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与发现中丰富习题的数学意义
2012-04-29张冬梅
张冬梅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第7题是这样的一道习题:
1+3=□1+3+5=□1+3+5+7=□
2×2=□3×3=□ 4×4=□
显然,这道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涵,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感受更多的数学意义、体会数学的神奇与伟大呢?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教学片断】
1.初步感知算式“有生命”,在创造中探究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校对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师:我知道,大家一定每做完一组题就有话要说,说说吧。
生1:我发现每组两道题的得数是一样的。
生2:我知道为什么它们的得数一样,因为“3”可以拿出1借给“1”,这样“1+3”就变成“2+2”了,2个2相加也可以写成2×2。
生3:我也可以举个例子,1+3+5,可以让5借2给1,这样就是3个3相加了,也就是3×3。
师:谁听懂了?也能来举例说说吗?
(95%的孩子高高举起了手)
生4:我听懂了。我们看第三组,5分1给3,7分3给1,这样就是4个4相加了,也就是4×4=16。
师:太了不起了,在孩子们眼里,每个算式都是有生命的,都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变化!谁也能创造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呢?
(有五六个孩子举起了手。)
师:你们四人小组可以商量商量,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5: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组算式1+3+5+7+9=25,5×5=25。
生6:我们还可以创造1+3+5+7+9+11=36,6×6=36。
生7:还可以写1+3+5+7+9+11+13=49,7×7=49。
2.深入体会算式“有生命”,在验证中发现
生8:老师,我发现一个秘密,上面的加法算式都是从1开始的一些单数,下面乘法的两个乘数相同。
生9:而且我还发现,加数有几个,就是几乘几。
师:你能具体解释解释吗?
生9:1+3+5是3个加数,就是3×3,1+3+5+7是4个加数,就是4×4。
师:真的有这样的秘密?认真地观察观察,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看看有没有这样的秘密。
(生纷纷发言表示确实有这样的秘密,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
师:这么说,孩子们认为“1+3+5+7+9+11+13+15+17”会等于几乘几呢?
学生自觉地数了起来,然后齐喊:9×9。
师:我不大相信,能算算吗?
生齐算出1+3+5+7+9+11+13+15+17=81,9×9=81。
师:看来大家发现的秘密还真行!那么,8×8=1+3+5+…,大家掰着手指数一数,看看该加到几啊?
生齐数:1+3+5+7+9+11+13+15。
师:为什么停了?
生:满8个了。
师:老师还是有些怀疑,能再算一算验证一下吗?
(生算,得出两边都是81。)
师:祝贺大家!孩子们,我们刚才从简单的三组题开始,想到了很多、发现了很多,静静地想想自己的收获吧。
(教室里特安静,孩子们在认真地沉思着,突然有一生举起了小手。)
3.由此及彼,提出新的研究
生10:老师,如果是双数连着加起来也会有这些秘密吗?
师:由一个问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太让老师感动了!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大家说怎么办呢?
生11:老师,我们可以试试呀!
师:太棒了!那我们就举例试试吧。
生12:2+4=6,不能写成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生13:2+4+6=12,也不能写成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生14:我发现可以写成乘法的,2+4=6,2×3=6;2+4+6=12,3×4=12。
(孩子们受启发了,纷纷举手争着要发言。)
师:先不忙下结论,四人小组赶快讨论讨论,再举例试试,看看真的是这样吗?
(小组活动)
生15:是这样的,2+4+6+8=20,4×5=20。
生16:我们也试过了,2+4+6+8+10=30,5×6=30。
生17:其实这里也是有秘密的,加法中有几个双数,第一个乘数就是几,第二个乘数比第一个乘数大1。
【教学反思】
也许孩子们的“发现”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甚至他们的表达还不是那么地严密,但我却毫不掩饰自己的感动: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思考,这样的教学,能让我从脸上笑到心底!
二年级孩子刚学完1-9的乘法口诀,说实话,做这个练习前,我没想到孩子们会有多少感悟与体会。但就是那个似乎轻描淡写的“说说吧”,竟然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惊喜,感动于孩子们的思考,忍不住记录下这精彩的30分钟。
欣赏与兴奋过后,更有些零星的思考。
1.郑毓信先生在《数学文化学》一书中指出:“数学应主要地被看成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活动。”每每读郑老这句话,总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造”该是多么神圣的词语、多么高端的行为!可今天,我恍然大悟:“创造”不需要刻意地索取什么,教师要做的只是将静态的文本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大家一定每做完一组题就有话要说,说说吧”、“谁听懂了?也能来举例说说吗”、“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大家说怎么办呢?”……看似非常平实的话,关注的是孩子的真实体验,表达的是教师内心深处对孩子潜能的真诚的承认,这些话给了孩子们一个思考的机会、一个交流的空间、一个平等的氛围。所以,这里进行的是群体的思维碰撞,实现的是共识共享与共进,洋溢的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儿童数学的热情与气质!
2.教学一定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疑,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生疑”。学生能由“单数”相加问题,想到“双数”相加的问题,着实让人赞赏!赞赏的理由之一:能有问题,并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如我们成人发现一个研究课题一般,是多么地不容易!说明孩子们在思考,而且会思考。理由之二:孩子们这种不唯书不唯师的探索精神尤其可贵。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孩子能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就满足了,假如他们能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解决了问题,就已经特别让我们安慰了。但我们的目的仅仅于此吗?回答是否定的。未来的世界是孩子们的,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挑战意识都将决定着自身的思维品质以及人格特征。我们的教学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做些努力,多给学生联想的机会,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价值引领”在当今是一个很时尚的词,无论把它看作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还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的定位,其实都是指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要给予学生有效的问题情境。要搭建讨论与探索时空的平台,创造个体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探索与创造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寻求策略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敢于挑战老师与书本的批判精神。
3.常常有老师感慨:低年级的数学太浅显,根本上不出数学味,这种认识肯定是片面的、错误的。首先我们得明白:到底什么是“数学味”?我想,数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数学味”也不仅仅指向于知识的高深。知识可以是简单的,但学生经历的这个过程却是“深刻”的!“每个算式都是有生命的”、“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而变化”、“单数有几个,就是几乘几”、“老师,我们可以试试呀!”……孩子所感悟的数学的美、数学的智慧与神奇,在上面的片断中连续不断地涌现着。在这样简单却又深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数学思考、体验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的数学精神、体会的数学乐趣等等都是数学味!因此,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同样可以绽放数学的精彩!
本案例中这道习题的教学,孩子们发现的这些“秘密”,也许在将来、甚至有些孩子在几天以后就会遗忘,那么这足足30分钟的交流讨论是不是就毫无意义了呢?我们的数学学习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智慧,学习的是一种探求的精神,感悟的是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为了“记住”数学,即便把数学都“还给”老师了,而学习数学过程中领悟的思想和方法、数学的精神,作为一种品格力量,将造就学习者的智慧人生。
我想,这些都应该是这道习题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张冬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