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扭曲的表现及形成机制:一个奥地利学派的角度

2012-04-29

经济与管理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需求城市化

姬 超 颜 玮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某种形式的扭曲已是不争的事实,既往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也已逐渐显现,但对造成该扭曲的深层次原因在理论上仍然存在分歧。从奥地利学派的角度吸取合理的部分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国经济扭曲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主导式发展制约了全体公民共同参与,而在发展思路上则过于强调需求管理的短期政策,忽视了供给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是一个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经济;扭曲;奥地利学派;城市化;需求;供给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5-0009-04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9%,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10年GDP为397 983亿元,增速为10.3%,经济总量从1980年占世界总量的2%到现在的8.5%,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全球竞争力稳步增强。

但是巨大的光环不能掩盖发展过程中的困局,回顾和总结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尽管存在对中国模式的激烈争论,但各界基本达成共识的一点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放政策是中国崛起重要和必然的路径选择。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远非一帆风顺,国内外冲突和摩擦不断,人地矛盾、人际矛盾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并渐趋严重,由此导致的消费不足、物价上涨、外汇储备过高、房价过高、股市泡沫等问题均表明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向和谐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价格的扭曲导致宏观经济的扭曲,[(sup)1(/sup)]多种资源未能得到高效和正确的配置。未来的持续发展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思路,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认识。

一、理论回顾

(一)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

在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其公式表达为:G=s/v,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率,v为资本—产出比,当v为常量时,储蓄率即资本的多少就决定了经济体系的增长率。[(sup)2(/sup)]随后,索洛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产出比不变这一假设,改而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sup)3(/sup)]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索洛余值”。但是什么因素将技术进步引入了索洛模型中不得而知,技术作为外生变量是不可处理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罗默和卢卡斯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他们的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随着经济增长模型的发展,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过程也相继经历了对资本(物质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强调和重视。但毫不例外,以上的各种经济增长理论都忽视了对经济过程和经济主体的分析,也忽视了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异质性,从而得出经济增长要素外生的结论,使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度大为降低。也正是由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和本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这一思路下造成了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狭隘认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遂面临艰巨的任务。

(二)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在众多的学术流派中,奥地利学派无疑最为另类和特别,[(sup)4(/sup)]也是对市场认识最为深刻和彻底的学派之一,它尤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新古典经济学沿着李嘉图的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展自己的经济增长理论不同,奥地利学派在增长根源上追随斯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sup)5(/sup)]也即强调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具体来说,奥地利学派首先强调方法论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无论是门格尔的主观价值,还是米塞斯的主观先验主义和哈耶克的主观知识,[(sup)6(/sup)]奥地利学派都主张分析的起点应是单个的行为个体,从而为整体的宏观经济构建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其次,奥地利学派对均衡的分析范式持高度怀疑态度,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经济的常态是非均衡,主张对经济过程的分析,并从知识、时间、竞争和自发秩序四个方面为市场过程理论和动态竞争过程构建了完整的逻辑。[(sup)7(/sup)]在以上前提下,奥地利学派必然得出秩序自发演化的结论,反对政府人为的干预,由于行为主体的异质性和知识的主观性,这种干预必然是局限和盲目的。在自然状态和演化秩序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经济增长过程的扭曲和危机往往是由政府的不恰当干预造成的,这种干预有时甚至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扭曲。

二、中国经济扭曲的表现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似乎在各个领域都已基本达成共识,这种不可持续并不是因为环境和形势的改变使然,而是在开始就已经注定,是这种模式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必然结果。不可持续的原因则在于经济的扭曲发展,这种扭曲又是人为的,主要是政府的不恰当和错误干预造成的。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还可以提得更高,也即资源的配置并非最优,存在低效和错误的配置,存在帕累托福利改进的余地。

这种扭曲体现在很多方面。中国奇迹最明显的体现是城市化,但这种城市化却是扭曲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也大多可以归入城市化过程中,因而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可以窥见扭曲的表现。

一般地说,城市在农村的基础上演变,演变的动力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实现,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分工促进专业化的形成,专业化则提高了生产率,生产率提高收入会随之增加,收入增加带来需求层次的提升,需求层次提升带动产业的升级,城市结构和功能因而不断完善,又会进一步吸引农民工进城,获得比农村更高的收入,实现帕累托改进。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外来务工人员挤占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岗位,但城市居民可以凭借手中的要素,例如通过房租等获得收入,弥补劳动所得的损失,实现从劳动收入向要素收入的转移。人口聚集促使地价抬升,土地所有者收入因此提高,人口的聚集同时促进服务业的繁荣。整个过程循环往复,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消费层次稳步提升,城市化自然发生,在满足内部需求的基础上,交易关系不断向周围城市、临省、邻国、国际扩展,贯穿的主线是生产和交易秩序的自发生成。

