为养成,中学注重情感体验,大学则要以理论服人。通过科学设计,以与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有机融入。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他们与社会接触少,小学生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来感知世界、判断是非的,常常以外在的服从与纪律为定向。这时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尊重、公平、关怀、诚信、勤俭、互助、感恩、宽容、正义、勇敢、自律、合作等道德品质,了解和初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学生的视线更加转向注意自身,更加关注自尊自信、独立性,自我统一性形成,这时就要注重自尊自爱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进行青春期的生理、心理、伦理和审美教育,培养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情操,进行初步的公民意识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把志趣、能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高中阶段,重点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对于善于独立思考的大学生来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人类文明方向的角度进行理论解释,核心价值教育更多地应注重理论分析,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理魅力、逻辑力量,把这一理论所内蕴的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总结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规律的品格揭示出来,使大学生坚定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坚定。这需要我们认真加强理论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渠道作用,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作,使理论教育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能够回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回答中国发展的问题,回答党的执政问题,能够引领学生思想,解疑释惑。学科的成熟有赖于自身的建设。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停留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改进讲授和考核方法、活跃气氛提高实效方面,理论教育需要生动,但在大学课堂,不能象在居委里弄的宣讲,“理论”的发掘,科学的阐释,仍是一个有待加强的方面。如果学理性、逻辑性不强,同样没有说服力,仅靠多样的生动性、丰富的实践性,是不能真正引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需要教师着眼于学科涉及的重要学术问题,体现国内外学术前沿进展,对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重要问题做深入探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教育,提供实质性的、深入的论证。

当代青年中思想认识、价值追求有着强烈的差异,多样、多变、多元特点,需要我们结合这些特点,在教育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上进行系统的设定;针对其差异性特点,与个性、与个人体悟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千篇一律、空泛说教。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把学生当作个别的人来对待,以学生的个性为前提”[14];针对其多变性特点,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坚实的根基,成为其信念,发挥持久的魅力;针对多元性特点,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凝聚力、吸引力。为此核心价值的教育过程,既有学问、知识的内容,又有情感、信仰的维度,寓价值教育于知识教育,在价值教育中展现其知识性和科学性的逻辑魅力。

六、理想应然与现实体现的关系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15],这就讲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重要根源。对于前二个根源,人们有了足够的认识,这里着重谈一下第三个。

为了更好地进行理论研究和有效传播,我们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基础性命题进行研究,在全球视野中审视中国语境的价值建设问题,通过对当代国际(特别是美、英、德)的核心价值观、国家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方式与构建路径研究。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们要汲取人类社会的优秀成果,不能孤立于世界文明,就要顺应世界的文明趋向。我们的理论研究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问题,使中国的价值追求与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尽可能有更多的共同话语,这也是中国能够取得国际社会更多的话语权、获得广泛拥护的价值基础所在。其中就包括要研究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借鉴他们的经验与教训,具有世界视野。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建设是现代国家都在努力推进的事业,负责任的公民意识能够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社会认同感,使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社会与国家之间具有亲和力。社会的无信仰、无凝聚力,普遍的浮躁心理,对社会是一种威胁。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就会导致公民对社会的认同感降低,社会抗震能力减弱,如遇突发事件,难以凝聚人心。如阿根廷在发生金融危机后,由于缺乏主流价值,社会无法形成合力,无法同舟共济渡过难关,国家在没有外部敌人的压力下顷刻坍塌,一个人均GDP达到8 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垮掉了[16]。如果没有对公民意识的清晰自觉,一个社会就难以非常健康地运转。在西方国家,常用的概念是“立国价值”,这是指一个国家的建立、运行所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公民对于国家基本价值观保持忠诚,而对于国家的管理者而言,忠诚于国家的基本价值,是遵守了最初与人民的约定这一最原始的契约,这一价值观是不容讨价还价的[17]。宪法作为立国的政治宣言,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价值观的基础是公民身份所包含的公共性,它以平等、民主、自由、法治为基础。社会的凝聚力使得社会秩序得以可能,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与信念基础之上的。“信念是整个政治努力的关键,因为它为我们承担、褒扬、献身于它提供了理由”[18]。公民特别是公共官员基本的道德责任就是成为立国价值的积极支持者、保护者和保证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其方向性,是人类社会美好的价值追求,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理想,是吸引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宗旨、目标、旗帜。这种理想性激励着工人阶级向着美好的社会、美好的境界前进。如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雇佣劳动,也像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和低级的形式,它注定要让位于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当时还处在残酷的雇佣劳动制度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曙光和未来的方向,并乐观地指导革命的运动,为此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天性,在当代社会,这也是公民的权利。个人的幸福不是在真空之中,而是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只有在城邦中,幸福的生活才能实现,只有在城邦内并通过城邦生活,德性才能得到运行。核心价值是一种价值引领,在长时间内代表着一种追求。但理想、理论与现实也存在张力、不一致、间隙,理论的理想性如何在现实中逐步转化为实现,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定,以保证先进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的运行、实践和现实的生命力。价值体系论证得如何、价值观提炼得怎样,最终是要在现实中体现出来,才会有真正的说服力、生命力,并投入现实的。一是价值体系的解释要回应、引领现实;二是现实要以价值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践履、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在实践中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7(01).

[2] 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3]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2-02-16(01).

[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119.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61.

[9] 沃尔夫冈·豪格.十三个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再阐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31-132.

[10]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11][12]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17,328.

[13] 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83.

[14] 赫尔巴特文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5] 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1):3-7.

[16] 敖带芽.功利化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整合[J].凤凰周刊,2005(13):43.

[17][18] David K. Hart.The Virtuous Citizen,the Honorable Bureaucrat,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4(44):114,116.

[责任编辑:杨淑珍]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