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效课堂的理性思考
2012-04-29陈素娟
【摘要】高效课堂无具体模式,正确认识自主学习,正确看待课堂氛围,正确处理课堂讨论,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课堂氛围 讨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行,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众多教育改革家和一线教师经过潜心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教师们紧跟改革热潮,纷纷行动起来,都在努力为构建高效课堂,借鉴先进教学模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但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有些人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和实践矫枉过正,甚至是走向极端。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为此澄清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实践当中的一些偏失做法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强调研究性学习,不排除接受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接受式教学为主,学习内容基本是以定论的形式,由老师传授给学生。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自主学习更强调研究性学习,具体知识、原理、规律等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培养学生发现、创新能力和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强调研究性学习不等于要否定接受式学习。
一提到接受式学习,不能与传统被动学习混为一谈。如果学生有进行学习的意愿,学习材料对学生有潜在的意义,并可以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关认识相联系,而且传授者的教授方法灵活得当,那么这种接受式学习就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机械被动的,还与接受双方的意愿和条件密切关联着。
研究性学习现在有被过分渲染的倾向,俨然成为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际上各种学习方式都有优势与缺陷,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最优方式。应该实现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接受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探究学习是接受学习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
2.自主学习高扬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课改中,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使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得益彰。
因此,教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科学主导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正确看待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反映课堂教学情境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状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积极愉悦的氛围,更有利于知识生成。创设课件、运用语言、多媒体、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阳光”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矫揉造作却是画蛇添足。
“阳光”的课堂氛围应是教师积极投入学生全神贯注,师生之间互动融洽,学生思维活跃知识接受愉快,信息反馈及时,教学效果良好的一种高效课堂气氛,这种效果是由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环环紧扣的教学情节,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精彩纷呈的活动,全神贯注的身心投入等诸多因素,悄然升温互相烘托而成,而不是由花样翻新,华众取宠的教学语言“哄托”而成。因此课堂氛围的设计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身动”更应看重学生是否“心动”。
三、正确处理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主动参与学习,共同探究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处理课堂讨论,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讨论要源于教学需要,不能为讨论而讨论。把讨论作为一种课堂点缀,教师能否把握好讨论契机,直接影响讨论质量和效果。一般来讲,在学生有不同见解,出现典型错误,提出问题之时也就是教师组织课堂讨论的时机。
2.课堂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但很多讨论是教师出示问题,学生马上投入讨论,学生没有思考,体会和感悟,在讨论时他们又能说些什么?因而这种讨论,最后往往要么冷场,要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学生只有对问题先有自己的想法,讨论时才能产生心灵的碰撞,思维的交织和创新思辨的火花。
3.课堂讨论要教师的参与。在一些课堂讨论中,教师宣读完题后,要么徘徊在各个小组之间,要么忙于准备下一环节内容,教师并没有参与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这样的课堂讨论杂乱无序,没有实际作用,教师应参与其中,发挥指导调控作用,成为课堂讨论的一员。
四、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许多学校推行“先学后教”突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当堂训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其先进性,但我认为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不应有固定的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
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实际确定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提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科学态度,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要考虑学科特点,又要考虑到某学科的具体内容。邓小平同志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理论用到教育教学上就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只要能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真正培养了能力,逐步形成了素养,都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
以上是我在高效课堂学习,观察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无论以何种方式实施课堂教学都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完善。高效课堂建设,任重道远,本人愿与广大同行一起,执着探索努力追求!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资料精选 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作者简介:
陈素娟,女,1973年8月16日生,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人;于1992年毕业于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后函授教育专业大学学历。因热爱教育事业,一直从事小学执教工作,在多媒体远程教学、优化淘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发表论文数篇并获奖,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国培计划,县级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