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

2012-04-29吴训涛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负迁移发现能力提升

【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中一个重要理念,本文主要对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有效训练策略进行研究,本人通过对学生开展实现学习正迁移的训练和防止学习负迁移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自主探索发现知识、进而能用新知分析新情景解决新问题,提升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训练 发现 发展 正迁移 负迁移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7-02

一、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的提出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社会的发展要求新时代的人才能够较快地适应现实的变化,较好地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并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断探索在教学中通过“训练—发现—发展”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创新、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新课程环境下,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已经成为当今考试命题的方向,因此,在能力立意的背景下,这就决定了高考应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根据试题的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本人通过“训练—发现—发展”策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探究技能,感悟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能力的提升。

二、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的涵义

“训练—发现—发展”策略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各种训练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力求对知识产生个性化的认识和创新,培养自己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进而能用新知分析新情景新问题,使学生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得以发展提升的策略。(如图示)

三、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所学的经验改变后运用于新情景的学习。在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辨别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已有的经验概括水平较高,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这样迁移就顺利,新的知识、技能就得以接受与掌握。教师要根据迁移规律,善于用多种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提升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的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已经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是积极的、促进的,称为学习的正迁移,反之这种影响起到抑制或消极的干扰作用,被称为学习的负迁移。由此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习迁移的效应,训练学生实现学习的正迁移,防止学习的负迁移。

1.训练学生实现学习的正迁移的策略

研究发现,要引发学习的正迁移,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让学习者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做到正确解释、有序贮存,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使用时的正确提取。因此教师要在训练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逻辑体系,知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它们共同能证明的问题,使学生在首次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同时大脑的记忆及思维都会相对集中收缩到某一类知识上,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学生遗忘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对学生也是一种“发现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内化的系统性知识库,加强了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为更迅速和准确地调动和运用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

(1)策略一:构建知识网络训练

构建知识网络训练,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纵横角度整理知识结构,而且要根据已经建立的知识网络解读知识原理,进一步调动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新情景,探究出更多的成果,实现学习的正迁移。教师把单元的基本内容(核心概念或重要原理)写出来,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讨论,回顾各知识点要掌握的角度,再对全单元内容进行逻辑编码。这样教师提起“一条线”,学生就能发展出“一大片”,自己织线成网作为作品上交,老师可以在堂上进行点评,或者由学生互相点评交流,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在联系的掌握情况,对不合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没有建立或建立了错误联系的结构图进行完善,在这过程中尊重了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了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

(2)策略二:“学案”训练

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发现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案既要反映学习结果,更要体现学习过程。“学案”训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突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学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案,“学案”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也应体现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处理。“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新知探究、知识应用、反馈检测等内容,通过“学案”训练,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学习,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在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后,进一步提高调动和运用信息能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与能力提升。

(3)策略三:时事点评训练

就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他们的课堂热情大多来源于直观教学,停留在对知识的初步感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形成对深层次知识发现和追求的兴趣,通过由浅入深的点拨,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愉快地去解读信息。时事点评是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时事点评训练,让学生针对当今时事要闻和生活热点自选题目,进行小组合作归纳,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查找感兴趣的资料,并经过自身的认识与思考,形成书面的观点,最后在课堂上对全体同学讲述,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的“发现学习”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训练了学生透视生活现象的能力,学生还能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论述中找到这些论述与课本理论的重合点,并把这些论述中的新思想、新观点,特别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补充到课本中,丰富和完善相关知识点的内涵,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获取、解读、调用信息的能力,还是一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发展的过程。

2.防止学生学习负迁移发生的策略

由于受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定式等影响,学生学习出现负迁移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势必会降低新的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培养学生正迁移能力的同时,还要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1)策略一:“政治学科术语猜猜猜”训练

要防止负迁移,首要的是强化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训练。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大量的专业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基本概念中的内涵与外延、原理的精神实质和使用范围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充分激活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些概念与原理之间的相似与区别,很可能先学习的东西对后学习的相似的东西产生负迁移的效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原理,有意地让学生去比较,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准确掌握他们各自使用的范围。

“政治学科术语猜猜猜”训练,就使老师在课堂上给出政治学科概念或原理,让一个学生表达该概念或原理的意思使全班同学猜出该概念和原理。这个训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兴趣,聪明的学生们很快会找到猜谜训练的致胜方法就是要准确理解和说明该政治学科概念的内涵和指向性,在训练中就很好地调动学生深刻理解该知识点内涵的积极性。在“政治学科术语猜猜猜”训练过程中,也就强化对概念、原理的指向性理解,帮助学生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原理达到有效区分,学生能进一步根据指向性要求调动和运用相关信息,在比较中加深了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解读和调动信息能力。

(2)策略二:变式训练

心理学表明,学习上的机械重复,对学生学习很少有激励作用,变更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保持训练的新颖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知识发现中发展,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针对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原理,教师通过灵活多变的变式训练,通过将原命题中的条件、结论、形式、内容、图形等作适当变换,也就是通过一个问题的变式,解决一类问题的变化,鼓励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挖掘高层次的知识内涵,避免一个题目、一种思路、一个解题途径、一个标准答案,启发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规律,如联想对比、归类、分解对比等,在训练中提高学生根据知识点的指向性来调动相关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常用“一题多变”和“一题多改”的变式训练法。

“一题多变”就是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有一定知识跨度的训练题给学生训练,例如,让学生设立错题集,再由老师把错题变式给学生训练,最后让学生根据错题考察的知识点自己收集或自己原创一道相关知识的点的题,全班互相交流学生自主设计的训练题。“一题多变”的原则是三变(一变:设问其他三个选项;二变:题目改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三变:题干不变,设问角度改变,考查的知识点改变。)

例如:(单选2006年高考题)“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____。(A)

A.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B.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变式训练1:

(多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因此,收入分配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必须____。(AB)

A.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B.建立健全的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C.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

D.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变式训练2:

(改题目训练)请改变第(2)题的设问,使答案变为选CD。

(把第(2)题最后一句改为“实现效率优先必须”即可)

“一题多改”训练,是指在同一道题里做改动,由学生自主改动该题目的设问条件、选项条件重新再训练,这种方式其实是让学生用逆向思维改题,训练了学生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注意了信息的指向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出题的兴趣,让学生体会自主出题的乐趣,体会成功的乐趣。在“一题多变”和“一题多改”中,纵横辐射知识,使学生由单向接受变为多维接受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收集题目、改动题目互相交流,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新思维,从中体验创新的快乐和满足,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解读、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就得到提高。

四、有效训练,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的反思

“训练—发现—发展”策略能让学生在训练中使知识和能力不断地螺旋式上升,在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中,每画一次结构图、每一次训练做题目、找变式训练的题目和自己改题目训练,都是一次对知识的深化扩展,学生经历了“千锤百炼”后掌握的知识往往印象深刻,巩固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这也使学生能真正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从而认识了事物的意义,使情感有所依附,产生了一种价值取向和态度,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也培养了能力,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在“训练—发现—发展”策略的实践中,不同的学生发展的程度有所不同,需要老师“尊重差异”,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分层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得到有效发展。同时,这个策略的实施也要求教师要在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邝丽湛主编:《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模式》,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立东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曹宝静著:《中学政治教学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冯琳著:《优秀政治中学政治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5]杨鑫辉主编:《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吴训涛,199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中学政治一级教师,长期从事一线基础教育,现任教于广东顺德龙江锦屏中学。

猜你喜欢

负迁移发现能力提升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启示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英语的迁移作用分析
试析韩语汉字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韩语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