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个孩子都是乔布斯

2012-04-29

创业家 2012年5期
关键词:张浩厦大家教

十四年前他是安徽肥东乡村少年,第一次坐火车离开合肥,第一次睡在火车地板上,周遭都是脚丫子的味道,好在梦好香,去看海的梦。七年前,他是厦门大学在读研究生,依然接受家中的贴补,赖以赚钱的手艺无非家教。现在他是八百名弱冠少年的“浩哥”,东南地区最大“私塾生意”的带头人,他就是快乐学习教育集团总裁张浩,《创业家》黑马成长营二期学员。

张浩自述:

我是2005年开始创业的。2004年寒假,我回老家合肥,突然发现爸妈老了,而我还在读书,一无是处,还在靠他们养活我。我爸爸是位小学老师,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合肥冬天很冷,我看得心很痛。我妈妈是家庭主妇,我还有个妹妹。男孩的成熟往往是一下子突然完成的。回到厦门学校,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在想家,想父母,想自己,于是很快就冲动地作了一个决定—在老爸退休之前买辆车送给他。

有了想法后,我觉得很紧张,他快退休了,而我还没毕业。我马上产生了第二个想法—自己要赚钱,我一定要挣十万元。当时恰好在看《卡耐基成功学》,有点疯狂,我拿了张纸打印了“十万”两个大字贴在墙上。

干什么能挣十万元?那时候我能做的只有家教。我算了下账,当时厦门家教是两小时50元,也就是一个晚上50元。我决定每周做六个晚上家教,300元,周六、日每天做四份家教,400元;一个月四周,不到3000元,一年下来四万元不到。可我的目标是十万元,我有没有可能两小时收100元?人家肯定不干,那我就先找一份家教,做出成绩后,拿这个做案例,再涨价。我通过中介找到给一个初二的男孩做家教,带了他一年后,他中考时候从全年级360名学生中的倒数五十名,考到全校第二,考到厦门最好的中学厦门一中。

之后,那个孩子的父母主动帮我介绍100元的生意了,后来好多人找我,所以几个月后我的业余时间就排满了,但是我觉得很累,每天要一遍一遍地讲。我就对孩子父母讲:周末的时候你把孩子送到厦大来,让孩子感受下厦大的人文氛围。这样我就在厦大找了个小教室,然后同年龄段的孩子放在一起教。就这么做一直做到暑假前。暑假我开了两个班,招了20多个学生,挣了18000多元。

当时厦大对面有个光大银行,我每次做家教拿到钱都会全部存进去,每次特别开心的就是看存折上最后的那个数字。有时候为了凑一个整数,会把口袋的零钱全搭进去。暑假后开学的时候我开了四个班。那年的十一月,我存进去最后一笔钱的时候,整十万元。我一分钱也没有多存,我跟柜员说,你送我个卡套吧。

这是2005年的事情,后来我最多在厦门大学同时租用4个教室,开16个班,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招兼职家教老师了,我去贴招聘广告,亲自面试、培训、代课。我们公司现在的副总裁、上海事业部的主管、很多骨干都是那时加入的,那时他们才上大二、大三,从那以后就没有离开过快乐学习。

雨豪感悟:

这些年听过太多成功故事,故事中大多故意隐去创业时期所处的天时地利,无限强调主人公的决心、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梦想得以助其成功。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张浩这种轻描淡写的创业缘起,虽然如果把主角和背景隐去,每天有无数个类似创业故事在中国上演,因为生计或者报答,主角可以随意换成任何一个发廊妹,或者足浴哥。但是没有哪一个创业故事可以随便隐藏起创业的时机和环境,这并不是一个只要有理想就可以成功的时代。

对于张浩和他的快乐学习,当年相对封闭的厦门教育市场,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企图心所产生的强需求,厦门大学的品牌影响力,甚至厦大校园里那些高素质后备人才,为企业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张浩自述:

2008年,我从厦门回了趟合肥,给我爸爸买了一辆车,我爸成了他们小学唯——个开着轿车从乡下去上课的老师,那部北京现代每天都会停在学校操场上。

从2005年开始我在讲台上一直站到2009年,五年中我每个周末每一天八小时的课。中午我们去小教室吃盒饭,然后一个人躺一个垫子立马睡着,睡半个小时,起来后洗把脸,看一下下午的讲义,下午接着上课到晚上8点。2009年之前我们没有请过一个保洁,卫生都是我们自己打扫,晚上9点钟吃饭,之后备课。那时招生压力很大,有时候备课后还要背个大包,里面满满的传单,一个个小区的邮箱里塞、贴。常常会碰到大叔大妈干涉,有时候碰到熟人也很没面子。更糟糕些会碰到保安。一次我们遇到一个小区,信箱一排,很长,很多,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很兴奋,有点像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饰演的那个见到螺丝就疯狂的劳工,于是传单就刷刷往里塞,速度那是相当快。不幸的是,保安来了,告诉我小区不能发广告,把传单从信箱中一个个夹出来,不夹就得挨揍,一群保安把我围起来,那一瞬我最无助。

