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越初照人(十七)

2012-04-29闻韶

上海戏剧 2012年5期
关键词:乐队京剧节奏

闻韶

尽管常在舞台的光圈之外,很少被人记取,但鼓板在越剧音乐中的核心地位自始至终无法动摇。越剧最早被称为“的笃板”,最本原的状态就是演唱+鼓板,没有乐队,只有帮腔。今天的越剧鼓板不仅是演奏员,还是乐队演奏的组织者,起着连接演员与乐队的重要的“纽带”作用。越剧鼓板詹敏敲了一辈子鼓板,紧与慢,轻与重,张与驰,都在看似简单的“的笃”声中……

“的笃”声中听门道

1960年,詹敏读小学五年级时,正值上越剧院学馆招生,他去报考。“老师在上面打了几个鼓点,下面跟几个鼓点,最后考官问,你是哪里人啊?我决定了说祖籍绍兴。考官说,“绍兴人,那么就学绍兴戏吧。”一句话决定了詹敏以后几十年的方向。

一进学馆,詹敏就被分配打鼓板。作为乐器,鼓板的音乐语言比较单一,就是一只鼓、一块板,不像胡琴有音符旋律,学习初期异常枯燥,简直像小和尚念经。“练的时候不能打真鼓,真鼓太吵,一早起来练打鼓,人家都不用睡了。要在上面钉一块皮,减弱它的声音。”

才十一、二岁的孩子突然离开家,被“关”在学馆,一两周后就受不了逃回家再也不肯去。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能解决一个孩子的吃饭问题,对一个家庭来说也属不易。经老师反复劝说,詹敏才勉强回到学馆继续学习。

到了第二年,锣鼓开始互相配合,一班小朋友在马路边摆下几张小凳,凑在一起敲打起来,带着几分炫耀“扎台型”,享受着路人注视的目光。“学打击乐,天生的乐感、节奏感非常重要。跟我一起学的有12个人,学了不到两年,就退回一半。”进越剧院时只剩下三四个人,这些人也先后散去,有的出国了,有的转业,有的去了别的剧团。到最后,留在上海越剧院鼓板岗位直到退休的,就只剩下詹敏一个人。

詹敏认为,自己有后来的成绩,离不开学馆里当时一大批最高质量的老师。“我们那时候老师和学生的比几乎是1:1,差不多有一个学生就有一个老师。我们这一班学馆的学生,为什么能出不少音乐人才,就是因为是他们教出来的。”两把主胡:周宝财、金茂根都是最顶尖的琴师,越剧音乐的底子非常厚实,拉“四宫调”这样最原汁原味的剧种基本曲调无出其右。鼓板老师胡章灿对詹敏影响最大。这是一位既优秀又耐心的老师,后来浙江的很多鼓板都经过他的教导。胡章灿不仅在越剧鼓板方面功力非凡,而且将其整理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以他为首,上海成立了越剧鼓板研究小组,各大院团的鼓板聚到一起切磋交流。除越剧外,还有来自绍剧和京剧的老师。特别是绍剧鼓板钱财宝,打鼓堪称一绝,不需要把脚垫高来获得稳定的支撑点,双臂腾空仅凭手上鼓签敲击的感觉就能准确把握节奏和轻重,这在同行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这样优秀的人才,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经过下工厂、农村劳动之后, 1972年詹敏进入上海越剧院。先是参与现代戏的排演——第一个戏就是跟浙江越剧团学习的剧目《半篮花生》。接着迎来上海越剧男女合演最强大的时期。在几位流派创始人中,詹敏和金采风合作最长,现代戏《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到《西厢记》、《汉文皇后》等等。80年代中期,詹敏调入上海戏校,将越剧班学生护送随毕业,加入新组建的青年团,再随青年团并入红楼团。这期间,音乐方面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刘如曾,与越剧音乐家刘如曾的几次合作,令詹敏收获极大,他对刘如曾的音乐创作成就也推崇备至。“我跟刘如曾老师学了好几个戏,一是他对我有要求,一是对我比较认可,从《祥林嫂》开始,到《孔雀东南飞》、《西厢记》,还有进青年团后的《风雨大观园》。拍电影《祥林嫂》时,后来演新版《红楼梦》,刘老师都设了专门的“指挥”岗位,让我担任。”在詹敏看来,虽然刘如曾学的是正宗的西洋音乐,但他的作曲真正实现了“洋为中用”。“像《西厢记》就是用琴萧合作,把古典美充分展示出来。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音乐工作者的作品,把我们民族音乐中节奏最强的、最有文化内涵的东西丢弃了。他们排斥打击乐,加入大量电声乐、交响乐。土生土长的东西,加上点爵士鼓,他们就认为是革新了。这一点我是不认可的。”

