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2012-04-29万代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执行力名师青年教师

文化是在人们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通过各种活动表现和传承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知识体系、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的有机体。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学校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学校的一切场所,一切活动无不包含和表现出学校的文化元素,优秀的学校文化有如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之于人,对全校教师和学生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坚持“同心”理念,“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美好的情感和敬业的精神、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一、激发内驱力,让每个人都想发展自己

在我校首届教师专业发展日活动中,不少老教师功底厚实,思维敏捷,语言流利,积累丰富,深深打动了一批年轻教师,他们自发组织了青年阅读社,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进一步发展自我的内在需求。学校应该着力营造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舞台,充分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挖掘个体的潜质,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他们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1.转变学习态度。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专业情感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转变教师的学习态度是内驱力的关键。我们认为,教师良好的学习态度来自兴趣,来自为人师的沉甸甸的责任,来自每位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教师努力追求有意义的职业生活,实现“从生计的驱使向生命的自由提升”,唯有这样,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会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2.提供科研引领。坚持走科研兴校、兴教之路,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将日常的教学研讨和教育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提升办学水平,是提升教师内驱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区、市级个人课题,注意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随笔、教师博客、原野杂志、教学论文、个案分析等是教师们笔耕的园地,围绕教育教学,大家勤于反思,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育实践中验证教育理论,在教育理论总结中创新教育实践。

3.建设常态平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网络化。我们通过建设信息平台,开通内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升了管理的及时性、民主性、实效性。教学视导,让各学科教师跨越学科分界,借鉴、分享教育经验;通知公告,让教师浏览学校常规管理的各种事项;及时维护,为教学秩序的稳定提供基础的保障等等。网络平台为教师创设了一个自然的、常态的对话空间,更好地激发了专业提升的内驱力。

二、增强执行力,让每个细节都落到实处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我们要营造增强工作责任心的浓厚氛围,以责任之心提高工作的执行力。

1.创新常规管理。没有执行力,再出色的战略也是空中楼阁,有效的常规管理就是保证执行力的关键所在。管理是一种了解,是一种沟通,更是一种行为的跟进。我们校长室、教导处坚持每天深入课堂,推门课、挂牌课、研究课、展示课,抱着学习的心态,仔细倾听,认真体会,反复推敲,洞察生成,检测质量。每周的一日视导,是班级的整体亮相,从班级环境、晨读、大课间锻炼到每节课的教学,视导组从照片视频、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检测到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全方位、立体化挖掘班级优势,总结特色、整改存在的问题,效果比较明显。

2.明确行动路径。在团队学习方面执行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是专业阅读,包括及时制订阅读计划,善于利用零碎时间等等;撰写随笔,改变教师阅读心态,既有苦读,更能享受阅读,分享阅读带来的收获;建立学习共同体,包括成立青年悦读会,举办各种读书沙龙等等。在课堂教学方面执行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是一课多磨,包括多维观课、群组评课等等;注重请进来的专家引领与走出去的参观学习,建立学科共同体,突出同伴互助与团队反思。课程建设方面执行力提升的路径,主要包括课程开发,从研究教材到研究课程,从实施课程到开发课程;校本研修,包括主题教研、校本培训、专题研讨等等;建设研发共同体,成立学科攻坚团队,形成学科主张,把握课程品质。

3.建设品牌团队。相对固定的学科品牌团队,对于教师自身执行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品牌团队的带头人,能够引领并监测各个层次的执行力情况。

名师工作室是我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通过这一平台的搭建,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教育理念在名师的点拨中更加清晰,教学设计在名师的点评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名师的解析中更趋实效。

名师点将台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干线”。学校名特优教师齐上岗,你有问题我解答,你有困惑我来帮,你点内容我来上,你点专题我来讲。大家一起分享教育智慧,名师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这些名师还常常走进分校,分校的教师与他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互动,以达成校际间的资源共享,激活了分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青蓝工程是教师成长的粘合剂。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能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学校将青年教师托付给老教师,这是一份期望,更是一副重担,不仅仅关系到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关系到无数学生的发展。老教师们肩负重任,率先垂范,青年教师看在眼里,触动在心灵,他们模仿着,创新着,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老教师的敬佩,对教育职业的守望。

年级组学科组的定期研讨、主题沙龙、悦读会让教师体验分享的快乐,大家聚集一起围绕教育教学,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了共同的目标,针对共同的对象,共享不同的策略,提升了职业的幸福感。

三、建设文化力,让每一股力量都能凝聚到一起

1.建立共同期待。文化是有力量的,“学校文化力”不完全等同于“学校文化”,它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

对一名普通教师而言,他既是社会的人,更是精神的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们需要在学校这个组织中找到自己认同的,并属于这个组织全体的教育信念和理想,以获得自己作为学校人的自我认同感与肯定感;作为精神的人,他们更渴求有一盏令自己向往、值得追求、能感受到无限温暖的远方的“灯”,为此而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地追寻与奋斗一生。那盏充满神奇力量的“灯”,就是教师的精神信仰和诉求,就是学校的共同期待。基于共同的教育期待,校园里出现了一批“智囊团”,他们身挂“质量核心组”专家牌,走进教室,走近学生,从每个教育细节、每个教学环节做起,帮助教师们更新思想、优化方法,虽然占用了不少时间,但是与教师们共享成长,他们无怨无悔。

2.锻造学校精神。一所优质学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了力量,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变得更为自觉。游小的学校精神是:和而不同。在专业上,学校倡导教师各尽其能,各显其才。“三园讲坛”是教师们的展示平台和心灵港湾,他们走上讲坛,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案例,探寻教育的奥秘,分享教育的智慧。他们或论述,或辩论,基于自身的学科主张,诠释教育的真谛,在共享共通中进一步明确前行的方向。

3.享受职业幸福。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李镇西老师说: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不是最重要,是否“卓越”更无关紧要,最最关键的是,是否“幸福”。“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专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我校的每一位教师,努力营造素朴而充实的职业生活,他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进图书馆,走进校园,为提升自我、满足学生的需求忙碌充电,他们学语言,诵经典,学表达,练才艺,整合信息技术,苦练基本功,在事业的成功中追寻属于教师的幸福感。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一直坚信这样一条规律: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因为,坚持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特色,更是一种创新。因为素质教育理念的坚持,我们的学生厚积薄发;因为务实管理的坚持,我们的教学蒸蒸日上;因为携手共进的坚持,我们的团队不断超越!

(万代红,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210022)

猜你喜欢

执行力名师青年教师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