每天晚上我经常带着我太太,天天晚上出去,特别是暑假前的招生旺季,每次投到凌晨一点两点。我太太不想去,我说你还是陪我吧,你什么都不用做,站在我身旁跟我讲讲话就好了。只为克服心理恐惧。

有时候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啊?研究生毕业,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没问题,但是想完后还是继续贴。为什么?大概创业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儿。

雨豪感悟:

我对创业有一个比喻,就是既能吃猪肉也能和猪一起跑。

创业的朋友每一次热闹聚会喜闻乐道的多是“吃猪肉”的幸福事,可一转身,又是继续“和猪一起跑”甚至“背着猪一起跑”。发广告的段子,从新东方俞敏洪开始,我听过很多,这是最身临其境的一个,不知对张浩的太太来讲,是不是还有种心酸的浪漫回忆?我想对于和张浩一样的无数来自社会底层的少年来讲,去创造一份事业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而这也正是我理解的“创业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儿”的根源所在。

张浩自述:

2006年7月我研究生毕业,同年9月我在厦门开了第一个分校,2007年开第二个分校,2008年年末快乐学习做到了厦门地区教育培训业第一名。2011年我们扩展到上海、福州。去年快乐学习做到一亿元的营业额,今年又扩张了两个城市——泉州和南昌。

课外辅导,首先必须满足家长的功利性需求,就是成绩要改变,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效果。但是一个机构如果只做到这样的话,我们称之为“有现在,没未来”。我们有个“3S快乐学习法”:第一步,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孩子不想读的话,神仙也帮不了他。第二步,交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第三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课外辅导行业现在存在两种模式,1对1模式和班级模式。快乐学习做班级模式。我认为1对1模式有天生的生理缺陷——收费高、客户满意度低。单纯做1对1的机构,现在的满意度基本在30%。

关于竞争对手,快乐学习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做好这件事?教育是个慢产业,需要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耐下心慢慢做。“企业如同万物,有其自然生长规律”,也就是如果你违背了规律,迟早是要还的。

教育产业政策上没有风险,只要高考不取消,家长对补习的需求一定存在。我们希望对师资的培养上快乐学习是这个行业最用心、做最扎实的。稳定的教师资源是快乐学习最大的财富。未来我们要做一家在所有教育机构中有灵魂的机构,而不仅仅就是为了满足孩子们上课、考试。

雨豪疑问:

快乐学习来上海是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错误?从张浩的自述可以揣摩出,上海三年的经营并未产生可观的赢利,这般业务这般规模的企业是不是更应该专注类似南昌、泉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是当前快乐学习的不二选择吗?

阿浩在称“到现在,快乐学习的股份百分百在我手上”。对企业股权牢牢的掌控适合其他产业的创业者借鉴吗?何时才是快乐学习释放股权的最佳时机?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高素质老师的资源就是教育产业,也是快乐学习这个事中最不能轻易糟蹋的部分。而改变人又是所有艰难任务中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阿浩通过开办教室培训营这种方式能够建立并维护企业的高竞争壁垒吗?代价有多大?

疑问此刻并无答案,许多问题也的确需要创业者用时间去诠释。去年初冬我在厦门参观张浩的快乐学习大本营,当直面八百多名80后员工,直面那些吃着盒饭、看着教材的年轻“先生”;直面老师们、孩子们一起在他们共同的“私塾”中放声诵读,不免震撼,这后面藏有多少事必躬亲,荣辱与共,财散人聚的故事,不得而知。

用户从不关心创业者的野心,用户关心的是你能帮他做什么事,当万千国人纠结于中国何时可以出一个乔布斯的时候,这个昔日肥东少年隐而未谈他的创业梦想,但我能感受到,那个梦想,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它其实昭然若揭:每一个孩子都是乔布斯。

猜你喜欢

张浩厦大家教
Computational ghost imaging with deep compressed sensing∗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守护平安守护你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执此长情
“厦大”印象
商量
张浩关注原因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