打击乐是戏曲节奏的根底,因为锣鼓是活的。乐队里每个成员都要学点锣鼓。而越剧鼓板这个岗位,大锣、铙钹、小锣必须样样精通。“胡章灿老师对我们这一代有个要求,我们毕业了,要达到像沈根荣(浙江小百花第一任鼓板)这个水准。”

早期越剧用的是一种类似京剧的白皮圆鼓,这种鼓声音极响,京剧演出有时候需要为锣鼓单独辟一间小房子,以免音量过大影响演出和录音的效果。后来经过改良,才逐渐改用现在的形似方木块的鼓板。另一方面,越剧现在的音乐较早期丰富了许多,加入了大量西洋乐器,能用的配器手段都用上了。鼓板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早期的跟演唱、敲节奏,还担起乐队指挥的重责。这对鼓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样乐器的性能、配器进程都要非常熟悉。“我打鼓,到后期都是看总谱的,可以说在戏曲界是从我开始吧。京剧、或者区级剧团的鼓板,包括我上一辈的鼓板老师,都是看主旋律谱,没有看总谱的。但是现在音乐越来越丰富了,单看主旋律跟不上。”

“戏曲是个综合艺术,鼓板可以跟其他岗位都不搭界,也可以把乐队整合得更好。每个演员演同一个戏,节奏和表演都不一样,对于一个好的鼓板,全都要熟悉。乐队的主胡擅长短弓还是拉长弓,节奏有什么特点,哪个乐器的节奏比较容易冲板,全要很清楚。就连演员今天的身体状况也要了解。发生各种状况,要在中间协调,不但要引导乐队,还要引导演员。演员慢了,要有意识地催,但是一定不能过。定位一定要准确:我们是伴奏员,而不是演奏员,不像西洋乐队或者民族乐团,我们戏曲主要还是要以演员为中心。很多搞乐队的心态不平衡,其实水平不比民乐团的演奏员差,但是地位相差很多。”对一出戏来说,鼓板可以说是工作量最大的岗位之一,注意力必须自始至终高度集中,两三个小时里连椅背都不能沾。即便是观众看不见的排练过程,鼓板总是最早介入。有的戏表演比重大,情节的推进跟音乐旋律关系不大,而鼓板必须与演员长时间地“磨”戏。“我在业务上对自己很有要求。今天一场戏下来,有几个地方不舒服,晚上脑子里一定要过的,想想用什么样的手法能够把乐队带得更好。”

几年前詹敏退休时,上海越剧院红楼团下一代两个年轻鼓板才刚进团,并没能由他手把手教,大都通过看录像自己学习。“我跟下一代的年轻鼓板说,平時要多看央视15套音乐台,西洋乐的指挥,他们的气势、派头,在场上的表现。第二就是要学京剧。鼓板的启蒙老师应该是京剧,京剧有一整套锣鼓经,只要节奏感好,学起来很快的。然后对哪个剧种有兴趣,再去接触哪个剧种的音乐,从中提炼。最关键的是,要打感情、打人物。首先要知道这场戏说什么,是喜剧还是悲剧,要帮助导演和演员,通过你的手段帮他们交待清楚。对这个戏的基本节奏要一清二楚,不是跟着人家走。演员唱不动了,慢下来,不要慌,要配合她,然后通过你的手段将节奏还原。要去把握整场戏,把握演员,把握乐队,既要有意识,又要有手段,通过你的鼓点,通过你的指挥,帮他们解决,这是鼓板的责任。

猜你喜欢

乐队京剧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花的乐队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京剧表演开始了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YOUNG·节奏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