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闹”的课一定是好课吗?

2012-04-29杨清

中国德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基本点形式新课改

杨清

问:实施新课改以来,老师“一言堂”现象确实少了,课堂热闹很多。但在评课时,大家把“热闹”作为一个硬指标,难道热闹的课就是好课吗?

答:新课改以来,中小学课堂的确“热闹”了很多,但有些课堂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偏离了新课改的真正理念。要知道,“热闹”的课并非都是好课。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关键要看它是否把握住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课堂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进而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学有所获,这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核心标准。

“两个基本点”,一是课堂能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知识、技能与情感”三维目标,教师既不能只强调课堂“热闹”的形式,忽视预定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方法、技能与情感目标。好的课堂,必须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二是课堂是否具有合理的教学过程。教师既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又要根据学生课上表现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一堂好课,既要“热闹”,又不要“乱热闹”;既要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又要具有恰当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基本点形式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握“五个基本点”
课堂观察应关注三个“基本点”
怎样让语文课堂更具“活力”
于点线之间探寻作文构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