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着色”一种理想
2012-04-29吕品
吕品
青春是什么颜色?有人说,青春应该是红色的,如一团火焰般炙热;也有人说,青春应该是绿色的,带着一丝果实未成熟的清新;还有人说,青春应该是白色的,时刻都体现着纯洁和明净……其实青春本来就是多种色彩的组合,正如《着色》给我们展示的一样,青春就是一抹亮色,每一种艳丽色彩的背后,都跃动着一颗张力无限的青春的心。
2011年4月16日,“着色”在上海大剧院欣然度过了它十周岁的生日。作为一个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服化专业师生集体创作的一个教学和艺术品牌,“着色”同样也是学校教学改革不断走向社会、不断把实验性和欣赏性结合的成功品牌。十年来,“着色”的教学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参与学生不断受益、社会关注也不断聚焦。
“着色”的领军人物、舞美系服装化妆教研室主任徐家华说:“当初我们取名为‘着色,主要有两层意思。如果把传统的教学视为本色,那么‘着色就是要改进传统模式为其增加新的颜色、注入新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着色能为大学生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四年画上鲜明丰富的色彩。‘着色,就应该是为青春着色。”
从幕后走向幕前
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學生在学校素来以“安分守己”著称。可是2002的一天,他们突然接到命令:从今天起,你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唱主角的准备,因为你们即将从后台走向前台,会有一个独立的舞台由你们来控制,你们会是整个舞台的主宰!
这些孩子们面面相觑。我们不是“绿叶”么?当“绿叶”唱起了主调会是什么样?徐家华老师心里也没底。“舞美系的学生,从来都不能太自我,因为舞台美术、服装化妆都是服务于整个戏剧的,好的舞美师并不就指他的创意有多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否很好的传达编剧、导演的意图。但如果突然有一天,没有编剧的意图了,没有导演的指令了,孩子们没了方向,这到底行不行?”
事实证明,学生们不但能行,而且从幕后到幕前的过程,恰恰也给他们转换了主体观念,为成长指明了方向。2002年在一片关注中,“着色”在舞台上首次精彩亮相,近百件充满创意的作品让前来观摩的师生们眼睛一亮。为了这一场秀,数个月来教师们不敢轻下判断,学艺术的人开始变得谨言慎行,对学生的作品总是从头到尾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学生们更不敢掉以轻心,按照老师的意见,一稿接一稿地创意,又一稿接一稿地被枪毙,直到作品真正能表达出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让师生们皆大欢喜。一场秀下来,老师和学生都经历了体力和心力的一次巨大消耗。
从平面走向立体
“着色”的处女秀成功了! 但徐家华在欢喜之余,突然又有了些忧虑。首次活动给“人物造型艺术”专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打开了发展空间,改过去的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可同样也凸现出了学生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如果不及时更正,明年的“着色”会是怎样?
在“着色”之前,服化专业学生的工作都以画图为主。他们的思想靠图纸来表达,他们的作品也靠图纸来说明。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们一定要摆脱图纸的束缚,告别“纸上谈兵”,实打实地拿出作品来说明自己,要在服装设计中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
这些16、7岁大的孩子们,放下了工业化时代机械复制的便利,俨然拿起了针线,一板一眼从最简单的量体裁衣开始学起。虽说班上大部分都是女孩,但到底也有几个男生,一开始他们对这女孩儿的活竟不能适应,面对针线犹豫良久始终下不了手。“做衣服不分男女,只要你是班上的一员,你就必须学会拿针牵线。”、“别怕,裁缝还有男的呢!”徐家华快人快语,男孩儿终于越过了心里的那道坎。男性思维的优越性,在设计中一览无遗,他们的作品反而更具风格,往往就能脱颖而出。
以前作平面设计的时候,只需要把“二维”空间下的设计稿画好,交付制作就算完事。现在要立体呈现,学生们不得不仔仔细细反复思量,哪里需要收边,哪里需要订扣,背后怎样设计,侧面如何呈现,俯看什么效果,仰看又呈何种形状……所有一切的细节,都需要每个设计师自己定夺。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自己淘材料、动手裁剪,还要自己动手设计与时装相配的妆容,一场“着色”下来,学生们个个俨然成为了全方位的造型能手,舞台上下充满自信,遇见问题沉着冷静,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在象牙塔中看样学样的小学生了。
从生活走向艺术
“虽然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做衣服,但我们培养的不是裁缝,而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服装设计师。”徐家华说,“所谓设计师,他必须要有理念,要有情感,要有想法,能和社会思想、大众生活对接。我很希望在学生的作品中看到这种质朴的生命力,感受到孩子们纯真情感的升华。”
十年中,“着色”每每都有不同的主题亮相。其中既有关注民族文化,也有涉及科幻元素,还有呼吁保护生态环境,不同的主题聚焦在舞台上,就是鼓励学生集思广益,从生活中汲取设计元素,丰富艺术表达的形式和载体。学生们的形象思维是无拘无束的,对色彩和材质的使用也十分自由,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这一次“着色”的过程中,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审思周围的环境,把生活中的发现融入到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去,并通过服化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于人生的理解、思索和追求。
在今年的“着色”服装秀上,11级的学生黄亦珺向观众介绍了她的创意构思。小黄是一个上海女孩,上海得天独厚的生活条件让她对世界充满了不容置否的美好印象。但是去年暑假,她来到中国的西部,被当地缺水的贫苦生活深深触动。“我们所到之处,都因为干旱而变得不那么美好。泥土都裂成了龟裂纹,田里颗粒无收,家家户户每天都要计算着用水量,孩子们连水都喝不上,哪里还可以洗澡?看见这些,我忍不住哭了一场。回到上海后,我再也不会一面开着水龙头一面打肥皂洗手。这次,我设计的服装主题就是以土地的龟裂纹为素材的,希望大家看见我这件衣服的时候,不要忘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为缺水还在忍受着苦难,节约水资源更应该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从生活的分分秒秒做起。”在2012“着色”的新闻发布会上,小黄原原本本地向大家介绍她的创作构思,而她身后的这件作品,在孩子动情地述说中,折射出闪耀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光辉。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由孩子亲手缝制的时装衣服,更是体现了90后学生一种超越当下的关怀,是大学生们为全人类的终极追求而的高尚祈愿。
“当艺术深深的植根于生活时,艺术也就‘活了,”徐家华说,“作为一名未来的设计师,我们要求同学对生活保持敏锐的触角,能将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应用在设计中,而“着色”这一种艺术实践方式,就是将这种可贵的、经过自己探索的人文关怀带进未来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