可见,城市化是经济力量的自发推动过程,但在中国,这个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和自由的活力得以释放,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随之出现,但由于土地所有权问题未能得到厘清,城市居民在实质上不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征收成本过低,伴随城市化过程的是土地强征、强拆及微薄的补偿。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等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很难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也就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都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也就不会像城市居民那样的消费,不会对自身进行长期的专用性投资,劳动生产率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内需从而不足,产业升级也就没有了动力,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城市化也就不能持续,边际递减效应下经济也会逐渐停滞,政府只能借助于不断的投资和出口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这种局面终究难以持续,残局总是留给下任解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造成经济扭曲的机制因素

1. 从发展的主体看,奥地利学派强调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主张将单个行为主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这是由于发展的主体是单个的人,其相互作用引致了发展的结果。反观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的主体无疑不是单个行为人,也不是企业家,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即使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家的决策和行为仍然受到很多束缚,短期行为倾向严重。在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对政府作用的处理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将政府公共投资形成的基础设施存量纳入生产函数;另一类是将政府公共支出流量(公共服务)作为生产过程的一种投入要素。[(sup)8(/sup)]这就将政府作用简化,将政府作用负面的、更深入的影响加以忽略。实际上,政府并不能简单地作为一个行为主体而表现行为,政府是由单个的官员组成,他们具有各自独立的目标函数和效用函数,其行为和作用机理也需要从自利的角度加以考察,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从而关注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和真实影响。这里的企业家指的是每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单个人,这就使得发展不是普惠性的,不是参与式的,而是被动式的发展,一些利益受损者甚至会抵触发展,最终造成贫富分化和阶层对立,形成利益集团,进而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2. 发展的思路。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也就是所谓的GDP崇拜,即对三驾马车的片面强调,并先后经历了以出口为主、以投资为主到目前的强调以内需为主,通过一系列的需求管理政策,旨在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试图增加内需。但这种思路治标不治本,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遵循的实际上是需求创造供给的思路,奥地利学派却坚持萨伊定理的正确性,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这里要指出的是供给创造的是供给者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消费者的需求,正是因为供给的需要所以才产生了对原材料等中间品的需求;也要指出需求和需要的区别,需求的产生以购买力,即收入为前提,而只有通过供应产品或要素才能获得真实的收入;同时也要指出必须将对产品的分析放在产业链的角度而不是单个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分析,这种产业链又是动态变化的,不断延长、深化,当然也可能萎缩,这就取决于制度环境是否为供给者提供了足够且正确的激励,所谓足够且正确就是交易费用足够低。随着供给意愿的提升,需求就会增加,收入随之增加,需求和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使得专业化生产导致的规模经济有利可图,专业化生产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这种良性循环构成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但这一切都是以行为主体的参与式发展为前提条件的[(sup)9(/sup)]。

3.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交换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张、交易费用不断降低、民众参与数量不断增加和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民众的政治地位自然得到提升,民主化自然得以扩展,这比单纯强调民主的效果反而更好。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展,交易从自然经济到国内市场一体化,再到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在于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进而产生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可见与其说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不如说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在原来错误认识的指导下,中国长期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位置,成为血汗工厂,也不断发生贸易争端和摩擦,并且促成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扭曲,为欧美的借债经济提供了条件,实际上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华尔街的贪婪是片面的,在经济学的意义上,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贪婪的。而在应对危机上,各国政府包括中国政府“头痛医头”的需求管理政策大多是短视的,局限在于应付危机本身,忽略了危机给经济转型和发展带来的机遇,因而是以牺牲长期发展为代价的。

四、结论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体系下,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一个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不断创新知识和克服不确定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层次逐渐提升,产品层次不断升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逐渐加深,秩序逐渐得到扩展和完善,社会和谐及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短期的经济波动是可能出现的,然而政府的积极干预政策是值得商榷和谨慎的,在既定的政策激励体系下,政府决策和行为可能是扭曲的、短视的,由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这种干预还可能是误导性的。一系列的需求管理政策即使在短期有效,在长期却可能是有害于经济发展的,并且向经济体系传导了相应的预期,使整个经济体系进一步被扭曲。长期来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在于如何增加供给,如何通过供给管理政策激励企业家精神的释放,供给自然创造需求,带来产业的自然升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无疑有益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当前的宏观政策及其指导思想,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茅于轼.宏观不均衡蕴藏着巨大经济风险 [J].理论参考,2008,(3):39.

[2]陈新斐,张婧.知识进步下内生经济的增长模型 [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7-8.

[3]李雪峰.人力资本、R&D与中国内生经济增长 [J].中国科技论坛,2005,(6):120-124.

[4]黄雄.难以置评的“奥地利经济学派” [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2):132-134.

[5]刘志铭,李晓迎.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奥地利学派的视角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19.

[6]刘树君.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的历史演进:从门格尔到拉赫曼 [J].广西社会科学,2010,(5):24-27.

[7]方世建,秦正云.2006年度瑞典创业与小企业研究奖获得者——柯兹纳的企业家发现理论述评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3):40-51.

[8]阮海涛.行政主导投资与经济增长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13-21.

[9]许晓军,曹荣.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 [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52.

责任编辑、校对:关 华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需求城市化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